定时器作用:约定一个时间间隔,时间到达后,执行某段代码逻辑。实际上就是一个 "闹钟"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imer timer = new Timer();
timer.schedule(new Timer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1111");
}
},1000);
}
}
这是因为 Timer 内部的线程阻止了 进程 的结束,在 Timer 中是可以安排多个任务的,我们下面实现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1. Timer 中需要一个扫描线程,来扫描任务是否到时间,可否执行。
2. Timer 可以安排多个任务执行,而每个任务的执行时间又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优先级队列来存储任务,让这些任务按时间顺序排列。
3. 还需要创建一个类,通过类来描述一个任务,(包含任务的内容和时间)
class MyTimer{
private PriorityQueue priorityQueue = new PriorityQueue<>();
public MyTimer(){
//扫描线程
Thread t = new Thread(() -> {
while(true){
synchronized (this){//涉及到修改操作,加锁
try{
while(priorityQueue.isEmpty()){
this.wait();
}
MyTimerTask myTimerTask = priorityQueue.peek();
long cur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得到当前时间
if(curTime >= myTimerTask.getTime()){//到达执行时间
myTimerTask.getRunnable().run();
priorityQueue.poll();
}else {//未到达执行时间
this.wait(myTimerTask.getTime() - curTime);//线程等待
//如果没有这句代码,就会出现忙等,类似于,一直在看表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
t.start();
}
public void schedule(Runnable runnable, long delay){
synchronized (this){
MyTimerTask myTimerTask = new MyTimerTask(runnable,delay);
priorityQueue.offer(myTimerTask);//将任务放入队列
this.notify();//如果当前队列为空,唤醒线程
}
}
}
class MyTimerTask implements Comparable{
private Runnable runnable;//任务内容
private long time;//任务执行的具体时间
public MyTimerTask(Runnable runnable, long delay){
this.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delay;
this.runnable = runnable;
}
//得到任务执行的时间
public long getTime(){
return time;
}
//得到任务内容
public Runnable getRunnable() {
return runnable;
}
//重写比较方法,按照时间顺序从小到大排列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MyTimerTask o) {
return (int) (this.time - o.time);
}
}
关于上述代码还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
因为 wait() 也可能会被InterruptedException打断,如果使用 if ,这时候队列仍然为null,就不能出现错误。
2.
因为如果使用sleep,有一种场景是不能成立的,就是当我们插入一个执行时间更早的任务时,线程还是处于休眠状态,这时候新插入的任务就会延迟执行,这不符合我们的逻辑。
而使用 wait 的话,线程就会重新去找那个最先执行的任务。
线程池能够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也就是说适用于线程频繁创建销毁的场景。
Executors 创建线程池的几种方式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xecutorService 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ExecutorService service1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
ExecutorService service2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ExecutorService service3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2);
service.submit(new Runnable() {//通过 ExecutorService.submit 可以注册一个任务到线程池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111");
}
});
}
}
这里为什么不使用 new 的方法来创建一个线程池,而是使用 "工厂模式" 来实现呢?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指使用普通方法来代替构造方法完成初始化工作,因为普通方法可以通过方法名来区分,也就不用受到重载规则的限制。比如:我们的坐标既可以使用笛卡尔坐标系,也可以使用极坐标系,这两个构造方法的参数是完全相同的,这时候我们就要使用 "工厂模式" 来初始化。
Executors 本质上是 ThreadPoolExecutor 类的封装,ThreadPoolExecutor 提供了更多的可选参数, 可以进一步细化线程池行为的设定。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构造方法的参数(很重要!!!)。
- corePoolSize : 线程池最少有多少线程
- maximumPoolSize : 线程池最多有多少线程
- keepAliverTime : 线程有多长的 "摸鱼" 时间,如果一个线程有 keepAliverTime 个时间没有工作,那么就会销毁该线程。
- unit : keepAliverTime 的单位
- workQueue :阻塞队列,如果需要优先级,就设置 PriorityBlockingQueue,如果有数量限制,就设置 ArrayBlockingQueue,如果数目变动较大,就设置 LinkedBlockingQueue
- threadFactory :工厂模式,使用工厂模式来创建线程,设置一些线程的属性
- handler :线程池的拒绝策略,一个线程池容纳的任务数量是有上限的,当到达上限后,继续添加线程的处理方式,处理的4种方式如下:
这里还有一道经典的面试题:如果使用线程池需要设定线程的数目,设置成多少合适?
这个时候,只要回答出具体的数字就错的,因为一个线程执行的代码有两类:
1)cpu 密集型:代码主要进行算术运算 / 逻辑运算
2)IO 密集型:代码主要进行 IO 操作
假设一个线程的所有代码都是 cpu 密集型,这时候线程池的线程数量不应该超过 N (cpu 逻辑核心数),大于 N,也无法提高效率。
假设一个线程的所有代码都是 IO 密集型,这时候不吃 cpu,这时候就可以超过 N.
代码不同,一个线程池的线程数量设置就不同,因为我们无法知道一段代码,有多少是cpu密集型,多少是 IO 密集型。正确的回答是:使用实验的方式,对程序进行性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不段的调整线程池的线程数量,看哪种情况更符合要求。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
class MyThreadPool{
BlockingQueue blockingQueue = new ArrayBlockingQueue<>(4);
public void submit(Runnable runnable){
try {
blockingQueue.put(runnabl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public MyThreadPool(int n){
for (int i = 0; i < n; i++) {
Thread t = new Thread(()->{
try {
Runnable a = blockingQueue.take();
a.ru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
}
});
t.star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