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分析丨根据头骨建立“简单模型”、“实用模型”和“复杂模型”

目的:通过分析头骨加深对“简单模型”、“实用模型”和“复杂模型”的理解,建立与原图更贴合的模型。

准备工作: 找到不同特征的头骨的图片,提升对人物头骨特征的认知。


通过观察,初步得出

  • 男性头骨比女性更方正,这是因为他们的下骸更宽。
  • 非洲女性与亚洲女性的头骨基本相似;欧洲女性与欧洲男性的头骨基本相似;

结论:
因为头骨的参考样本较少,所以在人物塑造上,不能单凭头骨就把人物的原型与其硬套,要结合人物自身的特点对其模型进行改造。

疑问:
如何通过观察原图,建立与人物更符合的模型?

解决思路: 通过观察原图,找到与人物更匹配的头骨进行观察和改造。

秋水老师反馈:1. 单用头骨进行简单模型的分析,不太契合。因为骨头和简单模型的契合度不高。2. 简单模型是基于头骨和肌肉结合的情况下,演变出来的一个模型方式,所以我在用头骨分析时,会出现头骨从侧面看基本是没有的情况。

经匹配,右下图男性与我的头骨模型基本匹配。
Ps:在为头骨拍照时,要结合原图的角度,尽量保持一致性。

简单模型分析:

  1. 大圆的确定
    找一个能够包住头颅的圆。

发现问题:

  • 正圆经过改造成椭圆后,依然与头骨不贴合,存在缝隙&颧骨无法包裹进头骨。
  • 原图与头骨的大圆存在明显差异,原图的头骨更圆。

我的理解:
原图是基于头骨+肌肉+毛发建立的,所以原图的大圆会相对“丰满”。
拍摄的头骨照片是一个仰视角度,所以它的透视现象要比原图稍大些。

解决方案:

  • 缩窄原图中的大圆,把其想象成去除肌肉和毛发的头骨。
  • 改造头骨上的大圆,使其与头骨更贴合。
  1. 小圆的确定
    找大圆的6分,切除顶部1/3和底部1/3, 沿着眉尾切出侧圆。
    因为大圆存在透视现象,所以小圆的切分也要把透视现象考虑进去。

发现问题:

  • 如何在不规则的圆中,较精确的分析透视,找到这6个切分点。
  • 切分点是在头骨的弧度面上去切分,还是根据圆的实际高度切分。
  • 侧圆的弧度大小如何定义?
  • 为何切出来的侧圆这么小,几乎没有?
  • 切出的侧圆并不实用,不能准确定出之后的鼻底、发际线。

我的理解:

  • 大圆高度定小了,所以之后的鼻底线会高。
  • 可能,这位男性的中间段本来就偏长。
  • 可能,这个头骨拍得比较正,所以它的侧面非常小,小到几乎没有。

解决方案:
拉长大圆高度。
先在原图上定出鼻底,额头,眉弓位置,在此基础上结合透视定侧圆。
头骨上没体现出侧面,所以不画。

  1. 定出眉弓线,鼻底线 ,发际线 , 鼻子中线 及下巴定位。
  • 头骨的发际线是通过大圆6等分定出的。
  • 鼻子中线是找眉弓的中点与人中连接而成。

疑问:

  • 头骨的眉弓区域与一些原图的眉弓区域一直是我最为困惑的地方。
  • 鼻底线具体在头骨的什么位置,也比较模糊。

我的理解:
在这步,感觉这个头骨应该也有两个侧面,只是这两个侧面非常的狭窄。
原图男性的头颅不可能那么尖,虽然有透视,但更偏向于椭圆,而非鸡蛋形。整个大圆确实画小了,应该把耳朵也涵盖进去。

修改后,头骨的侧圆还是奇怪。


  1. 概括侧面轮廓。
    根据脸部侧轮廓走向,概括轮廓。

发现问题:
下骸的两边都没有被概括进去,下巴定高了。

解决方案:
把下巴定低些,使轮廓线更贴合脸部。

实用模型分析:

  1. 眼部区域确定。

发现问题:

  • 原图眉弓是否定得太宽了?
  • 眼眶的转折处理解成了一个点,而非一个面。

我的理解:

  • 图中男性的额头相较于头骨,额头的正面相对更平坦些,所以不能照搬。
  • 潜意识中总把这个转折理解成一个点。

解决方案:
把转折处扩展为一个面。

秋水老师反馈:
简单模型的眼眶区域分好两个切面后,如何与下巴衔接。应该是1和2连线,3和4连线。而非直接从1连到4。


秋水老师反馈:
1.实用模型眼眶处的切面,在眼眶的地方切除倒梯形的位置,包括眼睛区域线(点评1)
2.首先分出这2个面的中间线应该要穿过两个眼睛的眼角。然后找到这个眉弓区域的倒梯形,即鼻梁的位置,它在眼部转折线上方一点的位置。
3.眉弓的顶点,位置在眉毛颜色比较重的地方,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暗示。(Vicky反馈:唯风老师也喜欢这么解释,我每次都理解不了这个暗示,怀疑自己视杆细胞有问题,要补维A。意思是否是找重色与次重色之间的转折处呢?所以,眉弓顶点不是跟着眉毛的形状去定,而是跟着颜色明暗之间的转换去找。)



我的再次理解:人脸在正面的情况下,如果人做了表情,或眉毛看起来有高低;找眉弓的话,应该先在稍向下的那边找眉弓,以此类推另外一边的眉弓位置。
秋水老师补充:这样确定眉弓的原因是因为表情只影响皮肤和肌肉,而骨头是固定的。


  1. 额头分面。
    额头分6个面,面和面之间上下平行,注意透视关系。

发现问题:

  • 原图中的额头的右侧面被我明显分小了。
  • 头骨我分了9个面,中间那一组面比最上层的面小了,不符合透视逻辑。

我的理解:

  • 正面头像的左右面应该是均等的,我明显受到了头发遮挡的影响。
  • 头骨中间那个面我是考虑到了发际线,强行去分这个面。仔细思考后,怀疑自己可能把发际线定低了。

解决方案:
重新修改额头分面,注意透视关系,和左右对称。


秋水老师反馈:受到头发的影响,把额头的面分小了。可以根据颜色明暗之间的过渡来区分上额与下额。
Vicky反馈:即使把图片放大看后,也没找到老师标的过渡。再次对自己的视觉细胞产生怀疑。在对额头分面时,按照秋水老师修改的眉弓方法,推导出的额头不能与侧圆完全贴合。是侧圆画小了,还是眉弓的那一刀切得太平?又或者是简单模型与实用模型在此处不能契合?我用自己的方法也尝试了一次。




在眉弓的确定上我保留了自己的想法。回顾头骨实用模型,发现头骨的右上额头分面是违背透视,与侧圆强行贴合的。所以,在实用模型上,额头与简单模型的侧圆确实无法贴合,需要再补充一个面。
第二轮
秋水老师反馈:
额头可以理解为一个方体,用块面拆分为6个面。要注意的是它的透视角度是非常小的,不会很夸张。通过眉弓区域的倒梯形区分出额头的正面后,它的侧面与侧圆相连,连线与眉弓保持平行。


  1. 鼻子分面。

发现问题:
鼻子与额头连接处的倒梯形底端到底位于哪里?我是否定位偏上了?

重温笔记:

  1. 倒梯形的上面一根线位于眉弓凸出点位置进行连线。
  2. 底端位于与鼻子形成一个V字形的转折处,V形夹角大小因人而异。

解决方案:
调低下线位置于V形夹角处。


秋水老师反馈:
鼻子的底面定得过高了。通过观察原图,找到鼻子的暗部,区分正面和底面。这样在进行复杂模型分面的时候,防止出现鼻头球体分得过上。



第二轮修改:侧鼻翼的倾斜度要根据鼻梁到眼睛这一段的颜色走向来找的重色与亮色之间的过渡点,与鼻梁顶端连接得到。注意左右鼻翼之间的基本对称。



  1. 嘴部分面。


秋水老师反馈:1. 用八边形代替圆来概括嘴部。2. 八边形底边概括的位置在下巴的中上部,而非整个下巴。3. 八边形的中间区域概括的是嘴部中间的一个面,嘴巴包含在中间这个个面里。所以,定位线不是沿着唇线走。4. 下巴的面也要分出。下嘴唇往里凹进去的面;凸出的面;下巴的底面。



第二轮修改:
秋水老师反馈:
1.口轮的起始点应该在鼻翼下方,沿着法令纹的弧度概括。而非直接沿着法令纹概括。原因是要为法令纹的区域留一个厚度。2. 从人中下来的两道竖线把上下嘴唇分割为“正面”与“侧面”。3.嘴唇的正面 与 额头的正面 平行,都为正面,所以没有透视。


  1. 下巴部分:
    与嘴部下方的梯形相同,呈镜面对称。梯形底面两角再与侧轮廓链接。呈现鼓起的形状。


小结:

  1. 在构建模型时,要时刻考虑块面之间的透视和平行关系。
  2. 构建模型和块面的目的是为了分析和细化人物脸部的颜色,尽可能的去避免表层毛发的遮挡影响我们对块面整体颜色的判断。
  3. 块面颜色的准确,能帮助我们把脸部的肌肉塑造的更加真实和丰满。通过体块颜色的塑造,由表及里的去还原人物真实构造。

你可能感兴趣的:(素描分析丨根据头骨建立“简单模型”、“实用模型”和“复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