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体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指标体系是衡量、评估和监测特定领域或目标的系统化指标的集合。它由多个指标组成,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衡量和评估所关注领域或目标的各个方面。指标体系通常被用于监测和评估业务绩效、项目进展、经济发展、环境影响等。
简单来说,指标体系是指标与体系的结合体,是一套从多个维度拆解业务现状并有系统、有规律地组合起来的多个指标。
指标体系的功能大致有三点:
作为数据分析师,通常会用到比较的方法,有比较才有说服力。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用现有的业务指标和大盘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说明业务现状。
数据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三个步骤,即明确业务目标、理清用户生命周期及行为路径、指标体系分层治理。
在这三个步骤中又涉及 OSM(Object Strategy Measure)、AARRR(Acquisition Activation Retention Revenue Referral)、UJM(User Journey Map)、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四个模型,这四个模型是指导数据分析师构建完整而清晰的指标体系的方法论。
数据指标体系构建的流程
数据服务于业务才能赋能业务,数据脱离业务就会失去其价值。
数据分析师在建立数据指标体系之前,一定要清晰的了解业务目标,也就是OSM模型中的O(Object)。
了解业务目标之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也就是模型中的S(Strategy)。
最后,需要数据分析师制定较详细的评估指标,也就是模型中的M(Measure)。
OSM模型是指标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解核心KPI是OSM模型的核心;制定行动策略是实现业务KPI的手段,而AARRR模型和UJM模型是实现策略制定的方法论;制定细分指标是评估业务策略优劣的方法,而MECE模型是制定细分指标的方法。
OSM模型的内容及其与AARRR模型、UJM模型、MECE模型之间的关系
AARRR模型和UJM模型都是路径模型,两者原理相似,只是出发角度不同。AARRR模型是从产品角度出发,揭示用户的生命周期;而UJM模型是从用户出发,揭示用户的行为路径。
AARRR模型,也被称为“Pirate Metrics”,是一种营销和业务指标模型,用于衡量和优化用户生命周期价值以及企业增长。它由五个关键指标组成:
AARRR模型通过分析和优化这五个指标,帮助企业了解用户的行为和价值,从而制定相应的增长策略。AARRR模型基于用户生命周期,简单来说就是获取、激活、留存、付费、推广。
UJM方法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设计和规划数据指标体系:
理解(Understand):首先,需要深入理解业务需求和目标。通过与关键利益相关者沟通和了解,明确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以及数据的用途和价值。该步骤旨在建立共识和对指标体系的理解。
评判(Judge):在此步骤中,根据理解阶段的结果,评判和选择最适合的指标。这涉及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即能够直接衡量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此外,还需要考虑指标的可衡量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测量(Measure):最后,需要制定具体的测量计划和方法来收集所选指标的数据。这包括定义指标的计算方式、数据收集频率、数据来源和数据分析方法。确保数据的收集和测量过程可靠、一致,并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通过UJM方法,可以确保规划的数据指标体系与业务需求保持一致,并且能够提供准确和有意义的数据,以支持决策和业务改进。UJM模型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的,描述了用户进入产品的整个路径流程,即注册、登录、加购、购买、复购。
AARRR模型和UJM模型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
在管理咨询和解决问题的领域中,MECE模型代表"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表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MECE模型是一种结构化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旨在确保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和逻辑性。它要求将问题或信息分解为相互独立的互不重叠的部分,并确保这些部分完全穷尽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情况。
MECE模型通常用于组织复杂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进行数据分类和分析等情境。通过将问题划分为独立的、互不重叠的部分,能够确保不会遗漏任何重要因素,并使得解决方案更全面和可行。
使用MECE模型的好处是帮助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它的应用有助于避免信息重复和遗漏,从而提供更清晰和更有条理的分析和决策过程。这种方法可以促使人们更系统地思考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MECE模型的指导思想是互相独立,完全穷尽,根据这个原则拆分可以暴露业务最本质的问题,帮助数据分析师快速的定位业务问题。
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多部门配合单价数据指标体系的流程
完整的指标体系搭建流程有以下7个步骤:
首先,根据OSM模型搭建整体的指标体系框架,明确业务目标,确定数据维度;其次,根据AARRR、UJM模型拆解用户路径并将业务目标分解到路径的每一个环节;最后,将业务目标指标化,并将这些指标通过MECE模型进行逐级拆解,实现指标体系分级治理。
数据波动多大才能称为数据异动?这是一个令数据分析师很头痛的问题。有时候DAU下降2%,运营人员就要数据分析师排查是否数据有误;但有时某些指标下降30%,运营人员仍不着急。
其实运营人员在意的并不是波动,而是指标背后代表的含义。所以,分析指标异动的第一步是搞清楚指标异动背后的业务含义,脱离业务含义的分析没有任何意义!
首先,通过MECE模型对数据波动进行分类,尽可能地列举数据波动的所有类别,并且使得各个类别之间彼此独立。最终将数据波动分为5个类别,分别是:
如果数据的波动不是自然波动,也不是内部主动行为或外部因素引起的,更不是数据传输问题造成的,而是由意外却不可知的因素造成的,这时候就需要通过逻辑树的方式查找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数据波动。
逻辑树排查数据异动原因
数据分析师业务知识体系闭环
数据埋点事数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通过埋点能获取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有了用户行为数据,可以提炼出数据指标和监控维度,实现对业务变化趋势的实时监控;当业务出现数据异动时,可以通过指标体系中的不同维度的组合排查影响到业务、产生数据移动的具体因素。
——内容摘取李渝方的《数据分析之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原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