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大于努力

    “当年刚毕业入职市场部时,我的领导告诫我们:“市场部是一个精英部门,是企业内部的智囊团,拥有全方位的能力,不仅能说会道,还是销售管理能手,我会对你们高要求严标准”。当时的我,听的热血沸腾,对于未来充满着信心,抱定要走专业市场化路线,希望五年成为专家,十年成为行家。”

    近半个月没有更新公众号、视频号和抖音号了,一方面是开始投简历找工作,没有太多精力放在短期不能产生效益的事情上;二来是公众号、视频号和抖音号涨粉实在太难了,即便个人很努力去做些原创内容,但传播面还是太窄,没有形成高点击率和阅读量,缺乏动力去做内容。

    近期一直回顾在第一份16年的职场经历,因此,整理了今天的文章主题《选择大于努力》。

01—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05年大学毕业之际,正值房地产行业呈爆发式发展,家电行业也乘势迅猛发展。在家电行业,特别是空调行业,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市场上各路名牌、杂牌共同竞争。可以说,当年我们入行空调业,是赶上了家电行业的好时光。

    时过境迁,房地产市场也在多轮调整后开始下滑,家电行业经过了10余年的高速发展,已无增量市场,各家品牌只能抢夺存量市场。

    看看2020年行业平均收入排行榜,榜首的是IT、互联网、金融等行业,而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已经掉在10名之后。

图片源于网络

    因此,对于第二个职业生涯的开始,我比较谨慎:首先要看行业有没有前景,再看企业有没有成长性,最后看个人有没有“钱”景。通俗一点,要么工作让人开心,要么待遇让人开心。

02—找份好工作,不如跟对好领导

      在大学毕业求职,我们很多人都向往着去大企业大公司工作,认为大企业有品牌,有规范的流程和制度,对新人有完善的培训和培养机制,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大企业熬了一两年后突然醒悟,企业的各种制度和流程,成为了自己眼中的条条框框,限制个人发挥。这时候,你会发现,如果你有个好领导,你在企业里的幸福指数依然还会是比较高的。

    好领导有不同概念,有人会认为是松散式管理,不约束自己的就是好领导;有人会认为严格管理,严师出高徒;而我认为是亦师亦友,能在自己职场起步和发展阶段指点和批评自己的人,能在自己迷茫时点亮一盏明灯。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你在职场遇上了这样的好领导,一定要好好珍惜,他会让你在成长道路上多一些机会,少走一些弯路。

03—重复工作还是追求可叠加式的进步

      在一个岗位工作久了,每天重复着几乎一样的工作,但凡这个人不蠢,对于流程和制度肯定是相当熟练。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犯错率肯定很低,在领导眼中也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好员工,可是离优秀却还遥远。

    因为你的技能太单一啦。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五年、十年,做到100%无纰漏,未来也不会有太大晋升空间。

(图片源于网络)

    所以不能满足于做好眼前的工作,还要有更宽阔的视野去看整个部门、整个企业,整个行业。当你拥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后,你会发现自己缺乏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需要用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多新事物、新技能、新思维,只有追求可叠加式的进步,你个人才有机会真正做到优秀。

04—做销售还是做管理

      我有一个强大的职场偶像——美的集团总裁方洪波先生,他是从市场部发展起来,现在身价百亿的职业经理人。

      从入职市场部工作以来,我一直坚定要成为市场专家,将来成为市场经理、市场部长,再到市场总监这样的晋升之道。

    理想和现实永远总会有偏差的。这不能说是自己不努力,或者能力问题,还是选择问题。

    我想在中国,大多数企业都是以销售为龙头。在企业人才提拔方面,以销售为代表的职场人,一切用业绩说话,只要业绩好,可能一两年就能做销售经理,三五年就能做总经理,选拔起来简单多了,机会也更多。

    而市场这类管理岗位,毕竟不像以业绩考核为主的销售人员,许多考核因素无法量化,主观评判会比较多。所以在晋升方面,可能要三五年才能成为市场经理,再晋升到市场部长、市场总监就非常难了。如果不转型做销售或跳槽,市场经理基本上就是职场天花板。

05—孤芳自赏还是随波逐流

      在任何一个企业里,都会有小团队,小派系的,俗称“圈子文化”。你也许会鄙视这种圈子文化,不愿意随波逐流,但不得不说,这些圈子文化会深深地左右着你的职场生涯,即便是优秀的企业也是如此。你有能力,你可以清高,你可以孤芳自赏,但是在职场上要得到进一步认可和提升,至少你要做到不排斥。

    当你厌倦这种圈子文化的时候,要么选择沉默,要么选择离开。前者选择了妥协,后者选择了逃避。

      所以对于我来说,打造一个和谐共处的团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大家在共同的大目标下努力,尽可能少些个人私欲。可是,很难。

06—选择大于努力

    哈弗有个调研报告:人的一生有7次机会,两次机会之间相隔7年,大约23岁后开始出现,73岁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机会了。这50年里的七次机会,第一次不易抓到,因为太年轻;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为太老。这样只剩五次,这里面又有两次机会不小心错过,所以,实际上只有三次机会。

      35岁,男人职场的分水岭。以前我不相信这个职场规则,认为只要努力,把工作做好,把人做好,把个人口碑和品牌做好,去哪里都是有价值的。

    现在我相信了。在我35岁之前,每年能接到很多猎头和企业HR的邀请,可是在35岁之后逐渐减少,甚至一个电话都没有,因为外部猎头和企业HR并不了解我在企业里的所有。

      随着现代企业的管理团队日趋年轻化,作为职场人,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当个人发展遇上瓶颈或者天花板时,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外部机会来临时,你要努力抓住,不要让情怀把自己困住。当你在黄金年龄段走出去后,外面还有更广阔的事业迎接着你;如果错过了,只能默默地再努力、再学习,等待机会的到来。

    注:如果喜欢此文,点击关注,欢迎转载。更多原创尽在微信订阅号:搜索“有才华的穷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择大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