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100KM

图片发自App

      读书的时候体育是我的死穴,长跑更是死穴中的死穴。去年开始跑步是出于锻炼身体的需求,原以为坚持不了多久。但跑着跑着,从我要跑变成了我想跑。跑步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几天没跑,心里就痒痒的。喜欢跑步,是因为跑步的时候可以抛开现实中的一切,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脚步,以及耳边的音乐,大脑得到了真正的放松。从800米后眼冒金星,到2KM、3KM、4KM、5KM,每次的进步带来兴奋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相对于白天,我更喜欢在晚上跑步。因为白天跑步的时候,你身边的一切是那么清晰,五官所感受到的一切都会影响着你的专注,甚至不停地告诉你身体开始不适应了,该停下来休息了。而在晚上,身边的一切都是朦胧的,唯有耳边的音乐是清晰的,你只要控制好呼吸,努力迈开脚步,就能不断前进。4KM一直是道坎,持续了好久,每次跑到3KM后半段的时候,双腿的疲倦总会让我放弃对5KM的挑战,后来在《自控力》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运动疲劳的原因或许不是肌肉无法继续工作,而是大脑中过度保护性的监控机制发挥了作用。身体努力工作的时候,会对心脏有很大的需求,而这种监控机制(希尔称为“管理者”)会让一切放慢速度。身体的疲惫是大脑对身体耍的花招。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就意味着,当运动员的身体第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其实他们还远远没到自己的身体极限。疲惫只不过是大脑产生的某种反应,好让我们停下来。这就像焦虑会让我们不去做危险的事情,恶心会让我们不去吃讨厌的东西一样。但因为疲惫是一种预先警报系统,所以极限运动员能不断突破常人眼中的身体极限。这些运动员知道,第一波疲惫感绝对不是自己真正的极限,只要有了足够的动力,他们就能挺过去。于是我努力去克制疲倦感对我的影响,即使速度很慢,也要用跑步的姿势去完成5KM,然后我成功了。第一次的成功带来了自信心,后面的5KM自然少了很多心理负担,跑起来也更加轻松了。跑步是除了弹琴外,至今坚持最久的爱好,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个1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