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三)——为什么会有人生困境,困境从何而来】

                                   重塑心灵--三【为什么会有人生困境,困境从何而来】

        每个人都走在自己的哲学追问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个过程也许一个人的苦旅,也许是一群人的执着。怎么来处理呢?这其实就是人生的困境之一。


        那么,我们的人生困境究竟是什么呢?2019年11月9日,段晓英老师又开讲了。人生困境的定义是:是一种从童年时期就开始萌芽,然后在一生中不断重复的模式或主题。从定义可以推导出三个主要的特征:第一,这个困境会伴随我们终身,属于个人的终身性的模式或议题;第二,这些困境都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具有自我伤害性;第三,它会因为我们对困境本身的熟悉性而让困境处于不断奋力保持自身的存活性的特征。

        那么,困境是什么时候起潜入我们的生活中的呢?如果追根溯源,一般可以追寻到我们的家族记忆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最近碰到一名十九岁的女孩,莫名的就是睡着觉,心里特别慌和头疼,靠着吃安眠药才能浅浅的入睡。我问她和妈妈的关系如何?她说一般,随着谈话的深入,了解到的情况是:当年妈妈在她这个年龄的时候经历了属于自己人生的大变故:父亲去世,母亲改嫁,陷入了人生的绝境,吃了大量的安眠药寻求人生的终结。我请她去问妈妈,妈妈当时患病的时间是否是她现在患病的大致时间。并交给她一个小技巧:请在心理跟妈妈对话,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请您拿回你的责任。你爱我,我也爱你,我也拿回我的责任。不知道女孩是否去问妈妈?真心的希望能帮助女孩,不要轻易的放弃学业。这种来自家族的记忆让亲历困境的人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

        当然,跟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更是不可分割。第一,我们自己的性情个性。这个我们与生俱来的情绪妆容,是我们的大脑回路对于所发生的事件连接后所产生的回应方式。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人的性情个性,如九型人格、血型性格特征、星座性格特征等。第二,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都会塑造和影响,后天环境中重要性最高的是早期影响。所谓先天的遗传,我的理解是家族文化或者家庭文化的影响,而后天环境更多的是家庭、学校和朋友的影响。前一段时间被曝光的一个七岁女孩子被几个男生强行把几十张纸片放在眼睛里的事件在社会上不断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叹息。学校只是说,那是孩子们在玩,有这么玩的吗?当女孩第二次再遭遇这样的事件的时候,不知道作为路人的我们该怎么做?想象一下,如果那个女孩子是我们的女儿,你又作何感想?愤怒充盈在我们的心中,有人说正义一定会来,可能会迟到。当女孩第一次遭遇被放纸片的时候,我们可以这么想,第二次,我们该怎么想呢?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这个女孩今后的人生困境该是怎样的呢?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能很好等进行心理干预,这孩子的安全感的缺失将是她人生的最大困境。第三,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交互作用,因此,那些在童年时期中具有毁灭性的影响会加剧我们人生困境的形成。依然小女孩为例,加入在受害的时刻有人大喝一声,阻止事件的发生,女孩的困境或许在程度上将要轻一些,假如再有人帮助她,或许她就会走出人生的困境。


          那么,针对孩子的幼儿期、童年期,他们有些什么特定的核心需求呢?

          第一,基本安全的需求。这个安全,我理解的是空间的安全、身体的安全、食物的完全、心灵的安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处于物质层面的安全,大部分家庭都能满足;处于心灵和精神层面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些安全则更多的来自家庭和父母所给。所谓的相爱容易相处难,大概就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心中大概都比较容易接受那个具有美好阳光的一面的家人,希望他们都是完美的人。所以就有了各种理由,各种怒怼、伤心等,最后成为忽视、麻木,感觉就是在一个屋檐下简单的生活而已,爱的流动性降低甚至成为了各自为阵的“堰塞湖”。这跟我们不能跟家人之间好好说话的沟通有关系,还与我们不能接受对方的不完美有关系。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事就是让我们去看到,觉察到,然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当我们学着去接受自己和对方的不完美的时候,改变就会发生了,语言会更温柔,情绪会渐渐趋于稳定,和谐的家庭就会逐渐的建立和稳固。

        第二, 和他人的关系连接。这其实是怎么建立和处理自己的社会属性的问题。人作为社会的人,既然一天也不能跟社会脱离关系,那就一定要学会处理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每一段关系都有价值,价值的高低由自己的价值决定;并且,每一段关系都有其特定的属性,要满足特定的需求。比如夫妻关系,有各种不同的需求,比如传宗接代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满足性的需求,审美需求,家庭文化匹配需求等等。那,作为家庭中的两个支撑点,就需要双方付出爱,并且找到家庭和谐的那个必然的通道——学会宽容与道歉。

         第三, 自主性需求。这个自主性来自每个人对自己身体和心灵的需求,不要以爱的名义要求对方要怎么怎那样,而是以爱去唤醒去点亮对方,学会放手而不是掌控,让家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爱,感受到流动的爱。那些对他人有依赖的需求,那些找到一个控制型爱人的人,那些对自我感受和感知麻木的人,几乎都是自主性缺乏的表现。

        第四,自尊心需求。我们需要去感受到家人的喜爱与赞赏,感受到同伴的认同。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几乎是褒扬别人家的孩子要多一些,而对自己家的孩子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哪怕在学校有了杰出的表现,也接受到了来自学校老师的赞赏和鼓励,可能回家后会得到家长的批评和拒绝表扬的场景,尤其是为了刺激孩子奋发图强,而贬低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是对孩子自尊伤害是最严重的。曾经有个女孩说:“明明是我得到了三好生的称号,妈妈却说隔壁的谁谁谁得到了三好生。让我对那个女孩恨之入骨。其实,我知道那个女孩成绩属于中等偏下的,课时为还是要恨她。多年过去了,好像心中没有了恨,可是那种刻骨铭心的恨像一个颗种子一样深深的埋在了心底,或者叫做沉入了潜意识,看到那个女孩心中就会升起厌恶的感觉。”这种被剥夺自尊感的伤害就这样的沉淀在岁月的风尘中,可是造成的伤害缺失永久的。在后来的家庭中,尽管自己感觉还是很优秀,可是无论做什么都感觉很无力,得不到丈夫的认可。学会自尊并尊重他人,尤其是要学会自尊。

         第五,自我表达能力。这个是一个需要训练的技术活,就像学习骑自行车一样,有的人一下子就学会了,有的人怎么也学不会,有的人骑得非常棒,有的人骑得一般。这是一个需要训练的技巧。现在的网络课、现场课,各种教授的方法,最后还得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上,怀着一颗温柔的心去练习实践,才能有所获。比如作为国际名片的一个笑容,要让我们的笑容肌肉凸显出上扬的样子,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所以有了专门的礼仪课。当我们的自我表达不被允许时,就等于是获得了别人的过度控制,就会产生压抑自己的需求来迎合他人的言行。所以,作为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鼓励自我表达的成长环境,鼓励孩子探索,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的兴趣与喜好。鼓励孩子在做决定时,也把自己的需求与渴望纳入考量,只要不会严重伤害别人,就鼓励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就算这些情绪是悲伤和愤怒。那么,经过这样鼓励训练的孩子,将在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在跨入社会学这个大门的时候,能够在各种关系中表达自己并且沟通他人。而那些得不到鼓励和训练的人,可能会出现三个极端的现象:一,极度配合他人,你总是在取悦他人,关心别人。不断牺牲自己内心所想所要,去帮助别人,有时候甚至让他人觉得和你在一起有罪恶感。二、过于拘谨和受控,所做的事时时刻刻都以最完美的状态表现出来,以正确适当的方式来完成事情。整个生活都围绕在做的事情上,而成为一个工作狂。比如一个女孩子在小学的一次考试中,有一个得分比较大的题目没有完成,小女孩还很开心的跟父亲说这件事,却得到了父亲严厉的批评,从此走上了完美主义的道路。一辈子都陷入了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丈夫和孩子在身边却都成为了她的空气样的存在而已,压力使然,最后几近崩溃,成为了抑郁症患者。三,心中会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怒感,有的甚至是长期累积的怨恨深藏在内心所导致的程度极大的愤怒,原因是始终得不到赞赏,处在无所回报的状态。比如马加爵事件,比如大学校园里盛传的“同学好,你还没有在水里下毒真好”的笑话,比如那些遭受校园凌霸事件的受害人所走的极端等,都是在人生的压抑状态中存活很久后,突然的爆发,成为社会影响力极大的极坏的事件。

       第六,现实生活上的限度。现实生活限度的问题侧重于太过在意自己的需求,完全不顾及别人。我理解的限度是指社会法律法规和规则,不同的场所不同的地域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要学会规范和自律,把自己的言行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呢。所以有人说,自律的人生才值得一过。过度的在意自己的需求,会让他人认为你很自私、过于强求、控制性很强、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很自恋。所以,学会自律和自控,才会有美好的人生。

        总之,每个人的人生困境是特别的,在不同的场合和场景中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可是,当我们学着去追根溯源的时候,当我们学着去看见的时候,我们就慢慢的有了疗愈的能力,慢慢的拥有了自我成长的能力和能量,去接纳自己,看到孩子,看到家人,尝试着让爱在家里流动,从而成为点亮自己点亮他人的一盏灯。让我们携手,成为一盏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塑心灵(三)——为什么会有人生困境,困境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