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是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西南)的方向。交立秋的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七月,七月也正是“申月”。
根据气象学,当连续五天平均温度为22度,将进入秋天。但实际上,这个时间还是很热。
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
早晚已经了凉意,中午燥热。大家要注意早晚添减衣服。
今年的立秋时间是:2022年8月7日20:28分,星期日。
立秋的物候是:
一候凉风至,第一个五天,空气里吹过的风,已经有清凉的感觉。
天气真的很神奇,如果你细思观察一下会发现,立秋之前和立秋之后,空气的湿度、氣壓会发生变化,也许是地球在运行吧,空气中我们能感受有少许的凉风。
如果这个时间,凉风没有按时来,古人认为国家政令没有威严。
一候的时令花是:桔梗,又名铃当花。可作观赏花卉。
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被腌制为咸菜,在朝鲜半岛被用来制作泡菜,当地民谣《桔梗谣》所描写的就是这种植物。
单凭名称,有人会误以为桔梗乃桔子的梗,但实际上与桔子或柑橘属没有直接关系。
桔梗,药食同用,是传统的中药,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是朝鲜族特别喜欢的食物。
二候是:白露生,第二个五天,早上起来,草地上会有露水生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昼夜温差变大了,早晨起来空气在草地上形成露水。
如果这个时间,没有露水生起,古人认为老百姓容易患上咳喘。
二候的时令花是:使君子。别名为舀求子、史君子等,使君子科使君子属植物。
中药名为使君子根,具降逆止咳、杀虫健脾等功效,主治咳嗽、痢疾、虫积等治疗,种子为中药中最有效的驱蛔药之一,于治疗小儿病患上至少已有1600多年历史。
传说有天刘禅无意中误食了使君子,打出了体内的虫子,治好了病,大家不认识这种植物是什么。
因刘备是刘使君,所以用使君子来命名。
三候是:寒蝉鸣。第三个五天,寒蝉因为食物充足,温度合适,在枝头鸣叫,好像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寒蝉,为半翅目(曾为同翅目)、蝉科动物,是蝉的一种,又称寒螿、 寒蜩。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有黄绿斑点、翅透明。
如果这个时间寒蝉没有鸣,古人认为大臣们会用力逞强。
三候的时令花是:瞿麦又名:高山瞿麦,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
是一种中药,全株可以入药 ,苦寒,能清心热,利小肠、膀胱湿热。
主要用于热淋、血淋、砂淋、尿血、小便不利等。
常与泽泻、滑石、木通、扁蓄、猪苓、茯苓等同用。
立秋的风俗有:
一、 祭祀少昊,少昊被后人尊为五帝之一,也是华夏共祖之一,在神话中被尊为西方上帝。
秋天正好位于西方,祭祀少昊也喻意着迎接秋天。
二、接秋神,蓐收,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西方的秋神(金神),左耳有蛇,乘两条龙。
传说蓐收是白帝少昊的辅佐神,有人说蓐收为白帝之子。
还有说他是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明司秋。
三、咬秋,南方的习俗,这天吃西瓜。
四、贴秋膘,北方立秋这天习俗吃肉,来贴秋膘。
立秋注意的衣食住行及事项:
一、衣:
立秋天开始变凉了,昼夜温差大了,早晚需要添减衣物。
二、食
立秋到秋分一直是中医中的长夏。长夏养脾,因为脾湿过重,人们往往烦闷不思饮。多吃温热的食物,保阳气,滋阴气。
多食当季绿色蔬菜,多食黄色食物,如:红薯、南瓜、栗子、萝卜,白菜,百合,芹菜,胡萝卜等。
三、住:
室内多注意防风通风,可以薰香点香气,如:柑橘类、松科类、青草类香气。
四、行
立秋非常适合登高望远,爬山、郊游、慢步、散步、太极、瑜伽。
五、需要注意的事项:
早睡早起。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 注意早晚添加衣服,多喝水。
注意预防,感冒、肠胃性疾病、各种病毒性疾病。
立秋天气炎热,又免心浮气躁。这个节气适合听的古琴曲是《平沙落雁》。《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有多种流派传谱。
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
听着曲声我们可以感受到大漠落雁的苍茫感,一解心头燥火烦心。
立秋节气来到的时空是讼卦。
上天,下水,为讼卦。这个时空,容易有各种争执,注意防范。
这个卦也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提前谋化,防止争执出现,如果出现也是很正常的事,需要理智对待,不可意气做事。
所谓争讼,是件双方两败之事,以和为主,提示我们做人做事,应当有一个敞开的胸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