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

【今日立冬】记得“3藏、3防、4补”,元气满满过冬季!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开始。此时,天地之间阳气由收变敛,由降变藏,万物进入修养、收藏状态。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正所谓季节交替凉意急,顺天应人养精气,我们该如何利用立冬这个节气做好养生呢?

立冬之后,天气更加寒冷,早晚温差进一步增大。暖寒交替之际,极易生病,所以这时,我们就要将养生调到最佳模式,做到“三藏、三防、四补”。

一、做好“三藏”

1.藏阳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冬天是一年中最需要睡眠的季节,人容易犯困疲劳,而从立冬开始最好早睡晚起,睡到太阳升起后起床,然后多晒太阳,增长阳气,方会精神饱满。所以年轻人立冬后要改掉熬夜的习惯,早睡晚起,不要过度劳累,多晒太阳,不做剧烈运动,穿衣注意保暖。

2.藏精

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意思是冬天如果不能做好藏精,没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造成免疫力下降,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就容易生病。因此立冬之后应节欲保精,避免劳房过度,少喝酒,注意营养均衡,贮备精气。

3.藏神

立冬后气温下降,万物开始凋零,人体的血流速度会变慢,这时候如若我们因为思虑或者运动耗费大量的心神,气血就会供应不足,因此我们应多听温和的音乐、多晒太阳、适当户外活动来增强情志,将心神情志养好藏好,让精神安宁。在心中烦闷之时,可以尝试按揉内关穴(位置: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来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另外,饮食上可多吃养心安神之品,如大枣、桂圆、莲子、百合、小米等。

二、注意“三防”

1.防心脏疾病

立冬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易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变大,因此冬季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再住院率明显增高。所以冬季做好心脏保护工作十分重要,立冬后进入室内切勿急着脱衣,到室外更要做好保暖工作,减少温差带给心脏的冲击。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进补得当,运动适量。此外,冬季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要控制好“三高”,管理好自己的血压、血糖和血脂。

2.防肠胃疾病

肠胃对于温度十分敏感,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会增加,易发生胃肠痉挛。冬季身体消耗大,人容易贪嘴多吃,增加肠胃负担,引发肠胃疾病。因此,立冬后预防胃肠疾病一定要管住嘴,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证肠胃的正常运转。

3.防脑中风

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冬季天气寒冷,易使人体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促使血栓形成,诱发脑中风。因此,立冬后预防脑血管疾病要做到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的防治,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要保证对血压的监测和管理,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来预防脑中风。

三、合理“四补”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天是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立冬后,人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此时进补,可以把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存储在身体里,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按照中医理论,进补通常分为4类: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进补方法:

1.补气:针对气虚体质者

气虚者常表现为稍一活动就冒虚汗、说话有气无力、容易疲倦乏力等,可选用补气健脾食物,如:山药、红枣、胡萝卜、糯米、花生、豆浆、黄芪、白术等。

2.补血:针对血虚体质者

血虚更常见于女性,表现为经常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很少而且颜色淡,面色萎黄,嘴唇发白等,可选用补血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血制品、桂圆、红糖、红枣、菠菜、黑木耳、桑葚、当归、益母草等。

3.补阳:针对阳虚体质者

阳虚者常表现为手足冰凉、怕冷、夜间尿多、腰膝无力、性功能低下等,可选用温肾补阳的食物,如:羊肉、虾、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仁、韭菜、枸杞等。

4.补阴:针对阴虚体质者

阴虚者常表现为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夜间盗汗、午后低热、口干舌燥、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女性白带增多等,可选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枸杞、葡萄、鸡肉、白菜等。

立冬养生要做好,全年安康病痛少,立冬养生贵在坚持,不要急于求成,进补得当,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