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图片发自App

在开展家长工作坊的过程中,我经常能遇到父母问我这样的问题:

“孩子真的不能打吗?我自己就是从小被打大的啊,现在过的也还不错啊。”

“孩子犯了错,光是跟他讲道理没用啊,还是来点惩罚措施立竿见影!”

是的,我也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从消除孩子不良行为的“短期效果”看,惩罚确实“立竿见影”。但这里面有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教养目标是“此时此刻的孩子乖巧听话、不惹麻烦”,还是“未来成年后的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社会适应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同理心、责任感等等)和幸福的人生”?

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会选择后者。但是我们之所以仍然会用惩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惩罚带来的长期效果,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曾经的惩罚在我们的身上留下了哪些烙印。

简·尼尔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一书中将惩罚带来的长期后果总结为“四个R”
Resentment(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Revenge(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Rebellion(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Retreat(退缩)——a. 偷偷摸摸:“我下次决不让他们抓到。”b. 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由于孩子本身天性(气质类型等)的不同,在面对同样的惩罚时,他们可能做出不一样的决定,但基本都在这四个R的范围之内。而且,孩子们在被惩罚时通常不会明确的意识到自己内心的想法,但是接下来的行为却往往是按照这些潜意识的决定在进行。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非常叛逆(愤恨、报复、反叛),做出更加离谱的不良行为,要么因为恐惧而变得非常顺从(退缩)。

不管哪一种结果,对照我们的长期养育目标:培养孩子成为有责任感、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人,很显然都是在背道而驰。

而且这里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种孩子——做出“退缩”反应的孩子,我们表面看到的会是他们确实变得乖了,不再重复不良行为,但是我们看不到的是他们内心的变化。伴随着对父母惩罚行为的认同,随之而来的是对自我的否定:“我是坏的,我不够好,所以才会被惩罚。”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孩子被父母惩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的父母已经是相对很和善的父母了,但是我仍然有一些被惩罚的记忆。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吃饭之前我主动帮妈妈干活,想把一摞碗捡到桌子上,但是中途没拿住摔到地上全部碎掉了。爸爸很凶的斥责我,还踢了我一脚,当时我没有任何反抗,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愧疚,窘迫的抬不起头,只是觉得自己太笨了,什么都做不好。这只是一次事件,当很多次这样类似的事件叠加之后,我已在无意识中成为这样一个人:十分被动,很少主动做什么或者承担什么责任,惧怕挑战,更因为担心自己犯错而经常紧张的失眠。


图片发自App

我的内在逻辑是:“我不够好,我做不好,我会犯错,但我又害怕犯错,因为那样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是的,我选择用自己的“乖”去讨好父母。

而对这一切的觉察都是在我生了孩子、不断学习、自我成长以后才发生的。所以,如果你问我,我倒也不会觉得惩罚有多可怕,自己的人生有多失败。但是有时我也会想,如果当初不被这套思维模式绑架的话,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会有什么不同。

惩罚,带来的最大危害并不在身体,而是“亲子关系”,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或者换句话说让孩子形成这样一种信念:“只有我这样或那样做,父母才会爱我。”这容易把孩子推向两个极端:偏执的叛逆者或者自卑的讨好者。

我们不要指望一个正常的孩子会在我们歇斯底里的吼叫、谩骂甚至殴打下,在我们厌恶、质问的眼神中、或者冰冷的小黑屋里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