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VS“我们”

背景:2018.01.22约Friday下班后去看刚刚上映的《奇迹男孩》,却由于他临时被安排开会而无法应约,最后只能退票。而我最终自己一人独自去看。

伴侣需要陪伴。假如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无法在我身边,那我为什么还要习惯身边有你?我一个人也能活得好好的,你没法在我身边的时候,我自己找乐子;你需要我在你身边的时候,我为你找乐子,那你对于我的意义是什么?

倘若我不习惯把你融入我的生活,我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生活,一个人去健身,一个人去阅读,一个人去看电影或者约其他朋友,等到你确定你有空了我才跟你约会,那这样恋爱的意义在哪里?

也许不应该将你与我的生活分得这么清楚,但若不如此,提出希望你能够陪伴需求的时候,收到的否定回复已足以让我失落伤心。

要知道,我以前根本不会在意发出的邀约被拒绝,因为我对那些人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他们愿意来,这是额外的惊喜;他们没法来,我还能自己一个人去做这些事。正因为我对他们没有过多的要求,我才不在乎他们的拒绝。但对于你,我也要采取同样的态度吗?少一点期待,少一点在乎,才能换来拒绝时少一点的失落和伤心?可这样还是恋爱吗?伴侣难道不是应该可以要求得更多吗?我能不能不那么懂事,我能不能偶尔任性也被满足呢?

我知道我应该要懂事,要理解你的难处,但是这样的懂事,我并不高兴,这是以我的需求不被满足作为代价的。如果总是我的需求一味地不被满足,那么我还需要你吗?爱人要先爱自己,我的生活重点不应该只有你。但我已经自认为我不是很粘人的女生,我不需要你整天联系,不需要每天见面,不需要每天电话。我只是希望在我有需要的时候,你能够满足而已。这样算不算很过分?我也不清楚,我现在还在学习如何相爱相处。

也许会说,陪伴的形式多种多样,并非只有面对面的陪伴。微信和电话,都能算得上陪伴。我应该学会通过微信和电话分享生活。看过的笑话,去过的地方、吃过的美食,都可以借助网络或通讯彼此分享,保证双方能够关注彼此的生活,维持我们的亲密。但难道伴侣不是应该互相参与彼此的生活吗?我们各自过着精彩的生活却没有对方参与的痕迹,只有网络上的些许言语。

伴侣,不就是从“我”变成“我们”吗?如果我还过着我的生活,那“我们”存在的痕迹是什么?难道就是微信上高达几G的聊天记录吗?

遇见你之后,关于伴侣,关于陪伴,一直在脑中萦绕,然而一直未得到答复,却先见识到了在感情里患得患失的自己。

不喜欢这样的我,不像以前的自己,太矫情,太多愁善感,可我该怎么办?惆怅的心情持续了两天,甚至不想看到Friday,与其说我是在生气他无法陪我看电影,不如说我不知道应该如何与这样的自己相处,不知不觉中对某个人产生依赖,并且觉得这是一种义务,以前我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暂时无法适应如此陌生的自己。

关于感情,我要学习的太多了。

后续:所有的坏心情在看到Friday加班到11点时发过来的一条信息后荡然无存,它写着“我想你了”。也许你没法陪伴我,也许这个晚上我并没有参与你的生活,但面对着此刻心中想我的你,我大概一不小心碰触了伴侣的真谛——即便身边无你,但心中仍有彼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VS“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