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计划读书30本以上,现将读书目录及感受记录如下:
1、《可口可乐传》
按照时间线索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历史作了梳理,尤其是对其历任CEO有比较详细的述评,对于了解这家公司的历史很有帮助,但文章写得比较零碎、散,文字翻译的也不太好,勉强可以一读。
2、《腾讯传》
吴晓波是一个梳理材料的高手,用有限的资料和访谈把腾讯的发展脉络梳理的非常清楚,标示了企业发展几次关键性决策,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出一家企业发展多么不容易,而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创新又是最最关键的。回看腾讯的创新,有几点启示:一是创新不是规划的产物,而是不断试错的产物。比如腾讯一直想进军游戏产业和电商产业,但在早期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初期的尝试都是失败,但马化腾一直没有忘掉自己的壮志,允许下属部门大胆去探索,正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腾讯从棋牌游戏入手,占据了一定市场,后期又从实时对战游戏入手,最终拥有了一定的用户群,并把游戏部门培养成自己收益最大的部门;电商也类似,几次试图进入都被马云给绞杀,但腾讯学会了迂回战术,不仅入股了京东,间接进入电商行业,还通过微信掌握了电子支付这个关键渠道,可以说在电商方面已经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创新一定要从用户需求出发,解决用户的痛点。腾讯初期的产品其实十分单一,就是一个QQ,同期与其竞争的产品数不胜数,但腾讯相比于MSN等国际巨头的优势在于,它了解用户的需求:比如当年中国的网络环境不好,QQ及时地推出了离线消息的功能,让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留言,解决了即时通讯软件的一个软肋;再比如当大家还在用电子邮箱发送文件的时候,腾讯推出了传文件功能,后来又及时根据用户需要推出了离线文件功能,太懂中国人了;再比如QQ好友群,实际上是论坛的变种,但它很好地维系了一个小群体,方便交流,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功能。凡此种种,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才能成功。由其又想到当年那么多国际互联网大佬进军中国,都被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打败了(腾讯打败了MSN,百度打败了谷歌,淘宝打败了易趣网,新浪打败了雅虎等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国的企业不懂中国。三是内部赛马机制能够真正激发组织的活力。腾讯内部一直实行赛马机制,就是围绕一个项目会有很多个团队同时进行研发,谁的产品成功谁就为王。比如微信项目,其实类似的项目有好几个团队在做,但恰恰是没人过问、远在广州的张小龙团队(腾讯的总部在深圳)把这个项目孵化成功,这种赛马机制是一种良性激励机制,成功了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那些失败的项目小组也可以转头去做别的项目,其实是对人才的一种锻炼(腾讯游戏部门在初期很多产品是失败的,但后来终于还是做出了成功的产品,如王者荣耀)。四是把握机遇非常要紧。腾讯这批企业发展的时候,真可谓赶上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最好的时候,但腾讯没有像其他很多企业那样兴也勃勃亡也勃勃,关键在于把握机遇的能力,每次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业务支撑点,让自己活下去并且活得很好,而且腾讯善于转型,从早期单一的QQ开始,后期尝试涉入搜索引擎、输入法、游戏、影视、电商、社交(微博)、自媒体等多种领域,后期又及时进入手机互联网,开发了微信等一批产品,正是因为能够主动求变,使得腾讯的发展蒸蒸日上。当然,腾讯的发展成功之处有很多可以总结,上述只是个人的粗浅认识,后续再认真研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3、《竹林》
这是一本小朋友的启蒙读物,属于读小库的书,篇幅较短,图文并茂,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阅读。故事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同名小说,黑泽明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罗生门》,让它蜚声国际。用这么短的篇幅,叙述了这么复杂的一个故事,而且有如此丰富的解读空间,仔细想想,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叙事能力。
4、《昨日的世界 : 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舒昌善的译本,三联书店新版,不得不佩服译者的认真细致,可以说对每一个字句(包括注解)都做了认真的校对和审核,单就这种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就值得我反复认真阅读。说实话,茨威格的小说在大学期间就读过,他的短篇小说我十分喜欢,但对于当时的译本一直觉得读的别扭,如果我没记错,当年读的应该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张玉书译本。近两年买了舒昌善译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和《昨日的世界》以后,觉得阅读茨威格的译本,一定要认准舒昌善和三联书店。再来说说这本书: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重构了一个我们不熟悉的时代,一个我们不熟悉的欧洲,也让我们认识到世纪之交世界的混乱和人们思想上的迷茫,正是在这种迷茫之中,各种思想有了自己的土壤,让世界变得纷繁而乱哄哄,最后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危机。茨威格通过他个人的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人成长多么不易,也给了我很大启发,人只有坚持自己的思想,勇于去探索自己的世界,才能够真正成就自己。
5、《财富自由之路》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成功学,也可以看作是改造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武器,其实所有指导人生的书都是为了要让人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一些成功学的书也无可非议。这本书里的观点看似平常,但引人警醒,值得细读并消化,至于对错可以自己判断。
6、《喝酒的故事》
一些闲散文章,写得还算有趣,属于打发时间的书。
7、《有书和没书的日子》
关于书的回忆,多半有文人气息,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但文章写得比较随意,当作睡前读物,聊可一读吧。
8、《伸懒腰的学问》
睡前读物,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都是一些个人感悟。
9、《智识分子 : 做个复杂的现代人》
万维钢的思考是有价值的,但这本书里的多数文章是他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不系统,有些观点认同,有些不太认同。这样的书也许也还属于鸡汤书,但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生、社会和未来做一些思考,也是有价值的。起码,可以启发人进行思考。
10、《邮差总按两遍铃》
一个简短的故事,倒是把人性说尽了,两次死亡,既是希望,也是绝望,既是命运,也是爱情。这部小说的同名电影更加有名,也许影像化的视听语言更容易把黑色基调表达出来,不过通过小说来表达有更多想象空间。
11、《见识》
又是吴军的书,虽然里面充斥了不少水分,但还是蛮喜欢的。吴军文章的特点就是很多道理会讲得很朴实、很简单,让人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接受。这本书当然有点实用主义的倾向,但实话说,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参考的。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阅读是抵抗狭隘、思想控制和舆论支配的良药。阅读这样一本书,不管同意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起码可以引发人的思考,让人对自己如何成长、如何过得更好有所反思,这就够了。
12、《不成问题的问题》
老舍的短篇小说集,收录的都是几篇非常好的小说。老舍的短篇小说写得真好,语言那么贴近,实实在在就是生活的样子,不成问题的问题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真是入木三分,《我这一辈子》这叙述、这语境描述都是这么好,真是历史记录片一样的小说。
13、《大学之路》
一部全面分析美国教育的书,对于想要留学的中国人,对于教育工作者,对于那些关心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值得一读。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借鉴一些别人教育方面的长处,有点耐心,把教育看作百年大计。 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通过自己的实地走访、通过自己的专门研究、通过自己的交流问询,把美国名牌大学的特点和教育理念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我想他的本意是想帮助女儿申请大学,但间接地却也对美国(包括英国)主要大学作了一番全面的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和特色都非常明显,对于我们更新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很有帮助。从这本书里,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一方面,善于积累资料,把每一次个人了解到的情况都作了记录,另一方面,合理利用资源,利用自己的便利把这些资料整理成书,既对自己有帮助,也能帮助更多的人,还能成为自己一本新书,这其实就是学习的方法,也是一种工作的态度。
14、《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
这是一本介绍前沿思想和读书体会的书,很多的观点非常新颖,也能给人一些启发,但除此之外好像也就没有什么了。也许其中提到的很多书可以作为一本指南,指引自己去读书,但是这些观点都是各自为政,并不成体系,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快食要吃,但也要自己去专研了解一些更多更新的知识,这是练习思维的最好方式。所有的文章中,还是觉得前言写得最好。
15、《阅读的至乐》
一本关于阅读的书,介绍了一些冷门作家以及热门作家的冷门图书,有一些独到见解,可以作为消遣读物读一读。
16、《楚亡》
关于楚汉战争的书,作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逻辑、考证对历史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让人对项羽的失败、刘邦的胜利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解读,很多内容分析深入、细致,看得很过瘾。不过有人也许会嫌弃它太啰嗦,总得来说,独到的观点不多,但把前人的一些观点都作了逻辑上的分析和解读,更好读、耐读。
17、《大好河山可骑驴》
可以看作是一本解读宋词、了解宋代词人的鉴赏性著作,前面几篇看起来还有点意思,但到后面基本就是简单的重复了,作者的看法也无甚新意,不过是前人观点的重复,文字也没有过人之处,聊作打发时间之用。
18、《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这是一本经济学的普及性图书,也是一本好读、给人启发的书,作者介绍了很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最新的经济学观点,重点在于不同的经济观点,没有明确谁对谁错,只是给人一个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于颠覆我们固有的惯性思维很有帮助。读一遍很多经济学知识其实是无法消化的,要重新读一遍,做一些笔记。PS: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就是现在的经济学其实已经走进了歪路,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模型,去推导一些经济学的结论,殊不知,经济学的核心在于思维,好的经济学著作应该像亚当.斯密等人的著作一样,用大白话写就,但充满真知灼见和深刻洞察力,这才是好的经济学。
19、《清单革命》
清单化的管理,是一个简单的方法论,却可以帮助人们避免一些重大错误,它关键在于打破了人们的固执己见和盲目心理,克服了人类固有的思维盲区。正如作者所说:“清单革命的目标并不是让大家在检查项旁边乖乖打钩,而是要培养注重合作和纪律的文化。”这些方法在各行各业中都可以应用,希望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20、《追随她的旅程》
好多年没有阅读小说,读到这样一部小说真的很惊喜,它有点王小波的举重若轻,又有对青春往事的伤感回忆,仿佛当年看电影《伴我同行》时的感觉,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人人各自忙着往前走,却也不知走向何方,在未知的命运面前青春转瞬而逝,少年慢慢成长。这个小说很显然有作者的自传成分,所以显得特别真实,看到了那个年代的生活与无奈。
21、《黑卡》
在《收获》上读到这篇长篇小说,讲述的是留学美国的华人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出国人员的不易。抱着最美好的愿望,却走到了无法预料的结局,人生往往充满意外,造化弄人,只有充分的沟通才能让人少一些误会,多一些理解。
22、《阅读力》
没想到三联的书也有失水准,作者聂震宁没有听说过,但以前做过知名出版社的编辑,原以为是一本有价值的书,但读了以后大大失望。这是一本讲阅读的书,洋洋洒洒写了一本书,但这些道理、这些方法,其实一篇文章就能说得清楚,其中唯一有价值的,大概就是介绍了一些书目和读书公众号,其他的内容不过是读书人的常识,对于爱读书的人基本没啥用,对于不爱读书的人,他也不会看。所以,读过就算了,掌握一些应读书,主动去寻找更多好书吧。
23、《人生》
重读路遥的人生,还是颇多感慨,路遥有对生活的深入体验和观察,也有把富有地方风情的语言和生活文学化的能力,很能准确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好读,贴近。看了他的小说,我也很想记录故乡的生活,记录时代的变化。
24、《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黑马的译本还算好读,如果只把它看作一部情爱小说就太简单了,它一方面对工业社会是持批判性的,现代社会是对人类去功能化的社会,很多人要么沦为金钱的奴隶,要么沦为机器的奴隶,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另一方面对自然主义保持追求的态度,查泰莱夫人选择一个看林人,选择去森林,实际上是回归自然,回归最纯真的人性。同时,小说也展示了人类的孤独,灵魂沟通的困难,彼此和解的困难,相互成全的困难,以及人在对抗社会、对抗现代化这个大机器的时候的无奈。
25、《高铁风云录》
作为一部科普书籍,对于不了解铁路历史尤其是高铁历史的人来说,是一本很好读的书,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集成创新对历史的巨大改变,也能看到各国在发展中的不同思路和做法。对中国高铁的发展,作者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说我们这些年的高铁技术确实领先,成就巨大,这是务实、进取的结果。当然,书中可能有很多泛泛而谈,也有很多内容是作者的主观判断,适合对高铁作初步了解。但高铁发展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故事,看得很精彩、很过瘾。
26、《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
系统讲述了互联网9大思维,可以说是对互联网思维的集成概括,作者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有见地,而且由于作者本人从事商业咨询相关工作,掌握了不少的企业案例,所以观点和案例结合,显得很接地气,也能让读者接受。但互联网的发展本身就是试错的过程,路径还在不断探索之中,而现在被认为是对的经验,在今后也就不一定还继续适用,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用别人的思考来代替自己的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发展之路,是企业转型最最重要的东西。
27、《痖弦诗集》
这本诗集大概是比较全面的了,可以看出痖弦诗歌风格的变化,也能读出诗情和诗人的文化自省,那些痛苦的激情,那些汹涌的意向,确实有很多打动人心。但作者表达的界域十分宽广,有些现代诗因为观念和阅历的因素,并不能看得太懂,也就没法觉出他的好来。总体来说,他是台湾重要的诗人,是一种风格的开拓者。
28、《上帝的手术刀》
作为一本科普书,这本书完全合格,作者用悬疑小说的笔法,把人类对基因的认识作了梳理,写得跌宕起伏,来龙去脉非常清楚,我等理科学渣看了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确实不容易。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科学的奇妙之处,很多科学发现(对,是发现而不是发明)很可能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整个基因编辑的发展史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其中的故事很有看头。作者不仅对基因和基因编辑的知识作了科普,也对这项技术从科技哲学的层面进行了思考,基因编辑的边界在哪里?技术的运用会不会带来不平等以及伦理问题等等,而这项技术到底能够怎么服务于人类,都值得我们深思。由此我也在想,如果有一天人类真有能力进行基因编辑,也假设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权利进行基因编辑,那大家都选择那些好的基因,人类的基因库是不是越来越单一,每个人都会变成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同面人”,那人类和机器还有什么区别呢?又或者,如果人类能够运用其他物种的基因加以改造,那人还是人吗?这样的思考也许我们这代人都无法完成,一个宏大的人类命题。
29、《庙堂往事:历史上的京官与地方大员》
把历史当作故事来讲,就有了一股八卦的味道,真实的历史比纸上文章要复杂很多,还原历史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这本书完全是当作消遣书来看,对宋代官场有一些有意思的描述,但真实性存疑,因为引用的史料多数是宋人的笔记,而且其中感觉有很多个人想象空间,所以看一看就好。不过其中讲述的官场故事倒是值得玩味。
30、《今日简史》
这本书直面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现代社会以来,全球化席卷全球,整个世界沿着一个方向惯性向前,现代化的困境也就在所难免。作者提出了数据霸权、民族主义、文化认同、恐怖主义、认识自己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讲述的内容实际上还是《未来简史》的延续,也就是一切都被数据化以后,人的自主权在哪里?但是,这本书只是提出了问题,答案是没有的,因为未来根本不可知。但提出问题本身也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