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个很特别的“国民作家”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有个很直观的尺度,就是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有多少人会悼念,悼念的人越多,说明生前影响的人越多,人生价值越大。金庸,属于为数不多的这类人。

金庸的最大价值,是借武侠、江湖的故事,创造了国民的共同记忆。从政界商界精英,到普通民众,金庸的小说几乎为中国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塑造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

这或许得归功于金庸写故事的能力,这种能力,大概只能归于天赋,博学倒在其次。故事通常是流行的前提,小说又是故事最好的载体。

当然,更重要的是金庸不仅会写故事,而且写出了深度,写出了人性。武侠小说,属于通俗文学范畴,一度不登大雅之堂,金庸把武侠小说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塑造了很多典型人物,且对笔下人物拥有一种悲悯的情怀。

这方面的典型,大概要属《天龙八部》,所谓 “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乔峰,一个与命运抗争的悲情英雄,被写的深入人心,乔帮主至今还有无数拥趸,不是没有道理的。

印象很深的是,小说高潮部分,本以为真相大白,孽海深仇就此了结,不料扫地僧横空出世,以前只觉得是武力王者出现 ,多看几遍,觉得扫地僧以佛法点化,处处透着慈悲,还有智慧,事后感慨,人和人的境界,真的不一样。

抛开故事,金庸的文笔也是为数不多的好,字里行间可以读出一种中文之美。

我并非金庸迷,实际上读过的原著也只有《天龙八部》,其他的基本都是通过影视剧了解, 我相信大部分人也都是通过影视剧了解的金庸。

和菜头这两天在自己的读者中搞了一个调查,分析阅读金庸原著的读者人群,数据显示金庸小说在70后人群中渗透率最高,到了80后、90后呈现出一路下滑的趋势,这看起来有悖金庸小说家喻户晓的事实,但实际也在情理之中。

金庸影响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影视剧的流行,原著固然好,但阅读在相当程度上是枯燥的,相对于阅读原著,影视剧看起来更加轻松,更有画面感,这符合人的本能。这也是现在短视频的流行的原因之一,而且下一个趋势,可能就是在抖音上追剧了。大多数小说无非消遣,看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玩小说改编的游戏,是更直接的消遣。

此外,武侠小说试微已是不争事实,年轻一代有新的题材喜好,不读武侠经典,也会去读玄幻经典。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的小说,主要基于中国文化观念和审美,并不具备世界性,诸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可以在华人世界中有广泛认同和影响,但对于不懂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或许很难读懂其中内涵。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金庸的小说在亚洲普遍畅销,但在欧美却很难流行开来,究其原因,就在于文化观念不同。

 比如据说是美国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对《射雕英雄传》是这样介绍的:

对人类的智力的作用提出了质疑。书中有五个拥有最强内力的人,骄傲地将他们自己封为五个方向的虚拟君主(原文如此)。但在小说结尾,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并不比一个略有弱智的青年更强。书中一个似乎是拥有罕见美貌和聪明的女子,最终也被这个青年拥有了。更为微妙的是,这五个虚拟君主中的那个西方君主,后来似乎拥有最强大的内力,但他的智力情况却更糟——成了一个严重的失忆症患者。

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专业的小说评论家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普通西方读者了。

当然,这并不影响金庸先生的成就,在我看来,金庸的作品,会永远作为凝聚华人共识的符号存在,后世依然会有人喜欢读他的作品,或者,喜欢他讲述的武侠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庸,一个很特别的“国民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