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数操作符、移位操作符、位操作符、赋值操作符、单目操作符、关系操作符、逻辑操作符、条件操作符、逗号操作符、下标引用、函数调用和结构体成员
+ - * / %
加减乘都很简单,下面主要介绍除法 / 和取余 %
/ 除法:
1.整数除法(除号两端都是整数)
2.浮点数除法(除号两端只要有一个小数就执行小数除法)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7 / 2;
printf("%d\n", a);
return 0;
}
上述代码运行结果是:3。因为除号两端都是整数,所以进行整数除法,7/2=3余1,结果保留整数2。这时有人说了,要得到3.5不是要用浮点型进行接收吗?
下面我们来实验一下: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7 / 2;
printf("%d\n", a);
double b = 7 / 2;
printf("%lf\n", b);
return 0;
}
结果我们可以看到还是3,所以说不管我们用什么类型,只要除号两端的数都是整数,它计算的结果都是只保留整数部分的结果。那么我们要怎么得到小数呢?
只需将除号两端的数中的任意一个改成小数就可以了:
上图将7改为7.0,最终结果变为3.5。当然也可以将2改为2.0。
注意: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否则编译器会报错:
% 取余:得到的是整除后的余数。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b = 19 % 5;
printf("%d\n", b);
return 0;
}
以上代码结果为:4。因为18/5=3余4,%操作符得到的结果就是余数4。
注意:取余操作符的两个操作数必须都是整数。
<< 左移操作符
>> 右移操作符
注: 移位操作符的操作数只能为整数
移位操作符移动的是二进制的信息。因为计算机识别的都是二进制数,我们在输入十进制数或者其他进制的数时,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二进制存储的。
学过计算机的应该都知道,整数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有三种:原码、反码和补码。
正整数的原码、反码、补码是相同的。而负整数的原码、反码、补码是要计算的。
首先不管是正整数还是负整数都可以写出二进制原码
1.根据正负直接写出的二进制序列就是原码
例如:int a = 15;
a写成二进制就是:1111。因为1个整型是4个字节 = 32bit位,a为正整数,所以a的原码、反码和补码用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
其中最高位是符号位:
那 int b = -15,b的原码就是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
而负数的反码是符号位不变,其他位按位取反: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负数的补码是在它的反码的基础上加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1
注意:整数在内存中存储的是补码,所以计算的时候也是用补码,比如我们一会要说的移位就是在补码上操作的。
移位移动的是补码的二进制序列。
在学习右移操作符之前我们要知道右移有两种:
1.算数右移:右边丢弃,左边补原来的符号位
2.逻辑右移:右边丢弃,左边补0
C语言没有明确规定使用算数右移还是逻辑右移,但是一般编译器使用的是算数右移
下面我们看一段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5;
int b = a >> 1;
printf("%d\n", b);
printf("%d\n", a);
return 0;
}
运行结果:
上述代码中a = 15经过右移一位后得到的结果是7。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得到7:
因为a是正数,它的原码、反码和补码都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
经过算数右移后变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输出十进制数就得到了7
以上是正整数的移位操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负整数的移位操作,它们的移位过程是否一样呢?
看下面的一段代码及运行结果: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5;
int b = a >> 1;
printf("%d\n", b);
return 0;
}
运行结果为:-8。
我们先写出-15的原码二进制表示形式: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负数符号位为1)
将-15的原码转换为补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1
将其补码右移一位: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我们知道在内存中存储的是补码的二进制形式,但是在打印输出时用的是原码,所以再将右移后的补码转换为原码的二进制表示为: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输出十进制数就得到了-8。
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负数的补码化为原码的两种方法:
方法1 由于负数的原码转化为补码的过程是,将其原码除符号位以外的其他位取反再加一,那么负数的补码转化为原码的过程完全可以反向进行,即将补码先减一,再将除符号位的其他位取反。
方法2 直接将负数的补码除符号位以外的其他位取反再加一,这样也可以得到原码。
左移操作符的规则很简单:左边丢弃,右边补0
下面我们看一段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6;
int b = a << 1;
printf("%d\n", b);
return 0;
}
运行结果:12。
因为a是正整数,原、反、补码都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
左移一位补码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0,
原码同补码: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0,输出十进制数就得到12。
注意:对于移位操作符来说,不要移动负数位,这是标准未定义的。
& 按位与
| 按位或
^ 按位异或
注:位操作符的操作数必须为整数
看下面一段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3;
int b = -5;
int c = a & b;
printf("%d\n", c);
return 0;
}
运行结果:3
在计算机中a的补码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
b的补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1
按位与的规则是:对应的二进制位只要有一个为0,则按位与后的结果为0,两边同时为1,按位与后的结果才为1
那么a&b的补码就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
化为原码: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输出十进制数就得到3
看下面一段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3;
int b = -5;
int c = a | b;
printf("%d\n", c);
return 0;
}
运行结果:-5
在计算机中a的补码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
b的补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1
在计算机中按位或的规则是:对应的二进制位只要有一个1按位或后的结果就是1,两边同时为0,按位或的结果才为0
那么a | b的补码用二进制表示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1
化为原码: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输出十进制数为-5
看下面一段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3;
int b = -5;
int c = a ^ b;
printf("%d\n", c);
return 0;
}
运行结果:-8
在计算机中a的补码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
b的补码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1
在计算机中按位异或的规则是:对应的二进制位相同为0,相异为1
那么a^b的补码用二进制表示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化为原码: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输出十进制数为-8
1.规定不能创建临时变量,实现两数的交换
前面我们学过交换两个变量的值,通过创建临时变量tmp实现: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3;
int b = 5;
printf("交换前:a=%d b=%d\n", a, b);
int tmp = a;
a = b;
b = tmp;
printf("交换后:a=%d b=%d\n",a,b);
return 0;
}
那如果规定不能创建临时变量,如何实现两数的交换?
这时就要用到我们的按位异或操作符 ^ 了。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3;
int b = 5;
printf("交换前:a=%d b=%d\n", a, b);
a = a ^ b;
b = a ^ b;
a = a ^ b;
printf("交换后:a=%d b=%d\n",a,b);
return 0;
}
运行结果:
这就是代码实现啦,具体过程可以根据按位异或的规则自己分析一下。
下面还有几种常见的使用方法:
a ^ a = 0 a ^ 0 = a a ^ b ^ a = a ^ a ^ b = b(异或满足交换律)
这个也可以用来解释上述代码:将a = a ^ b带入b = a ^ b得到b = (a ^ b) ^ b = a
然后将a = a ^ b和b = a代入a = a ^ b得到a = (a ^ b) ^ a = b,这样就实现了两数的交换。
2.编写代码实现:求一个整数存储在内存中的二进制中的1的个数
直接看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0;
int count = 0;
scanf("%d", &a);
int i = 0;
for (i = 0; i < 32; i++)
{
if ((a>>i) & 1 == 1)
{
count++;
}
}
printf("%d\n", count);
return 0;
}
任何数和1相与就能得到它的最低位,比如5&1,如下图:
我们要求一个整数存储在内存中的二进制中的1的个数,就要知道它的补码的每一位,任何数和1相与都能得到最低位,那我们每次将这个整数向右移1位再和1相与就能得到这个整数的每一位,然后写if语句判断每一位是否等于1,满足条件计数器加一,又因为整数在计算机中有32个bit位,外面再写for循环直到将32位每一位都判断完就结束循环,如此以来就实现了题目要求。
=
复合赋值操作符:
+= -= *= /= %= >>= <<= &= |= ^=
赋值操作符很好用,他可以将你不喜欢的值进行修改。初始化一个变量的值不是你想要的,那就可以在后面用赋值操作符进行修改。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0;
a = 20;
printf("%d\n", a);
return 0;
}
上述代码初始化a为10,下面可以将a重新赋值位20,最终输出的也是20.
复合赋值操作符用法都相似,这里只说一下+=,其他的与之用法相同
看下面一段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0;
a += 1;
printf("%d\n", a);
return 0;
}
运行结果:11
由此可见,a += 1;和a = a + 1;的效果一样,前者可以看做是后者的一种简写方式。
以此类推,-=,*=,/=,.......与其用法相似。
单目操作符只有一个操作数
! 逻辑反操作
- 负值
+ 正值
& 取地址
sizeof 操作数的类型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 对一个数的二进制按位取反
-- 前置、后置--
++ 前置、后置++
* 间接访问操作符(解引用操作符)
(类型)强制类型转换
逻辑反操作符的作用就是将真的变成假的,假的变成真的
比如下面代码中的两个if语句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0;
if (a == 0)
{
printf("hehe\n");
}
if (!a)
{
printf("hehe\n");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第一个if语句是当满足a=0的时候执行,第二个if中a=0为假,而!a将其变为真,也执行了if语句,其作用就是当a为假时,打印hehe。
-、+这两个操作符很简单,就不多讲了。
这两个都用于指针,可以放在一块讲。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0;
//pa是指针变量
int* pa = &a;//&-取地址操作符-取出a的地址
*pa = 20;//解引用操作符(间接访问操作符)-单目操作符-通过pa中存放的地址,找到其指向的空间(内容)
printf("%d\n", a);
return 0;
}
运行结果:20
代码中&a是取出a的地址,pa是指针变量,用来存放a的地址,而*pa=20是通过pa中存放的地址,找到其存放的a的值并将其改为20.
注意:sizeof是操作符不是函数,sizeof计算的是类型创建变量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0;
printf("%d\n", sizeof(int));
printf("%d\n", sizeof(a));
printf("%d\n", sizeof a);
return 0;
}
运行结果:
由此可证明sizeof计算的是类型创建变量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它既可以通过类型计算大小(sizeof(int)),也可以通过变量计算大小(sizeof(a))。
sizeof 后面跟变量时也可以不用带括号,由此可证明sizeof确实不是函数,因为我们在使用函数时都是要带括号的。
我们在前面也学过用sizeof计算数组的大小,如下: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rr[10] = { 0 };
printf("%d\n", sizeof(arr));
return 0;
}
运行结果:40
因为数组中有10个元素,每个元素都是int型,4个字节,所以数组大小为40个字节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类型计算数组的大小,数组的类型是:int [10](即去掉数组名arr)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rr[10] = { 0 };
printf("%d\n", sizeof(int [10]));//通过类型计算数组大小
return 0;
}
看下面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0;
printf("%d\n", ~a);
return 0;
}
运行结果:-1
为什么是-1呢?
a在计算机中二进制表示形式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a在计算机中二进制表示形式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这是补码,转化为原码为: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输出十进制数为-1。
那学完~操作符,我们就可以来举一个示例了:
题目:要求把13的第五位二进制改成1,其他位不变
要实现只将第五位给为1,其他位不变,给它或上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就行,而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可以通过将1左移4位得到。
代码实现: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3;
a |= (1 << 4);
printf("%d\n", a);
return 0;
}
运行结果:29。即(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
同样也可以通过按位取反操作符~将其还原: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13;
a |= (1 << 4);
a &= (~(1 << 4));
printf("%d\n", a);
return 0;
}
运行代码:13。
在这里按位取反操作符还可以应用于多组输入类问题:
下面是前面我们学习的多组输入的写法: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0;
while (scanf("%d", &a) != EOF)//scanf读取失败返回EOF
{
printf("%d\n", a);
}
return 0;
}
上面代码可以实现多组输入,下面我们可以用按位取反操作符来实现多组输入类问题: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0;
while (~scanf("%d", &a))
{
printf("%d\n", a);
}
return 0;
}
那原理是什么呢?
因为读取失败返回EOF,而EOF相当于-1(我们可以右击EOF点击查看定义看到),而前面加~,-1就变成0,0为假,循环结束。所以只要没有读取失败,就会多组输入,直到读取失败返回EOF。
前置++:先自增,再使用
后置++:先使用,后自增
前置++: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3;
int b =++a;//先自增为4,然后赋值给b
printf("a=%d b=%d\n",a, b);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后置++: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3;
int b =a++;//先赋值给b,再自增为4
printf("a=%d b=%d\n",a, b);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前置、后置--和前置、后置++ 的用法相似,不再多讲。
给变量初始化的值与其类型不符时,为了避免警告就可以用强制类型转换来实现。
如下,初始化时将整型a的值初始化为3.14,为了避免警告,此时使用强制类型转换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a = (int)3.14;
return 0;
}
注意:强制类型转换时将类型写在括号里,例:int a = (int)3.14;
int a = int(3.14);这种写法是错误的。
>
>=
<
<=
!= 用于测试“不相等”
== 用于测试“相等”
&& 逻辑与
|| 逻辑或
逻辑与就相当于“并且”,逻辑或就相当于“或者”
逻辑与必须&&两边的条件同时满足才能执行后面程序
逻辑或||两边的条件满足其中一个就能执行后面程序
前面我们讲过的判断闰年就是典型的例子: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f = 0;
scanf("%d", &f);
//1.能被4整除,并且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是闰年
if (f % 4 == 0 && f % 100 != 0 || f % 400 == 0)
{
printf("是闰年\n");
}
else
{
printf("不是闰年\n");
}
return 0;
}
下面来看一个例题: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i = 0, a = 0, b = 2, c = 3, d = 4;
i = a++ && ++b && d++;
printf("a = %d\nb = %d\nc = %d\nd = %d\n", a, b, c, d);
return 0;
}
打印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因为a++,先使用a=0的值,再将a自增,而逻辑与左边为假,右边就不计算了,所以后面的++b和d++都没有执行。
那我们换成逻辑或看打印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int main()
{
int i = 0, a = 0, b = 2, c = 3, d = 4;
i = a++ || ++b || d++;
printf("a = %d\nb = %d\nc = %d\nd = %d\n", a, b, c, d);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因为逻辑或左边为真,右边就不计算了,a++先将a=0的值和++b的值逻辑或,++b的值是3为真,逻辑或的结果为真,后面的d++不再执行。所以结果是1,3,3,4
注意:逻辑操作符计算结果为真,使用1表示。计算结果为假,使用0表示。
今天就学到这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