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 | 《三字经》之“幼而学”

书香传家,幼年学习,壮年践行。达则兼济天下,光耀先祖,泽被后世。这些都是读书的好处。听《三字经》为你阐释读书的深远影响……


《三字经》之“幼而学”2018.1.16.jpg

今天,我们从“幼而学”开始: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好。昨天我们讲到小狗、公鸡、春蚕、蜜蜂它们是如何成为一个对自然和人类有用的生灵,那么今天《三字经》就在做最后的总结了。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说的是幼小的时候好好的求学,长大以后努力践行年少时所学到的,上可以用于辅助君王,下可以恩泽百姓。这里的“致”当辅助讲,“泽”当恩泽讲。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说的是不仅自己得以传扬善名,还能够彰显父母,光耀祖先,福荫后代。这里的“显”当彰显讲,“光于前”的“前”当祖先讲,“裕于后”的“裕”当福荫讲。

那么“幼而学”学什么呢?当然是学圣贤之道,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学成以后做什么呢?就是要按照圣贤之道去实践,有机会做官则辅助君王,治国安邦,为百姓谋利,造福一方。没有条件做官,就按圣贤之道做一个好人,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在家可以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儿女,做爱护儿女的父母,做贤德温良的妻子,做极富责任感的丈夫,做友爱兄弟的兄长,做尊敬兄长的弟妹。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在我们幼小的时候,读《三字经》这样的蒙书,即能受到这样的人生教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自然也会潜移默化地扎根在幼小的心灵中。这便是古代蒙书对中国人人格心理形成的重要影响。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基础,都是立德。只有中正的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有用之人。同时,因为子女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别人在称赞你时,也就如同在称赞你的父母。而别人在唾骂你时,也如同父母被别人唾骂一样。所以自己有德有美名,不单单是彰显了自己,也让父母很有面子,更能光宗耀祖。这是古人对于人生价值的一个特别的强调,自己有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则还能积阴德。

所谓阴德就是悄悄的、不为人知的积在那里,也就是说不计报酬地做好事、做善事。而这些善事好事积累多了,便可以福荫儿孙,使子孙后代都能够享受到幸福啊。《左传》中讲人生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也就是说人生最高的目标是建立崇高的道德,有了德以后,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建功立业,如果没有机会建功立业,还可以著书立说,传之后世。而如能积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的人就足以不朽了。

明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便是积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典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小就接受圣贤教化,就能够先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如何做一个抬头对得起苍天,低头对得起大地,中间无愧于心的人,那么我们的生命怎能不充实而又光辉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诵读 | 《三字经》之“幼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