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上

冯友兰教授在学界一直都充满着争议,在我们讲过的书籍当中,包括蔡仁厚先生和梁漱溟先生,都对他的很多观点提出了异议。甚至有人还评价说,这个人做人的风格也有问题,他站错队等等的问题。但是在我们看来,我觉得这都属于神仙打架,就是人家争的那种细节上的差别,在咱们普通人看来已经几乎很难看出差别。而且遵循着孔夫子所说的,叫“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的原则,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荐这本非常重要的书,叫《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教授,最有名的当然是他的《中国哲学史》了。那个太厚了,而且读起来非常的费劲。然后这个《中国哲学简史》是他当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给美国人上课的时候,用英文讲述的这个课程,然后写成的一本讲稿。所以要让美国人能够听得懂中国的这个哲学历史,那其实也就比较适合咱们现在的中国人来听了。



把这本书整个读完以后,我会觉得我对于中国哲学的脉络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所以是很有收获的。基本上就是诸子百家是开场,这是非常重头的一个重头戏。然后一直到明清,到近代。一次可能讲不完,所以我们打算把这本薄薄的小书分成两讲来讲。



第一讲我们专门针对诸子百家,然后接下来从董仲舒一直讲到王阳明。首先说什么是哲学?冯友兰教授说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就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有时间出来对自己的人生整个做一个系统的反思,他就是在思考着一个哲学问题。那么宗教和哲学是什么关系?他说宗教也和人生相关联。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事实上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这是我对宗教的认识。



中国人基本上不太依赖于宗教,中国人更多的依赖的是伦理。你看我们中国古代的人过年祭拜的时候,祭的是祖先。所以如果你敬鬼神,其实孔子讲叫“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你要祭的是你们家里的这些鬼神,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所以中国人就没有把神职人员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那西方就不一样,西方的神职人员在社区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呢?这里边有一个最简单的概括,冯友兰教授说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如果正确理解的话,不能把它称作完全是入世的,也不能把它称作完全是出世的。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有一位哲学家在谈到宋朝道学时候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由于有这样一种精神,中国哲学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又不肤浅。



按照中国的传统,圣人应该具有内圣外王的品格。像柏拉图所主张的哲学加国王理论,柏拉图认为在一个理想国里,哲学家应该当国王,而国王也应该是一个哲学家。所以中国哲学家,这是金岳霖教授的观点,说在中国,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因为他把伦理、政治、反思和知识都融合在一起了。



所以中国哲学有几个特点,第一个就是中国的哲学基本上都和政治有关,内圣外王。就是当你能够内部对自己首先超凡入圣以后,你一定要去兼济天下,你一定要用它用来治国平天下。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就是知识和品德不分开。就是一个人的做学问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好人,是成为一个品德更加高尚的人,而不是把名相分得特别的开,然后让知识和品德成为两件事。第三个特点就是表述简洁。这个就像中国画一样,叫言有意而意无穷。或者中国的诗句,那么简简单单的几十个字就能够把一副特别有想象空间的画画出来。所以冯友兰教授交代这几点,是希望西方学哲学的人,包括我们现代学哲学的人,能够理解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调。



那么中国哲学的源头就是诸子了,这个诸子是怎么来的呢?大家知道司马迁的爸爸叫司马谈,司马谈把之前的这些各个学派做了一个分类。他一共分了六派,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 法家和道家。司马谈的这六派到了刘歆,刘歆在《七略》当中又加入了四个门派,后来被班固收在了《汉书·艺文志》当中。又加了四个什么呢?叫作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这个小说家跟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写小说的人可是两回事儿。这个小说家我还专门查了一下,是那些专门记录道听途说的那些事情,然后给上级汇报的那些人。过去的国王、皇帝可能需要收集民间的各种说法,所以有这么一派人,这一派后来就慢慢消失了。



基本上这九流十派都是来自于不同的职业,就是他都能够和我们过去的一个一个的职业相对应。比如说这里边简单地总结了一下,根据冯友兰教授套用刘歆的说法,他这样归纳的。他说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就像孔子这样的人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豪客。道家之流盖出于隐者,在山里边住着的。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喜欢辩论。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就是那些研究阴阳画符的那些人。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所以基本上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慢慢地演化出来什么样的一个信奉的流派。



那么一个一个来介绍,首先说孔子。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我们不需要展开讲了,如果想对孔子有更深入地了解,就请听我们讲《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梁漱溟先生讲孔孟》这本书里边把孔子概括成了十四个字,这十四个主题明显地反映出了孔子究竟为我们这个国家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春秋整个的结尾最重大的收获,其实就是有了孔子。



孔子曾经夸奖过管仲,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就是如果没有管仲这个人的话,我们这些人头发都披散着,然后衣服都朝左边开着襟,就是野蛮人。在这里边我们要说一句称颂孔子的话,我套用的,叫微孔子,吾国分崩离析矣。就是如果没有孔子的话,我们这个国家就不是今天的这么一个大国,就有可能会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小国家了。因为孔子实现了文化的大一统。所以关于他讲的仁、义、忠、恕、正名、知天命等等,这些在我们所讲过的关于《论语》的书当中都能够听得到,所以我们在这儿就不多讲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说,墨子的出现在历史上很有意思。他是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墨家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实际上是完全可以进行军事行动。墨家的这种组织的首领称为巨子,就是大师,对本团体的成员操有生杀大权。墨子就是他们这个团队的第一位巨子。他至少曾经有一次为宋国遭受楚国入侵的威胁而组织防御。



这个大家都知道,楚国把宋国已经围了,然后墨子一个人跑去见楚国的这个工程的主要的指挥官或者工程师叫公输班。公输班有人说就是鲁班。然后两个人就开始推演,说你打算怎么攻?好,墨子说我这样防。那你这样攻,那我这样防。公输班说的每一种进攻的方式,墨子都有一个防备的方法。然后这时候公输班冷冷地说了一句,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攻进去,但是我不说。然后墨子笑了一下说,我知道你要用的是什么办法,但是我也不说。然后墨子去跟楚王说,你看,他的意思就是把我杀了就行。他把我一杀,那不是就能攻进去了吗?但实际上我来之前跟我的弟子们已经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布置清楚。所以你即便是今天杀了我,你攻进去,一样全部都做好了准备,所以没用。



后来楚王撤兵,所以墨子我们经常讲他叫摩顶放踵。一天到晚热心公益事业,到处跑,跟人家讲兼爱,非攻,不要打架。但墨子的成名是靠他反对儒家来的,为什么呢?他说儒者有四个特别讨厌的事儿,第一个就是儒者不相信天地鬼神,结果导致天鬼不悦。就是孔子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就是凡是你问孔子说一个人死了怎么办?他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孔子从来不说这个鬼神的事儿。不信鬼神那会导致天鬼不悦。



第二个是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还要守丧三年,浪费了民众大量的财富精力。所以墨家说太浪费了,干嘛花那么多钱在这种繁文缛节上?第三个是儒家叫盛为声乐,以淫愚民。就是只有少数的贵族能够享受这种音乐的这种奢侈的享受,也是导致社会浪费,然后分化。第四个就是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孔子不是讲过吗,说不信命,无以为君子。我有天命。



但其实你发现这里边挺矛盾的,就是这边表面的矛盾是什么呢?就是墨子他说我要信鬼神,按理说信鬼神的人,你才应该更多地去搞葬礼,更多地去祭拜。你儒家不是不信吗?不信怎么变成了反倒去做这个繁文缛节的这种祭拜呢?很有意思。



事实上就是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是源于对古神的信仰。但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由于信奉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可以说儒家重视礼仪是一种诗情,而不是出自于宗教,所以这种看起来表面矛盾的地方并不矛盾。



墨子的观点其实也没有自相矛盾。他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做主张的,而不是对超自然有什么特别的兴趣。所以在《明鬼下》这一篇里边,墨子认为世上所以混乱是源于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就是大家如果都能够信鬼神的话,这个世界会好管很多。所以墨子他们这个理论是建立在对于鬼神的信奉之上。



那么他有这么几条最主要的观点,第一个就是兼爱。他认为不分高低,互助友爱。有点像现在的帮会组织,就是一旦加入到这个组织当中以后,我们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个很明显你能听出来,这是来自于底层人民的呼声。所以墨子和孔子之间的区别就是孔子他们是有点贵族背景,有点贵族血统,有点知识分子的这些人。而墨子代表着吃苦的这些劳苦大众,这些劳苦大众们就希望说我们简单点,我们信鬼就好。只要你相信有鬼神,我们就能够互相兼爱。人无等差,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互相帮助的帮会。



第二个就是天志,明鬼。就是他认为一切东西要听老天,要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敬畏,你才能够有规矩。还有一个就是非攻,他反对暴力,但是他反对暴力的方法是通过国家的暴力来实现。这个一点都不矛盾,大家如果听过我们讲《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的时候,你就知道人类的暴力行为大幅下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出现。当国家这个巨大的暴力集团出现了以后,你发现没有人敢再有大量的暴力的。因为过去是你不杀我,我就杀你,这个宗族之间的杀害或者是部落之间的杀害是更加严重的。有了国家的这个大暴力集团以后,其实暴力的水平是大幅下降。这是墨子,我们大家记住兼爱、非攻、天志、明鬼这些词,他是第一个反对儒家的人。



接下来道家的第一阶段是杨朱。这个很奇怪,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会知道杨朱跟孟子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而这个道家的第一位应该是老子,老子是比孔子年纪还要大的人。那据说孔子还去见过老子好几次,向老子求教。但为什么冯友兰教授会把杨朱列为道家的第一阶段呢?实际上也不奇怪。就是冯友兰教授认为《老子》这本书压根就是后边的人写的,而为什么呢?因为在《老子》和《庄子》的这些书里边都出现了大量的杨朱思想。就是杨朱的核心思想是被保留在了《老子》和《庄子》东西里边的。所以他认为根据这个来梳理,尽管杨朱是跟孟子同一时代的,但这个可能才是道家的第一阶段。然后后边才慢慢有了后人托老子之名,托庄子之名所写的《老子》和《庄子》这样的书。



杨朱最有名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拔一毛而立天下,无不为也。就是有人问他,这书里边真的有记载的,说把你腿上的那个汗毛拔一根下来对整个社会都有好处,你干不干?这杨朱想来想去说这事干不了。



那为什么这件事情对《老子》和《庄子》有影响呢?你看《列子·杨朱》篇当中记述了,据说是杨朱的话,他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这个思想就是我总觉得有点像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是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只需要为自己负责。每个人都不要说自己为社会,我要为别人做什么,我只要为我自己负责,这个社会其实也就长治久安了。他是这么一种出发点。



那么这个东西在《老子》当中,你比如说《老子》十三章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说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一个人自己的行事为人看成比得天下更贵重,这样的人反倒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如果一个人能够珍惜自己,甚于贪爱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然后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这些都是轻雾众生的思想。



在《庄子》当中,养生主那一篇里边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身,养亲,可以尽年。”你发现这些老子和庄子里边所说的这些话,其实都跟杨朱的利己,重物轻身的想法是相关的。但是我也在想,因为古代的考证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杨朱的这些东西是学了老子的东西来的?这个地方我觉得不一定能够得出特别清晰的结论。



所以根据冯友兰教授的观点,他认为道家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杨朱为代表的保全生命。他的方法是逃避,就是我不去奉献,我也不去争,逃避的方法这是最能够保身的。然后第二阶段是老子,老子发展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我要了解规则,我了解这个道,了解了这个规则以后循着这个道去做事,我能够保身。你看道家永远追求保身。到了庄子,庄子说你们这样做也都不行,用我的方法叫“齐万物,一死生”,就是你要重新看待这个问题,你要发现,其实可以追求有限的快乐,也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当你能够看到《齐物论》,你把《齐物论》这个东西搞明白了以后,你就会发现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快乐和痛苦。这些快乐和痛苦在站得更高的人看上来其实都差不多。庄子用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甚至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连死生的分界都不是那么清晰。这是道家的三个阶段。



那么了解杨朱这个基础之后,我们来看下一个出现的诸子,是理想主义的儒家叫孟子。为什么孟子是理想主义的儒家呢?因为你发现孟子所说的所有的话都是追求一个特别棒的大同社会。他总是给这些各个诸侯王就说,一定要民贵君轻。然后这个“人性本善”,这个人性本善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心智。甚至连现在大众辩论会还在讨论,到底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事实上根据梁淑敏先生的讲法,孟子说的人性本善是指什么呢?是指一个趋势,就是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个趋势。人性是有一个向善的趋势的。孟子说人性本善,为什么呢?他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知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就是仁义礼智,“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所以孟子讲人之四端,就是性善说。



这个性善说是孟子做一切东西的一个基础,所以他和墨子有着非常深刻的矛盾。我引用过很多次这样的话,就是孟子批评这个杨朱和墨子,因为孟子当时讲“天下不归于杨,便归于墨。”就那时候的年轻人都是在跟着杨朱和墨子学习。一个的观点是特别极端的公益者,帮助别人的人,什么都不要的人,一个是特别极端的利己者。你发现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极端的人就容易得到传播。因为极端的观点符合老百姓的追求,老百姓觉得我听得懂,这个很容易理解,而且很容易感召他。最难的是中庸之道,就是你要让大家掌握到这个合理的平衡的位置。这个中庸的地方是非常困难,也就是我们在王阳明哲学里边深入阐释过的那个薄厚的问题。



就是儒家就要讲究有这个薄厚,而在墨子那边看来没有这个薄厚,墨子看来要兼爱。就是如果这个人完全没有薄厚的话,他还有什么父亲,他就没有这个伦理道德了。那么孟子还有另外一个角度,因为他整天跟梁惠王,跟齐宣王在一起,他是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孟子的政治抱负就是他认为民贵君轻,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甚至有人说这个暴乱,暴乱行不行?孟子说如果我们诛的是桀纣这样的人,这哪叫暴乱,这是正确的事。所以这个人的思想当中有很多革命性的想法。



除此之外,孟子还是心学之端。我们说王阳明就是接续孟子血脉最重要的一个人,原因就是孟子有神秘主义的修炼的方法。他说吾养吾浩然之气。他能够养浩然之气,这个浩然之气是什么呢?其实在王阳明那儿可能就是关心。然后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没别的,把你放逐在外面的那颗心给找回来。这其实就造成了后续,我们说陆象山和王阳明的这个心学的一个根基。这是我们说理想主义的儒家孟子,将来有机会我们会把孟子单独拿出来好好地讲一讲。



那么这中间还有另外一个学派叫名家。名家特别有意思,我们那时候做大专辩论会的时候,训练经常会拿出名家的论题来。比如说名家有几个著名的人,一个叫邓析,一个叫惠施,还有这个公孙龙子。这公孙龙子就是说白马非马,为什么白马非马呢?他牵着一匹白马要过关,那个守关的人说,这个地儿只能走人,马不能进。然后公孙龙子说白马非马。这人说白马怎么就非马,白马也是马。



你看举例子,假如说你要买一匹马,那么我给你牵来黄色的马、红色的马、黑色的马应该都可以。但是你说我要买一匹白马,我给你牵来一匹红色的马,肯定就不行。那你看,所以白马就不是马。他这么一说完,那个守关的人傻了,他说这有道理,然后他牵着马就过去了。所以这个看起来是诡辩,看起来特别奇怪。但实际上这个时期,如果把名家的这套东西好好地发展下来,我觉得中国人可能能够培养出一套西方的逻辑体系来。就是他把名和相分开来对待。比如说离坚白,说一个石头又硬又白。他说那什么是白?什么是硬?有没有一个东西脱离了这个石头依然是硬,这个硬是不是一个特殊的属性?



还包括他研究飞矢不动。他给你论证这个飞的箭头没动,那你说这怎么论证?一个箭头,人在那儿射,怎么会没动呢?明明看着它动了,过去了。好,他跟你讲,他说这个箭头在某一个点上,肯定在那一个位置出现过。在那个点上一定在那个位置出现过,所以在那个点上的那个位置,这个箭头就没动,它是停在那儿的。然后到了下一个点,下一个位置,它又停在那儿了。所以这个飞矢是不动。



惠施在《庄子》里边出现了很多次,因为惠施跟庄子是好朋友。两个人在桥上看鱼,庄子说这鱼真是开心,一看这鱼游得就好开心。惠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鱼,你咋知道鱼快乐?庄子一听,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之乐?那时候我们辩论赛训练这个东西,是为了训练大家的这个逻辑能力,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但实际上如果名家没有在后来被彻底地抛弃,名家的发展很有可能会给中国人带来逻辑的思想。因为他们就是在研究逻辑,研究定义,研究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三段论。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另外一个大家更加熟悉的学派,就是老子。老子被冯友兰教授认为是道家的第二个阶段,他的方式和之前杨朱的方式有了进步,为什么呢?他给这个世界找到了一个起源叫作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还少了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他把这个道作为整个世界的发端,然后没法命名它,所以说这个东西是无名的。



那么老子的哲学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他会找到一个无名之道呢?我们说道作为万物本源,无从命名,所以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它。但我们又想要表达它,便不得不用语言来加以形容,称它为道。道其实不是一个名字,这就是说我们称道为道和我们称一张桌子为桌子是不同的。当我们称呼一张桌子为桌子的时候,它有某些属性使我们可以称它做桌子。但是我们称道为道的时候,不是因为它有某些可以名状的属性。这个名词只是一个指称或用中国哲学惯用的词语,它是无名之名。就是我们强名之曰道,这东西我是实在没法叫它的名字了,我给它起了个名叫作道。



那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不知道,无形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就这么一个东西,然后一切的事物都是遵循着这样一个道的规律在发生,这就是老子第一个最大的见解。西方的宗教都是以神造世界为前提的。就是有一个万能的神,他来造这个世界,所以这成为了一个不可追问的命题。你问他谁造了神?这问题不能问。



但是在道家里边,我觉得比神造这个世界要科学一点。他说是来自于一个道,一个规律,从这个规律开始慢慢衍生出来。所以在老子的这里边所衍生出来的一个中国人至今都依然影响最大的一个哲学思想,就叫作反者道之动。什么叫反者道之动?就是物极必反。这个我们中国人都经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就是反者道之动的一个核心的反应。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但问题就是那个极在哪呢?就是物极必反,什么地方就到了这个极,什么时候我就知道我的命运该开始扭转了?这个是很难界定的。如果你不能够界定这个东西的话,你会发现这个反者道之动其实没什么用。那么老子界定这个极的特点是从我们人的态度上来的,就是谦虚这种态度是保持着检验你是否到了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所以老子讲自己说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什么叫不敢为天下先?其实就是谦。



慈、俭、谦是我们保身的非常重要的原则。有了这三个东西,你就能够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保全,不至于受到特别大的伤害,物极必反。老子归纳的这个自然法则,比如说58章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2章说,少则得,多则惑。23章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43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42章中说,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所有这些看似反论的话,只要人们懂得了自然的根本法则,便知道他们不是反论。只是常人不懂得自然法则,便觉得他们真是难解。因此老子在41章中曾经讲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就是一个厉害的上等根器的人听了道马上去做。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就是中等人听了以后也相信也不相信,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就是下等的人听了这个道的说法以后会觉得好奇怪。什么柔弱胜坚强,什么故欲取之,必故予之,这都不对。所以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究”,骄傲就是一个人的进步达到极限的标志,它是任何人首先要力戒的事情。



所以你说这个极在哪?这个极在于我们人对于这件事情本身的态度。所以保持自己谦虚,这是老子所提出的保身之道。然后在这个为人处事的方面,《道德经》也是有很多的贡献。比如我们刚刚讲的慈、俭、谦三宝。还有知常曰明,就是要知道常,那么这个常在哪呢?就是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然后“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所以你发现老子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求全,就是不要做到极致。凡是一个事做到没有余地,没有分寸了,在老子看来就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这个思想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非常大,到现在为止。



从政治理论上讲,老子最大的贡献是无为而治。他的无为而治和后边我们讲的法家的无为而治以及庄子提的无为而治都不一样。老子讲的无为而治是无为而无不为,叫治大国若烹小鲜。什么叫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我们煮一锅小鱼,这个小鱼比较难做,为什么?小鱼你只要一翻动它,它就烂。所以在烹这个小鲜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动它,你不动这个鱼,这个鱼就会比较完整的能够烧出来,品相就很好。所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翻译成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少折腾。你不要让老百姓一天到晚地折腾,这个国家就会好很多。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每个人都是虚其心,实其腹。吃得饱饱的,然后脑子里边空空的,好好过自己快乐的日子。常使民无知无欲,这就是非常愉快的一种状态。这是老子的基本的几条贡献,当然没有展开了讲,因为这方面实在是太深了。把《道德经》要能讲明白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接下来到了道家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庄子,庄子是中国人的安慰剂。据鲍鹏山教授说,中国古代的儒生去考试的时候,考中了就看《四书》,考不中就从枕头底下翻出《庄子》来读一读。因为庄子在安慰国人的灵魂。你比如说孔子从来不提关于生死的事,所以导致中国人都怕死。中国人普遍怕死,因为从孔子那开始就没有告诉我们死了以后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死了以后到底去哪儿?



这个庄子不一样,庄子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这个自己变成一只蝴蝶,翩翩然,到处飞,飞得很愉快,然后这时候突然之间惊醒过来了。这种梦我们大家也都做过的,我们也做过自己飞的这种梦,我们做完就完了,但是庄子他爱思考。他说究竟是我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那个蝴蝶做梦变成了我?我今天在这一醒过来,那个蝴蝶就死了,那改天那个蝴蝶要是一醒过来,我就死了。所以究竟是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你看,多浪漫,他把死亡的解释变成了一个转化。你从这个世界转化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所以甚至你儒生考不上这个试,是你读《庄子》非常愉快,为什么?庄子是你让我当官我都不去,你要让我当官我赶紧跑了。我先洗耳朵去,我说你这话说的我耳朵脏了,都不听。这是道家的这种想法。



所以庄子在《逍遥游》里边探讨的核心精髓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去得到相对的快乐。你看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个一飞就飞好远,鲲鹏展翅。但是有一个小鸟从这个枝头跳到那个枝头都觉得很费劲,都要使劲才能跳得过去。但是它们俩依然都有各自的快乐,但它们俩各自有各自的快乐。所以你要知道这个相对的快乐我们是可以得到的。



他也讲无为而治。他的无为而治里边是说有一只鸟,有一个很漂亮的鸟飞到了鲁侯的宫殿里边。鲁侯一看说这么好看的鸟,太棒了。把它赶紧放在那,给它上供,让它吃肉,然后给它周围演奏音乐让它听。鲁侯把它当做一个贵宾来对待。你看,看起来是非常好心好意地对待它,结果过两天那鸟吓得就死掉了。



所以庄子讲的无为而治是什么呢?就是你不要用自己想要的方法去打扰它,你要保持它自己本性,让一个东西依循自己的本性去生活。它是一只小鸟,就让它在林间跳来跳去。它是一只大鹏,就让它展翅高飞。依循它的本性生活,这是最自然的东西。不要把自己喜好的东西强加给他们。所以很多统治者其实就是像鲁侯养鸟一样,觉得我这样是对你好。我们做一个这个事,我们做一个那个事,结果把老百姓折腾得苦不堪言,这是庄子所讲的无为而治。



然后他对死亡的态度我觉得是最值得借鉴的,叫以理化情。庄子老婆死了,惠施来看他,发现庄子坐在那拿那个盆敲歌,唱歌。惠施就斥责他,说你也不至于这么高兴吧?你这老婆死了,你这表现何其过分,问他。庄子说其实我也难过了,我之前也觉得挺难过的,然后我难过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事。就是我这个老婆没有出生之前,其实她是没有的。就是她原来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这个人,她出生了以后才有这个人。她已经经历过了生活中这么多的快乐,然后长大,跟我结婚。现在死了,她无非就是回归到了之前的状态而已,而且她整个人都自由了,也不用受这个病痛的折磨。那我干嘛要生气呢?我干嘛要难过呢?我生气难过不是在与这个天理循环在做对抗吗?所以想明白这件事了,于是鼓盆而歌,这个就叫作以理化情。



读书的目的在我看来就是以理化情。就是当你对道理明白的更多以后,你发现你的情绪就不容易那么激动。反过来你看,我们经常听到有一些悲剧。比如说一个小孩子受了委屈,跳楼自杀了。一个农村的妇女因为被丈夫冤枉了,或者被同村的人骂了几句,回家打开敌敌畏就喝了。为什么气性都这么大,为什么大家都,还有人甚至为了5块钱去把人杀了。



为什么大家都暴力的情绪这么多?因为我们所知道的理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我们的情就变得无比地泛滥。所以庄子讲以理化情,连死亡这样事情他都能够坦然地对待,这就是读书的妙处。所以《庄子》的第三大贡献是以理化情。



第四个就是如何形成至乐?你看那个大鹏能够展翅,小鸟能够在林间飞,这都是有限制的快乐。他听说列子御风,就是列子这个人,有风就能走。就跟我们今天的那种无人机一样,就是不需要任何装置、设备。风一来,摇着扇子就飞走了。这个人该是无比自由了吧?但实际上你发现,就算是能够御风而行的这个列子,他依然还需要依赖风,总是有一个东西要依赖的。



那么真正的至乐是什么呢?就是当你能够做到不依赖一个东西的时候,这时候才能够达到人生的至乐。所以《庄子》里边真的是在不断地探索,人怎么样能够变得更加的快乐,更加的自由。庄子在这里描绘了他理想中达到至乐的人,这是完美的人,心灵自由的人,真正的圣人。他能够纯然快乐,因为他超越了普通事物的界限,还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这就是说他超越了我,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因为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而为一,因此也无功。圣人治天下,就是让世人自由自在,自由充分地发挥所有的才能,你看这就是庄子认为至乐的境界。



那你根据咱们了解的这些古圣先贤,我们来对比一下,我觉得孔子是有点接近。孔子的核心精神第一位的就是乐。他无论是绝粮于陈蔡还是这个周游列国,到处遇到危险的时候,他总能保持内心的喜悦。这个喜悦的感觉其实就是不依赖的一种快乐。那还有就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终于明白了,连我这个东西都是假的,自我是一个假合的结果,所以你执着于自我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于是不执着于自我,依然能够法喜充满。



这就是这个《庄子》所描绘的,什么样的人是一个至乐的人。那么《庄子》还讲到人的观点的有限性。在《齐物论》里边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段话大家听起来太拗口了。我们搞辩论赛的时候,我们教练整天说的就这几句话。他就告诉你说没有什么不能辩论的事儿,所有的观点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自然有许多方面,于是对同一个事物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这是《齐物论》里边的一个核心的贡献。



那么从更高层次上讲,《齐物论》说“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什么意思呢?从桌子的角度看,这是建造。但从树的角度看,这是破坏。你叫它建造也好,叫它破坏也好,都是从有限的角度看它。如果从道的角度看,则建造和破坏都是相对的,都没有绝对的意义,因此无成也无悔。所以为什么庄子特别能够安慰人?就是考上了是件好事,考不上也未必见得是个坏事。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所以从道德角度讲,人生当中的各种得失看起来就特别小了,而当我们计较于一己的观点所看到的这个得与失,我们就会把所有的痛苦放大。



所以庄子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心灵按摩师。而且他写文章特别有意思,特别的豪放,经常会用很多不靠谱的比喻。经常写同人小说,中国最早的同人小说就是庄子写的,他的主人公就是孔子、颜回什么这些人。实际上压根不可能,瞎编的,但是把道理讲明白了。这是我们说大家都很喜欢的庄子。



接下来还有后期的墨家,也就是明墨,明墨这一派我们就不多讲了。因为明墨依然是继承了墨家,又融入了明家的明相的思想。他们更多地去追求逻辑,追求推理,没有成为我们中国的主流学派。



接下来就是现实主义的儒家。你看刚刚我们讲了理想主义的儒家是孟子,现实主义的儒家是谁呢?就是荀子。荀子是鲍鹏山先生在《风流去》那本书里边,是特别讨厌这个人,说荀子把儒家嫁了,嫁给谁呢?嫁给了秦国。因为荀子需要把他的理论得以实践,他认为整个世界之所以这么混乱,是因为没有圣王,需要打造一个圣王出来。这个圣王能够把整个天下大一统。



这时候他到处周游,那时候的儒生是不进秦国的,因为秦国刑罚太狠,秦国的名声不大好。就是各国家人都是有点文明的,秦国商鞅变法,完了以后一个搞农,一个搞军事,所以商鞅的残暴的那个手段也确实是令人发指。就老百姓日子过得特别糟糕,甚至很多人为了吃饱饭宁愿进监狱。大街上很多残疾人,因为他动不动就削人鼻子,砍人腿,砍胳膊什么的,所以那时候儒生是不愿意进秦的。



但是荀子去了秦国以后一下子放下了成见,说秦国太好了,将来能够统一就是他们。因为这就是圣王,因为国力无比的强大,所以他把儒家介绍到了秦国。荀子跟孟子最根本的分歧,这俩人都见过,这俩人应该都在齐国的这个稷下学宫都讲过学,可能都跟国王们打过交道,但是两个人的矛盾特别深刻。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其人性恶,其善者伪也。就是人的善是装出来的,是人为出来的,不是说假,而是人为出来的。



但是荀子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说人性虽恶,但是人有智。就是人聪明,这个聪明导致人会慢慢地向善,人是有了一个恶的发端。就是说如果你不管这孩子,这孩子可能会变得特别的坏。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学会了说我得有组织,我得跟大家融为一体,我有智慧,我得活下去,那么他慢慢地开始训练善的这一端。荀子在乎的是管理,在乎的是组织。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荀子有这样的名言,他说“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那这就是管理学,就是上级领导如果喜欢提炼纲要,所有的事就都有人管了,上边的人如果什么事都要管,你就会发现很多事都没人干。



所以荀子培养了两个非常著名的学生,一个叫李思,一个叫韩非。为什么从荀子的底下会培养出法家的人?这就是很明显的,因为它的前提条件就是人性恶。人性恶所以就需要通过管束来管理他。



因此接下来很自然我们就要讲到法家韩非子。韩非子里边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叫守株待兔,咱们都知道这故事。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出现在《韩非子》这本书里边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小故事,为什么?韩非子说,你们一天到晚地都觉得儒家的东西可以,觉得道家的东西可以,说要用礼仪治国。错了,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的老百姓没有特别多的物质,那个时候人们简单,没有物质。所以我们只需要有礼乐,有规范,有互相辞让之心就够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这个社会高度发达,这个社会已经出现了这么多的财富,有这么多的人觊觎别人的财富和地位。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还用孔子所讲的那一套,或者周公所讲的那一套来治理国家,这就叫守株待兔。你看,现在大家理解守株待兔这个词,原来是讲这个事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讲,治国之道没有别的,法律。这时候韩非也讲无为而治,他讲无为而治什么意思呢?他说作为一个君王,你什么事都不用干,为什么呢?因为你一切东西都是通过法律去干,一切东西自有律法,有这个律法就让这个系统自动去运转就好了。这是跟我们现在的这个管理学里边有一句话,叫什么叫管理者?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所以你只需要把这个政策制定好了,让别人去完成工作这叫无为而治。



那么你怎么知道哪个人能干什么事呢?他说所谓的识人之术最重要的是监察。所以你需要派很多人去监督、去考察、去反馈。最重要的是赏罚二柄,就手里边有两个最重要的武器,一个是赏一个是罚。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就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听起来很有道理。



大家听到法家会觉得说很先进,这个听起来是比孔子的先进。但是你会发现中国自古至今,包括商鞅在内,包括韩非在内,包括李斯在内这些人,凡是倡导法家的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为什么?孔子早就说过了,叫“放于利而行则多怨”,就是法家用赏用罚这两个东西磨灭了意义。



你看孔子为什么大家尊敬他?因为孔子跟很多人讲的是意义,讲的是理想,人是需要理想和意义驱动的。而当一个管理者甚至连国王都变成了只有赏和罚这两个工具的时候,痛恨就会油然而生。就会有特别多的人互相憎恨,会导致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的紧张。因此纯法家的方法几乎没有特别能够成功的。有没有觉得我们的祖先很了不起,就是各个门派都在不断探索怎么样能够对这个国家更好。要知道,这就是发生在春秋战国那一段时间就产生了这么多相当有见地的理论,这还没完。



冯友兰教授最有意思是,他在这些我们听过的这些家之外又加了两派。这两派很重要都是儒家的,有一派叫形而上学的儒家。你看前面理想主义的孟子,现实主义的荀子。还有形而上学的儒家,形而上学的儒家是什么呢?我们研究孔子会发现孔子很少说形而上的东西,但是这个形而上的东西在儒家当中其实是很有地位的,在哪体现出来呢?就是从《易传》和《中庸》当中体现出来的。



这个《中庸》是传说,冯友兰教授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确认是子思编撰的。但是在这里边,儒家也提到了他们的道,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儒家的道是多的,道家的道是一,道家的道和儒家的道不一样。因为道家的道就是一个道,就是整个世界的起源,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东西,强名之曰的东西。而儒家的道其实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规则,比如说为君之道、 为臣之道、侍亲之道、朋友之道、事业之道等等。这些道就是一些指导性的方法和原则。



你看,儒家的道更接近于方法和规范。就是在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需要秉承什么样的方法和规范去做这样的东西,所以这是儒家对于他们所说的道的理解。在《中庸》当中最重要的几个概念,中与和,庸与常,名与诚,这个要简单地解释一下。什么叫中?就是孟子描述孔子的时候,他说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以孟子称颂孔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就是孔子把握这些程度都把握的恰到好处。该当官就当官,该出走就出走,该干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不强迫,不勉强。



《中庸》第一章就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人的感情还没有迸发出来的时候,内心里无所谓过分或者不急,这时候成为中。当人的感情倾泻出来而保持恰如其分,这时候也仍然可以被称作中。所以这个中庸在孔子看来是一个特别高级的做法。



那么和是什么呢?晏婴有一段讲的特别好,就是晏子。晏婴给楚王介绍这个和,他说譬如说调一个汤羹,这个汤羹里边需要有水,需要有面,需要有鱼肉,需要有作料。然后需要有这个胡椒粉,撒上来,然后加上火,慢慢地搅搅搅,形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叫作汤羹。这个过程就叫作和。



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就是我用很多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能够把它做成一碗崭新的、有味道的汤羹,叫作中和。那如果是同而不和是什么呢?就譬如以水调水,就是大家都一样。同而不和,就是我们大家把很多水搅在一起,这么搅来搅去地煮,你很难煮出一碗汤羹来。所以只有这些不同的东西相互包容、相互融合,才能够产生出新的东西来。所以从儒家的角度讲,中与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那庸与常,庸是我们说的普通和寻常,但是是不是就是大家平常认为的,说差不多就行了或者不要追求太高?我认为这里边可能最重要的一点是合适,所以中庸是一种极致。孔子说吾未见中庸者也,就很少见到一个能够做到中庸的人,是一种合适的极致。考试考一百分算不算合适呢?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对待,你能够考一百分但是不要吐血,这就是合适。为了考一百分去逼着孩子头悬梁、锥刺股,累到吐血了。孩子考完一百分再也不学习,厌学了,这就不合适。所以这个合适的度是非常难以把握的。



还有就是明与诚,明与诚这两个词是引发了宋明理学家的很多研究的。《中庸》第21章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就是说,人如果真正懂得了普通寻常生活中吃喝,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他就已经是一个圣人了。一个人如果把他所领会的都付诸实践,他也就是圣人。人只有在自己的实践中,才能懂得这些普通寻常事的真正意义,也只有真正懂得了它们的意义才能做的完美。一个人如果力求完善自己,他就会看到为此他也必须同时完善他人。一个人如果不关心别人的完善,自己便不可能完善。这便是儒家把人心提高到天人境界的途径,它与道家所主张的“气绝之时,其万物亦此生矣”的做法不同。



儒家的途径是通过爱的延伸,使人心得以超越我与他人的界限,也超越了我与物的界限。所以到最后,一个追求修养的儒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与天地同参。这个人和与天地合其德了,能够像天地的道性一样去要求自己。我们过去经常讲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所以人如果能够学会天地的德性,那么这个人慢慢地就能够做到与天地同参。



最后一个小小的分支门派,就是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这个是来自于《四书》当中的《大学》。能够进入《四书》,它是肯定有它的依据的,因为这个地方是告诉我们求学的一些依据。这一段话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的,所有的国学班一般开班都会念这一段,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中国古人做的这个叫三纲领,八条目。这个三纲领就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实际上这三纲领就是一纲领,就是要做到在明明德。而这个八条目,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核心,就是修身。那么再往下细分,你会发现明明德和修身其实是一回事儿。修身的内容就是在明明德。由这里可以看出,这几个思想最后归结为一个中心,这便是儒家的中心思想。



谁把这事讲的最明白?我觉得是后来的王阳明讲的最明白。他说在明明德,就是你要知道那个致良知的那个良知,当你把这个明德找到了以后,这个良知便有了。有了这个良知,致就是一贯,把它贯穿下去,用在生活的行住坐卧当中,日常起居当中,这就是儒家的道。所以它在任何地方都化身为做这件事情的道,也就是我们能够真的参天地之化育。



所以讲到这儿,我们把中国哲学当中的诸子百家简要地介绍了。那从孔子开始,孔子、墨子、 老子、孟子、庄子,还有法家的韩非子,还有荀子。包括最后的,我们说《中庸》和《大学》。怎么样?有没有一点清晰?或者说听完了以后觉得更糊涂了,不要紧,一共就这么多门派。实在是听不懂我们就多听几次,还有地方有兴趣的,就把原文找来再看一看。冯友兰教授也说哲学史家和哲学家是两回事,就研究哲学史的人未必是哲学家。所以要想真的把这些哲学搞明白,光读哲学史是不够的,还应该去把那些原著拿出来好好读一读。



我个人也就是《论语》读得比较多,在《论语》上下功夫多一点。然后像《老子》、《庄子》都是简单地涉猎,其实还真的没有认真地钻研。随着我们读书会不断地深入,研究进步,我也会认真地拿出时间来去钻研,去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跟大家好好的把《老子》、《庄子》、《孟子》、《荀子》,一个一个地讲给大家听。



这是这本书的上半段,我们就讲到这儿。接下去我们会看到为什么儒家会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学术的宗派?然后道家和佛教又是怎么样在后来不断地崛起,影响了大量的中国人,一直到最后王阳明心学的产生。我们把这本书分上下两集来讲,我们下周来听中国哲学简史的第二部。谢谢大家,我们下周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哲学简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