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一组规则。
OSI七层模型: 物、数、网、传、会、表、应
TCP/IP 4层模型:网(链路层/网络接口层)、网、传、应
应用层:http、ftp、nfs、ssh、telnet。。。
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IP、ICMP、IGMP
链路层:以太网帧协议、ARP
c/s模型:
client-server
b/s模型:
browser-server
C/S | B/S | |
---|---|---|
优点 | 缓存大量数据、协议选择灵活 | 安全性、跨平台、开发工作量较小 |
缺点 | 安全性、跨平台、开发工作量较大 | 不能缓存大量数据、严格遵守 http |
网络传输流程:
数据没有封装之前,是不能在网络中传递。
数据-》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 网络环境
以太网帧协议:
ARP协议:根据 Ip 地址获取 mac 地址。
以太网帧协议:根据mac地址,完成数据包传输。
IP协议:
版本: IPv4、IPv6 -- 4位
TTL: time to live 。 设置数据包在路由节点中的跳转上限。每经过一个路由节点,该值-1, 减为0的路由,有义务将该数据包丢弃
源IP: 32位。--- 4字节 192.168.1.108 --- 点分十进制 IP地址(string) --- 二进制
目的IP:32位。--- 4字节
IP地址: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唯一标识一台主机。
端口号:可以网络的一台主机上,唯一标识一个进程。
ip地址+端口号: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唯一标识一个进程。
UDP协议:
16位:源端口号。 2^16 = 65536
16位:目的端口号。
TCP协议:
16位:源端口号。 2^16 = 65536
16位:目的端口号。
32序号;
32确认序号。
**6个标志位**。
16位窗口大小。 2^16 = 65536
网络套接字: socket
一个文件描述符指向一个套接字(该套接字内部由内核借助两个缓冲区实现。)
在通信过程中, 套接字一定是成对出现的。
网络字节序:
小端法:(pc本地存储) 高位存高地址。地位存低地址。 int a = 0x12345678
大端法:(网络存储) 高位存低地址。地位存高地址。
htonl --> 本地--》网络(IP) 192.168.1.11 --> string --> atoi --> int --> htonl --> 网络字节序
htons --> 本地--》网络 (port)
ntohl --> 网络--》 本地(IP)
ntohs --> 网络--》 本地(Port)
IP地址转换函数:
int inet_pton(int af, const char *src, void *dst); 本地字节序(string IP) —> 网络字节序(数值)
客户端绑定服务器
af:AF_INET、AF_INET6
src:传入,IP地址(点分十进制,string)
dst:传出,转换后的 网络字节序的 IP地址。
返回值:
成功: 1
异常: 0, 说明src指向的不是一个有效的ip地址。
失败:-1
const char *inet_ntop (int af, const void *src, char *dst, socklen_t size); 网络字节序 —> 本地字节序(string IP)
af:AF_INET、AF_INET6
src: 网络字节序IP地址
dst:本地字节序(string IP)
size: dst 的大小。
返回值: 成功:dst。
失败:NULL
sockaddr地址结构: IP + port --> 在网络环境中唯一标识一个进程,用来捆绑IP,端口号。
成员:
(1) sin_family 地址结构类型 (AF_INET,AF_INET6,AF_UNIX)
(2) sin_port 端口号 (16位整数)
(3) sin_addr结构体 (INADDR_ANY:本地任意IP)
struct sockaddr_in {
__kernel_sa_family_t sin_family; /* Address family */ 地址结构类型
__be16 sin_port; /* Port number */ 端口号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Internet address */ IP地址
};
struct in_addr { /* Internet address. */
__be32 s_addr;
};
struct sockaddr_in a ddr;
addr.sin_family = AF_INET/AF_INET6 man 7 ip
addr.sin_port = htons(9527);
int dst;
inet_pton(AF_INET, "192.157.22.45", (void *)&dst);
addr.sin_addr.s_addr = dst;
【*】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取出系统中有效的任意IP地址。二进制类型。
bind(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ize);
socket函数:
#include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 int protocol); 创建一个套接字
domain:AF_INE T、AF_INET6、AF_UNIX
type:SOCK_STREAM(流式)、SOCK_DGRAM(报式)
protocol: 0 (代表默认协议)
返回值:
成功: 新套接字所对应文件描述符
失败: -1 errno
#include
int bind(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给socket绑定一个 地址结构 (IP+port)
sockfd: socket 函数返回值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addr.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in_port = htons(8888);
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addr: 传入参数(struct sockaddr *)&addr
addrlen: sizeof(addr) 地址结构的大小。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errno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设置同时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的上限数。(同时进行3次握手的客户端数量)
sockfd: socket 函数返回值
backlog:上限数值。最大值 128.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errno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阻塞等待客户端建立连接,成功的话,返回一个与客户端成功连接的socket文件描述符。
sockfd: socket 函数返回值
addr:传出参数。成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的那个客户端的地址结构(IP+port)
socklen_t clit_addr_len = sizeof(addr);
addrlen:传入传出。 &clit_addr_len
入:addr的大小。 出:客户端addr实际大小。
返回值:
成功:能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的 socket 对应的文件描述。
失败: -1 , errno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 socklen_t addrlen); 使用现有的 socket 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sockfd: socket 函数返回值(客户端)
struct sockaddr_in srv_addr; // 服务器地址结构
s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rv_addr.sin_port = 9527 跟服务器bind时设定的 port 完全一致。
inet_pton(AF_INET, "服务器的IP地址",&srv_adrr.sin_addr.s_addr);
addr:传入参数。服务器的地址结构
addrlen:服务器的地址结构的大小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1 errno
如果不使用bind绑定客户端地址结构, 采用"隐式绑定".
TCP通信流程分析:
server:
1. socket() 创建socket
2. bind() 绑定服务器地址结构
3. listen() 设置监听上限
4. accept() 阻塞监听客户端连接
5. read(fd) 读socket获取客户端数据
6. 小--大写 toupper()
7. write(fd)
8. close();
client:
1. socket() 创建socket
2. connect(); 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3. write() 写数据到 socket
4. read() 读转换后的数据。
5. 显示读取结果
6.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