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正念活在当下,遇见奇迹!

有一位小和尚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小和尚继续问道:“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小和尚不解地问:“那那有什么区别呢,何谓得道?”

老和尚回答:“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大道至简,保持正念活在当下才是真。

什么是正念?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菜根谭》中有一句诗很好的表达出了正念的状态: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当下的状态,它来了,我们意识到,“哦,它来了”;它走了,我们意识到,“哦,它走了”。仅此而已。

有一本书叫《正念的奇迹》,作者是一行禅师,书中讲述了一个洗碗的事。

所谓保持正念,就是要求我们洗碗时人们就应该只是洗碗,也就是说,在洗碗时,应该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在洗碗的当下,如果洗碗时我们只想着接下来要喝的那杯茶,或者要赶紧加入朋友们的聊天或游戏,或者看一部喜欢的电视剧,你就会急急忙忙地想把碗赶紧洗完,就好像它们很令人厌恶似的。那么,我们就不是为洗碗而洗碗。

换句话说,洗碗时我们并没有活在当下。事实上,我们站在洗碗池边上时,完全体会不到生命的奇迹。

如果我们不懂得洗碗,我们也就不懂得喝茶,当然也不会懂得吃饭。所以,我们总的来讲不懂得生活。每天的生活就像应付差事一样,从我们身边滑过,似乎总没有生活过。

人们总是会患得患失,就是因为不懂得活在当下,不懂得过去已经过去,未来遥不可及,如果只是一味地总结过去憧憬未来,但是忽略当下的时光,只会白白耗费心力。

所以,保持正念活在当下,才是智慧的做法,这也是成就一切的基础。

保持正念活在当下,这样看似简单的行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道德经》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意思是:达到空虚无求的状态(无欲无求),坚守平静平淡的生活。等到万物生长(运行)的时候,我便观察其中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规律。世间万物,芸芸众生,各有各的归宿(终点)。生命的终点(归宿)叫做寂静无声。那里(终点)是生命再次开始的地方(状态),生命(万物)循环往复的规律是恒定不变的,叫做常。知道常(自然循环的规律)这个道理才叫聪明,不懂万物运行的规律(常),就随意行事,很可能会招来灾祸。懂得(看见)了万物发展的规律,就能容纳万物发展,能容纳万物(众生)就能公正的看待万物的行为,公正的看待万物的行为就能保全万物,能保全(周全)万物就是天道了,天道就是大道,大道是长久的,不灭的(不会受到损失的)。

保持正念活在当下,你的内心会获得平静,你能专注于手边的事情,而不会再有喜乐哀惧等情绪的影响。你会心生智慧,洞悉万物本质。

单从做事效率来说,这时候的状态是最好的,效率也是最高的。

《道德经》说: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反复长期按照规律做事就是重积德,重积德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如能克服各种困难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才会成就伟大。

当我们保持正念的态度活在当下,一切复杂都变得简单。不要总想着达不到目标心生焦虑,而要体会和享受此刻精进的过程。

愿我们照见光明,遇见奇迹!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持正念活在当下,遇见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