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歧途》:帝国的政治雏形

从春秋到战国,是贵族下降,士上升的过程。

按西周制度,士是贵族中最低的一级,通常是低级行政人员。而随着春秋时期讲学的兴盛与贵族的乱战,士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一些大夫则家道中落,沦为类似原来士的地位,于是士和大夫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于是有了士大夫一说。另有士庶子的称呼,原先作为平民百姓的庶人,通过读书也可以进入到士的阶层,并有机会进一步上升。

到战国年间,各国战争的频率和规模都大大加强,君主对人才的需求也加大,于是有很多辗转各国的士人得到重用。例如吴起、公孙鞅、苏秦、张仪、范雎等人,出身都不高,但都因为才能被国君赏识而大放异彩,不少都被擢升为大贵族。在这个时代,各国君主的权力尚未如后世那样强大,君主需要利用士人来与贵族抗衡,因而士就大放光彩,不仅可以往上流动,也可以在各国之间流动,有着充分的自由。

士作为职业官僚,权力源于君主,在初期并不会像贵族那样对君权产生较大的威胁。为了应付大规模的战争,整个行政体系需要更高的效率,因此在权力争夺之外,君主也有很强的动机来提升士人、打压贵族。把这一点做到极致的,正是之后统一天下的秦国。大抵秦国地处西陲,相对落后,贵族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发达。

随之而来的改革对庶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商鞅变法,一方面打压贵族,给出身底层的人开启了上升通道;另一方面也拼命折腾民众,把整个国家打造成了一个战争机器。变法强调的就是生产和军事,其余一概弱化,在疲民、弱民的同时,给予一点小的官爵奖励,刺激广大民众拼命种田、打仗,将动员成本降到最低,大幅提高国家运转的效率。

最后的结果,秦的军力大幅增强,又借关中地利,一举灭掉了六国。当然秦国的老百姓大抵也是七国中最卷的,士人也只是国家的工具,因此才有「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如果说秦国是一个极端,那齐国就是另一个极端,贵族地位高、经济发达、知识分子得到君主的尊敬,但军队的战力和动员能力,差太多意思。被秦国远交近攻这么一忽悠,终究抵挡不住勇猛的秦军。

对于秦国的做法,儒家对其多有批评,但架不住秦制的高效最终成为中国内里的行政传统,绵延至今,影响深远。回望历史,在那个关口,这究竟是正路还是歧途?大抵答案只能在风中飘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歧途》:帝国的政治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