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

    在人类发展史上,合唱以其独具魁力的艺术形式为社会各界所接受,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近年来,它愈来愈被人们所喜爱。从学生角度看,如果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不仅有利于对小学生进行听觉和乐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又由于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在合唱的训练和演出过程中,教师必定要求学生的声音和谐、统一,这又是一个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渗透统一指挥、严于律己的思想过程。当然,只有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才能表现歌曲的意境。那么,如何搞好合唱教学呢?通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童声合唱的训练。

一、合唱队的组织

1、挑选队员

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合唱队中所吸收的成员都应是学习成绩优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为了有利于选拔,合唱队老师可争取担任三、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在了解学生们的音准、乐感和表现能力的同时进行挑选物色,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这方面的训练。

2、划分声部

声部的划分首先是依据队员的歌唱音域。通常是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队员划分为童声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队员划分为低音部,其次音色的明暗、厚薄也是调配声部的一个依据。通常把声音比较明亮、清澈、柔和、轻盈的分到高音声部,把声音比较浓郁、深沉、浑厚、结实的分到低音声部。两声部人数比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般是6:4,也可以人数基本相等。

二、重视基础训练,培养合唱能力

1、气息的训练

常言道:"气则声发"。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歌唱的原动力本身就是气息,要使学生在歌唱中获得优美的发声音质,良好的音准以及清晰的吐字吐音,无一不是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如何掌握好正确的呼吸方法呢?首先应该让学生在歌唱之前上身保持直立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双肩放松,挺胸收腹。其次再用口鼻慢慢地平稳地吸气,缓缓地用口呼气。在训练过程中可形象地去启发学生在吸气时如在闻花香;吐气时让学生想象是在缓缓地用嘴吹蜡烛上的火苗,让它晃动而不息灭,让学生学会有控制地吸气和呼气来锻炼横膈膜的自控气息能力。这样,通过坚持不懈的呼吸训练,并有节制地使用气息歌唱,才能获得良好的歌唱效果。

2、美好歌声的训练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及气息的控制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识别歌唱中什么是正确的发声,什么是不理想的发声。教师应在合唱训练时明确指出群体发声的要点,让学生明白合唱不是独唱,不要去发挥个性的音调和音色,强调个人的发声应与整体的发声揉为一体,使所有的学生所发出的声音达到高度的统一。如何做到个人的发声与整体的发声揉为一体呢?(一)应先练头声。通过发母音"u "或"lu"来练唱,从小字二组的"d"开始上下移动来练唱头声,因为"u"就象一个嘴套,克服了学生唱高音时拉长脖子喊叫或是唱高音时只见张嘴不闻其声的两种极端。(二)在掌握了正确的头声发声方法之后,让学生学会轻声唱法,用微弱的音量“p”同时要求学生用良好的气息配合自然放松地歌唱。在练唱过程中做到高而不挤(多用头声),低而不压,弱而不虚,强而不炸,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合唱音色的统一,达到声音和谐、均衡的效果。

3、视唱能力的培养

在合唱教学中,视唱训练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每当学生能较快地唱准自己的声部,同时又能很快地熟悉其它声部时,合唱训练就能快速而顺利地进行。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视唱技能与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视唱能力。在提高视唱能力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歌唱的反应灵敏度,即要眼识谱(眼快于口),手划拍(统一速度),耳校音(注意每一声部的曲调),口轻唱(包括良好的发声),并且要求学生做到音准、节奏的准确以及各声部音量的均衡。不断地培养学生灵敏的反应辨别能力和对音乐敏锐的感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合唱教学任务并能达到特殊的效果。

三、注重音乐欣赏

欣赏是合唱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合唱曲来扩大音乐视野,提高自身对合唱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欣赏一些高水准的合唱曲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心旷神怡。学生可以从那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匀称的乐句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合唱声音的向往和追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合唱的过程中应着重从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美中去启发和引导学生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使学生了解合唱中的和声美以及多声部合唱的音响效果,并着意去体验音乐的情感,使自身投入角色,如身临其境一般。如果说所学的合唱曲和所欣赏的合唱曲是同一首歌,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然后把学生所唱的合唱曲进行比较,找出不足的地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加以点评,加工,使学生的演唱在对比中得到提高。

四、合唱教学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在进入合唱训教学时,一定要有正确的步骤,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对于两个声部的旋律,一般要让学生先学低声部,因为高声部往往是主旋律声部,比较流畅,而低声部旋律的流畅性却差一些,难学、难记。在学一首新歌之前,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队员学习的特点又是学得快、记得牢,根据这一特点,应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趁学生还未接受高声部旋律之前,先让他们接受低声部训练,这样,他们同样会感到一种新鲜感。合唱教学一般采用视唱法,即指导队员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要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演唱时不要急于填词,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要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换气、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合唱,这样既可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可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就进入填词演唱阶段。合练时,在教师指挥下用轻声、慢速演唱,教师在指导队员练唱时用心审听整个合唱效果。

2、艺术处理

 艺术处理是合唱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首合唱曲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都要进行艺术处理。首先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是合唱整体谐和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合唱中各声部所处地位与功能不同,应做不同处理。一般说,应在均衡协调的基础上,突出占主导地位的旋律。其它辅助性旋律相对地要弱一些。但各声部线条应当清楚。最后深入分析作品的题材内容、结构特点及风格,使队员充分理解作品,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

总之,在合唱教学中,要求队员演唱合唱作品,不但要做到节奏整齐,音调准确,还要做到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因此,教师科学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歌唱技能、视唱能力、和声、吐字咬字及表现手段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保证合唱训练质量、提高学队员合唱水平的基本前提。

你可能感兴趣的:(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