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投资人》读书笔记(10点)

【得到】的前途系列丛书之《这就是投资人》给我收获最大的10点收获。

一、快速了解一个职业领域的6大步骤,这个逻辑可以套用自己所在的行业。

1.行业地图:站在高处俯瞰职业全貌

2. 新手上路:提供新人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抓手。

3.进阶通道:展现从业人员的进阶路径和方法

4.高手修养:剧透行业高手的管理智慧和独特心法

5.行业大神:领略行业顶端的风景

6.行业清单:罗列行业黑话、推荐书目等“趁手”的工具,方便查阅。


二、投资人很大程度上挣得是认知的钱

      风险投资人日常的工作并不是“低买高卖”那么容易。这个多变量,且变量权重经常发展变化的系统工程,需要风险投资人先于他人把公司和创始人品质、估值、买卖时机给琢磨明白。

三、投资决策有赖于一套“特殊机制

1.个人层面,投资不是艺术而需要富有纪律性地聊项目、做研究;从机构层面,有纪律严格地投资决策流程。(绩效改进-计控  通过流程规避人的干扰因素)

2.投决会参与的人并不都是掌握项目生杀大权的高级职称,而是背景多样化,在项目所在赛道较熟悉的初、中级职级的投资人。(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炮火)

3.投决会不是“表演性质”的表决会,而是一场不断深入分析项目价值的会议。


四、感知环境,眼光要放到项目之外

1.做投资决策时要“从最复杂的宏观经济,或者说更宏大的对社会的理解,逐级落到产业研究,落到企业的具体业务分析,在落到企业盈利能力与估值”。

2.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年轻人更独立、小家庭化、丁克等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催生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对投资决策施以影响。例如宠物自动喂食机和这个有关。

3.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家更趋向于购买海外品牌还是国货,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还是精神格调。比如经济危机环境下,消费者想节约用钱,这个观念带来了节约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爆发,Airbnb 和 Uber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典型公司。

4.技术的进步。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社交时代、视频时代,巨大的技术变迁带来了许多“投资风口”。大部分在微信做电商的创业者沿用了手机淘宝思维,而拼多多却和移动互联网的创业产品走出了本质的不同。

5.政策的变化。政府推出的有关政策会引起市场的强烈波动。长期看增长,短期看政策,超短期看情绪。比如近期沸沸扬扬的线上教育平台纷纷跳水,新东方、好未来、高途接近拦腰斩,创历史新低,一天蒸发超过400亿港币。

五、短期看需求,长期看壁垒

1.企业只要把一小部分用户的需求满足好,就可以享受一段时间的红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场,市场会逐渐趋于饱和,没有形成壁垒的公司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2.进入壁垒:专利壁垒,在行业内既存在企业相对于有意进入这一行业的企业形成的某种优势,会把很多潜在的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3.竞争壁垒:品牌优势、规模经济、网络效应。很多企业都在与同行竞争中一点一点建立起自己的防御能力,例如可口可乐的品牌优势、特斯拉的规模经济、脸书的网络效应。创业公司早期可以没有进入壁垒,但一定要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构建自己的竞争壁垒。

六、提前风控,和职能团队打好配合仗

1.通常来说,风控应该贯穿与投资的各环节。在项目前期就业务、法律、财务方面做好风控。每个风险点又分为可解决/不可解决的风险点,不可解决的通常放弃这一类项目。

2.投资风控并不是投资人一个人在奋战,或许你是一个行业专家,可以主导业务层面的风控,但你很难同时精通法律和财务,可交由专人负责,比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或者投资机构后台的财务和法务顾问,他们会从这几方面对公司做一遍体检,并就尽职结果给出专业意见(组织结构、公司治理、劳动人事情况、重大合同及重大债权债务、重大诉讼仲裁和行政处罚、财务报告审查、损益项目审查...)


七、识别创始人

1.创始人的愿景力,还要考察创始人能否把抽象思维转化为战略步骤去实现。例如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用机器分发替代门户网时代的人工编辑,因为他先人一步把移动互联网核心的关键点抽象成推荐算法。

2.听取建议-研究调查-过滤噪音-形成新认知的闭环。能够保持开放性的创业者,也就是那些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并且愿意自我迭代的人,才会持续不断进步。同时可以试着给创始人提一些挑战性的建议或者问题,去看他们的开放程度,而且这种开放程度不是对投资人提出的建议言听计从,而是可以在一些噪音中过滤信息,更有效率地迭代自己。

3.创始人的同理心:理解消费者、员工甚至竞争对手。比如面对员工的失误,是否能理清哪些是员工自身的原因,哪些是其他情况造成的,再比如对行业竞争对手是鄙夷不屑还是惺惺相惜,是否会思考共赢的可能。

4.创始人的领导力,成为团队中的孩子王。最忌讳早期看起来各方面都很优秀的CEO,搭起来的团队里没有他比较熟悉的人,意味着他过往的经历中可能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领袖,没有人愿意长期追随着他。也可以了解,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新加入的最高级别的人才有哪些,如果有持续高水平人加入,对创始人的领导力肯定是加分项,如果没有,可能不具备领导力无法感召,可能公司不具备优势难吸引优秀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优秀团队的重要性。

八、过去追求跨越式发展的投资人也把更多眼光放在已投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上

1.人才:帮助创业团队弥补人才短板。投资后期需要CFO为他们推荐高管候选人,也是投资人投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提供找人的方向)有时,创始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缺人,觉得底下这帮亲兄弟用着都挺好,而作为投资人过往的经验告诉你,公司的某个模块业务亟需输入新鲜血液,你可以直接引荐创始人去见这个行业/模块里最优秀的那批人,让他逐渐认识到“为什么这个人可以把事做成,而之前的人却不行”。

2.投资人是创始人的第三只眼,而不是副驾驶,更不是左右手,给创始人打开一个可能的新世界,增强创始人对外界的了解程度。

3.习惯:在大滞后系统里通过复盘完成神圣的迭代。很多投资人对一家公司的理解,常常就停留在投资它的时刻了,对投资人而言,复盘不是一劳永逸地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而是为了让我们复盘验证或者修正自己的理解和预期,有意识地走完一个项目的闭环。

4.动态:开放地看待公司发展的变化。作为投资人,你需要以动态的眼光审视被投企业的变化,与他们协力完成关键转折。毕竟,变化再大,不确定因素再多,也要好过在注定失败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九、投资人之高手修养

1.窗口:高手不全是“老前辈”。当你从正反两面看待一个优秀投资人和他的年龄/阅历之间的关联时,你会对自己年轻时应该钻研什么,年长时应该坚守什么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2.能力:把行业联系起来自由思考。一名成熟的投资人应该经常锻炼自己把不同赛道的项目关联在一起思考的能力,即“连连看”。因为所有商业模式都面临着来自其他领域的竞争。

3.团队:招募一支好队伍,让它自发生长。风投里没有像个人入职介绍、新人训、企业文化,因为在风投行业,招募人才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管理人才。

4.责任:受托人责任是把职业做长的根基。你不能把做投资理解为在为创始人送钱,因为它很大程度上是在给LP赚钱,并且,这笔钱的重量是可感知的,应怀有敬畏之心。像这种把投资人的每分钱都当作“自己父母节俭一生下来让你打理的钱”的意志,是你在培养团队新人时候需要着重去强调。


十、投资人之行业大神

1.沈南鹏: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曾是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上市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做出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彼时的经济环境和今日或许都是一片黑天鹅湖,但正如2020.4沈南鹏和黑石集团苏世明对谈中强调:做强中国,更在各个细分行业加倍投资中国是他过去15年以来的坚持。

2.李宏玮:从战斗机设计师到女性投资人。在2015年的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位列第十位。每次参加一个会议或派对,都会问旁边的人:“这个屋里最酷的人是谁?离开房间时,我应该认识谁?”在一次美国派对上,他结识了iPod之父托尼·法德尔。早期,他为了捕捉到科技领域的优质项目,会先和各地高科技园区的负责人见面,再与园区排名前3到前5的公司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就是投资人》读书笔记(1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