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赤壁2022-06-26

赤壁赋与赤壁怀古比较阅读

题材一致,作品不同。赤壁赋是否是赤壁怀古的散文版?是不是对,赤壁怀古的进一步阐释?比如一尊还酹江月,散文赤壁赋对江月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带着这个疑问思考这个问题。

赤壁赋的赋,赋体文章。它不同于阿房宫赋。是典型的铺彩摛文,体物写志。用典故和词藻排比句来铺叙议论。那是骈赋

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即中唐古文运动之后,散文代替骈文不讲就典故和藻饰,注意句式的参差变化,淡化了押韵。只是保留了汉代大赋主客问答的结构。即文赋


古文观止对赤壁赋的解读是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样,没有烟火气,你超脱了风尘俗态。,表达了苏轼超然洒脱,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从风月开始,以风月结束,中间借用主客问答来抒发自己心智的空阔。

这是苏轼两个自我的对话,一个失意,悲观的自我和旷达乐观的自我之间的较量,最后乐观旷达,说服了诗意悲观,开心而笑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构成了作者思情感的三级跳乐悲喜

赤壁怀古,出现出雄浑壮阔之美。在开篇宏大的历史与宇宙观的观照下,纵横时空,雄回北方的特色就有体现。但开头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眼前江水北流想到历史的红柳滚滚向前,历史的沧桑感苍凉和悲怆,也由此而生。

结尾,一尊还泪江月人生如梦。也是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的无奈。对自己不如意的人生的纠结,只好托付给江月。失意但却不失去志向,的豪情壮志在内,所以整首诗还是,雄浑壮阔豪放词的代表

赤壁赋中,也是对于自己人生短暂功业,如梦的感慨,他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超脱个人的得失,从整体人类的角度来说明永恒,与自然的永恒形成对接。同时提出虽然渺小,但,万物为我所有的容纳,享受当下,他态度来化解


景物不同:前者为白天赤壁巡回壮阔,致敬后者为夜晚,清幽雅,静之静

古人不同:周瑜是年少有成,潇洒自如的成功形象,曹操是,前盛后衰,失败者的形象,类似于作者自己以前视财傲物,盛行官场,而现在被贬。所以此处与曹操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共同的是,是非成败转头空,人生的幻灭感。(此处建功立业的曹操还是失意落魄的曹操呢。还是工业随风流式的曹操?从下文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重点在曹操的建功立业,随风而逝,何况我等小人更会随着历史的车流而随风飘散,所以此处重点似乎在人生的幻灭感上,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历史感慨上。通过曹操的英雄形象来衬托我的渺小,短暂的人生悲哀) Anyway.曹操曾经建功立业,周瑜也曾经建功立业,但都随着大江东去而消失,此两人在两篇文章中作用相似,都成功成名就,都会随风而逝

感情不同

前者渴望建功立业,感慨壮志难酬,偏向儒家,经世济世的思想

后者自我安慰,自我解脱,偏向道家,超脱,超然物外

前者选择词来抒情,后者选择赋来表达内心的矛盾:诗意悲观旷达,乐观的自我和解

苏轼是个外儒内道,他渴望像屈原,诸葛亮,鲁智一样,经世济时,守气节改作敢为

内在他又渴望,像陶前老庄一样隐逸潇洒。赤壁赋中,他在逆境中的自我排遣,实际上就占道家占上风,是苏轼的精神胜利法

但知道做不到,在苏轼身上也有。侣鱼虾而友,麋鹿在山水间轻松惬意得大自在,内心有种,进取还是退隐,入世还是出世,执着还是放下的徘徊犹豫,于是有了矛盾的主客问答

后来不久苏轼又写下承天寺夜游。何处无月?何处无松柏只少两闲人儿。宁静新月的心情来自于内心的平和,可见苏轼在逆境中已找到了适应

林语堂说苏轼的作品不拘一格,只为内容的表达。内容决定了形式作品的风格与作者的精神品质一致。


周瑜是苏轼的偶像,身份儒雅,才华绝伦,再有小乔的加持,温情浪漫,与孙策的裙带关系苏轼可能也稍有羡慕

不理解的是,人生的画面感与渴望建功立业之间的矛盾

2,从江月是本文的主要景物,江水和月亮,同时还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山,水,风,月四类背景,缺一不可

清风明月,微信名,的品评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清风明月是自然美好的代称与物质世界相对应

明月清风本无价,这是欧阳修给苏子美写沧浪亭诗歌中的诗句

苏子美有一首诗写,近水远山皆有情,与之相对照

清风明月,

来自南朝史书里记载谢演的话,

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

所以清风明月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高洁雅致的情怀

有时也比喻清闲无事

清风明月,是某个亭子的对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个赤壁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