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日记 9月10日

        通常我们会以为,从事音乐活动(比如作曲、演奏、演唱)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动听众,一首曲子只要能让听众泪流满面,演绎曲目的音乐家就能算得上是一等一的高手,一个人越是能让听众动情,他的技艺就越是精湛,可以说最初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就是为了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正所谓五湖四海皆兄弟,我跟你虽然在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跟你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通过音乐我们就能成为兄弟姊妹,可是音乐发展了几千年,逐渐走向了一条专业化、学术化的道路,特别是严肃音乐,不管是演奏乐器还是演唱,专业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就拿弹钢琴来说,专业对于演奏者的手型、发力、触键、音准和节奏都有严格的要求,层次越高的音乐圈,对于演奏者的要求就越苛刻,音乐专业也同时走向了一条数学化、公式化的道路,音乐学院的大佬像拆解数学公式一样,将一首曲子分解为不同的技巧,并以为逐一攻破就能拼凑成一首完整的曲目,比如说肖邦练习曲第一首=左手八度连奏+右手大跨度的分解和弦,肖邦练习曲第二首=右手345指的半音阶+左手短促的跳音,在考试中,考官根据演奏者各种技巧精通的程度打分,比如就分解和弦弹得不连贯而言,稍微有一点点不连贯扣2分,比较不连贯扣5分,相当不连贯扣8分,根本就不连贯扣10分,因此,音乐已经偏离了其“让听众泪流满面”的初衷,走向了一条面向权威的以数学的精确性为衡量每一位从艺者的道路,音乐演奏就好比解数学题,只有得到正确的答案才能算合格。

        当然,我们可以武断地把音乐分为学院派和江湖气,学院派主要是面向音乐学院的大佬,江湖艺人面对的是广大听众,就拿周杰伦来说,他就是一个江湖艺人,如果按照通俗音乐演唱的标准来衡量,他的唱法根本就不正确,正确的演唱是以气催力、胸腹式联合呼吸,而他是用挤压喉咙的方式在唱歌,他的那套唱法根本就不登大雅之堂,当然他的音乐朗朗上口,旋律很容易被人记住,我们撇开他的专业技巧不谈,观众就是对他的那些中国风和暗黑系情有独钟,每次他出了新专辑都有一大帮的粉丝帮他买单,所有人都把他奉为神一般的存在,这就OK了,江湖艺人可以完全不理会学院派的那一套,只要我的音乐能让听众泪流满面,只要所有的外行都为我点赞,我就能算得上是一个卓越拔群的艺人。细数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那些歌星:华晨宇、张碧晨、毛不易、任然、薛之谦,有哪个是让专业大佬感到可圈可点的?可以说如果让音乐学专家挑毛病的话,所有歌星的毛病可不是一星半点,如果把他们摆在音乐学院他们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个毫无闪光点的劣等生,想要在象牙塔里站稳脚跟实乃无稽之谈,就以周杰伦为例,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的任何一位本科生都比他强,没人会觉得他能一跃成为华语乐坛的领军人物。

        上面我提到严肃音乐走向了一条专业化、学术化的道路,严肃音乐有别于通俗音乐,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在理论上能站得住脚,最大的劣势是不敢保证每个人都能听得懂,严肃音乐的门槛就很高,如果一个乐迷想要欣赏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至少也得花两三年的时间训练自己的听觉,之后才能慢慢适应古典大师们的音乐语言,我们就拿贝多芬举例子,老贝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学界誉为钢琴的新约圣经,其地位不容置疑,但是若摆在普通人跟前根本就听不出个所以然来,一个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听者甚至会有一种不知所云,还不如班得瑞、克莱德曼那般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感觉。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有一个严格的分界线,通俗音乐面向大众,严肃音乐面向大佬,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一位音乐家走学院派的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就别想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如果走江湖艺人的路线,就必须做好被大佬臭得一文不值的准备,历史上只有极少数作曲家既能让大佬满意,也能兼顾到广大听众,肖邦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听他曲子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专业素养的小白能找到一种耳朵怀孕的感觉;一位从小学琴苦练了二十余载的老司机能分辨出其中眼花缭乱的技巧;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能体会到其中不同寻常的和声进行,这也是肖邦为什么那么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再听李斯特,就会发现只有他的极少数曲目能够为大众所接受。

        最后就必须提一下冯燕说的那个问题了:我不懂艺术(潜台词就是说既然你黄越青已经那么厉害了,为什么南艺的大佬还是对你充满了质疑和否定)。通俗点说,不管是作曲还是弹钢琴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任何一个进入音乐领域内的人要想得到专业的认可就必须花钱跟老师学规范,你的手法越正规专业领域肯定就越是认可你。我黄某人完全是自学成才,虽然我的音乐能够让人泪流满面,但是因为没有花一分钱跟老师学规范,所以在权威人士看来我的毛病可不是一星半点,当然,身边绝大多数人认为你黄越青已经够厉害了,专业认不认可你都无所谓,的确,我要想在南林大做一个万人敬仰的艺术明星已经不成问题了,我在南林大本身就是一个小名人,我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但是如果想要打入顶级音乐圈,比如茱莉亚音乐学院、柏林爱乐乐团,我现在的能力远远还不够,甚至那些以专业标准来衡量每一位从艺者的权威大佬会把我骂成狗。

        学艺术最重要的是舍得砸钱,连我在南大听课的时候,法学院的老师都知道艺术是一个烧钱的行当,档次越高的老师收费也就越吓人,音乐学院的教授两三千一节课都不足为奇,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只要花了两三千就能学到专业规范了,你必须得持续地花钱,一个礼拜上一节课,坚持两三年你才有可能在音乐的某个小领域内小有所成,为了读音乐学院卖掉一栋房、为了请名师指点花光几十万积蓄的大有人在,我朋友是南艺作曲系的研究生,他硕士毕业后想要考上海音乐学院的博士,2019年一年内仅仅找专业领域内的大佬上了十几节课就花了整整三万,换了我打死了都舍不得砸这个钱。在接受钢琴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所有人都拿钢琴当作一个捞钱的工具,老师明明知道你手上有哪些毛病,但是不会一次性全告诉你,老师会慢慢教,一节课只教你一点点,这样的话你就不得不花四五年,甚至七八年跟着老师学,在这过程中老师当然能稳稳地从你的口袋里把钱赚过去,这也是我为什么不肯请老师的原因之一,我家虽然有一点积蓄,但都是父母留给我下半辈子过活的保障,散尽钱财后我就不得不出去打工,不得不为了柴米油盐而累死累活。

        所以说,我虽然很有天赋,但是我的音乐并不符合专业的规范,讲难听点我是野路子出来的,南艺的那帮大佬当然看不上我,要想成为一个专业音乐圈举足轻重的人物,单凭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历史上数得上数的作曲家无一不是花大价钱请名师指点,之后才能在专业领域内站稳脚跟、声名鹊起,面对如此现状我也没办法,在如今这个畸形发展的艺术环境当中,我充其量只能说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就算结果不如意我也只能听之任之,在我从艺的过程中我发现,98%的老师惦记的都是你口袋里的钱,有谁会想着为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做贡献?有谁会想着让一个潜力股实现自己的价值?有谁会想着将一块上好的和田玉石雕琢成一件上层的艺术品?

        我就是那个既热衷于音乐,又舍不得花一分钱的黄越青。

你可能感兴趣的:(灌水日记 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