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穆《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了解中国社会必读书之一

钱穆老先生的这本讲稿是他在香港大学(现在的香港大学那时叫做新亚书院,听名字就知道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是为了民族文化的保留)上课的讲义,提纲挈领,通俗易懂,正适合对中国社会历史感兴趣又不知如何入门的初读历史者。这本书犹如拐杖和明灯,让你在茫茫历史烟海中不致于迷失了方向。

经济基础决定上次建筑。读过政治学的人都知道。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本书关于政治的部分让人大开眼界。我终于了解为什么中国书法画中文人画那么重要,也终于知道中国的官本位渊薮在哪里了,还懂得了为什么有的人一定会成功,家族的繁荣兴盛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于是也在曲折中明白为什么阶层会固化,为什么打破阶级壁垒那么难。在毕业数年终于对井田制有了正确的认识,甚至明白了国民性格的演变。读史总是让人清醒又心痛,但是越读会越痴迷。

这本书的关键词,一个是经济形态的演变,一个是中国历代选举制度的演进。

作者从汉字的演变,氏族制度的演进,人们居住条件的变化,从最初真正的封建社会的本来面貌比较出了中国与西方的不同,这里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宗族制度的雏形,也就是中国古人常讲的“礼制”。就像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这正是封建制度解体的表现之一。中国当今很多民族性格依然没有摆脱氏族生活的影响。

中国自古是农业社会,是氏族社会,是黍稷社会。农业社会是封闭的,没有防御的必要,“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国的民族性格是开放的。不同于西方的商业社会,是需要激励的竞争和防御的,所以有极高的规则约束,契约束缚,讲求信誉。而中国多安土重迁,重视家族和家庭,中国的社会也是多讲求所谓“关系”的。

西方的封建是一种社会形态,中国的封建是一种政治制度。周公发明了礼乐,宗法社会与封建政治是相互配合的。西方人是每一城侍奉一神,延续后来成为统一之宗教信仰。中国则每一城有一祖,如曲阜之祖为周公,临淄之祖为太公。这也是中国人没有那么团结并且讲求同根同祖的原因之一吧?纯粹我的个人猜测。所以作者说“中国是人本主义者,西方人则由多神而统一成一神之基督教”。

为什么说现代“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虽然现在出人头地的机会很多,但每个人面对的机会其实并不是那么均等的,自古便是如此。为什么名门望族虽然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没落时刻,但这不过是一时的潮起潮落呢?用一句俗语来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理论上就是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出身决定了人八分成功的可能。科举制度之所以延续千年,自然是皇帝打击士族制度笼络人才所采取的最好政策之一。

历代的仕途是:春秋是贵族世袭,战国是游士,汉代是郎吏察举,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是科举制一直延续到清代。经济制度的演变则是井田制、均田制、屯田制、两税制、租庸调制、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制度。

土地是农业社会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虽然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因为土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中国错过了一次大机遇。

本书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懂了中国的“四民社会”(包括宗教、政治和社会)。西方只有农工商,但并没有中国之所谓“士”。士为四民之首,《论语》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读书人经考试及格才能任官,且是按照地区分配,故与世袭的贵族并不相同。中国的政权由士人任官,是一种士人政权。教人们的是士,做官的奉公守法。所以中国最大的教主是孔子,教育出很多士人。

战国社会礼贤重士,社会自由发展而产生工商业,因此产生游侠与货殖两种人。汉武帝时候对商人进行了严厉打击。他说,山林泽海均是皇家私产,下令收回,自己烧盐开矿来捐给政府。于是烧盐处派盐官,铸铁处派铁官,因此盐铁商失败了。

战国时士社会地位很高,不从事生产,无生活背景,多由诸侯贵族供养。但是到了汉代,汉高祖刘邦本来就是平民出身,掌权后也不重视士人,并且轻视商人,虽然汉代商业已极大发展了。

汉武帝时的士人政府把士提到了首位。当时有言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代设立国立太学,郡县亦有学校,有地方学考试及察举。经过考试和选举,年满18岁的可称为“太学生”,太学中的讲座先生叫做“博士”,一年可毕业。应试者可选甲科或乙科,甲科毕业的可做郎,即担任中央侍卫;乙科毕业的做吏,可单人床地方行政人员。自汉武帝以后中国读书人的地位提高了,中产阶级的农工商地位不如士,军人不再打仗,出路没有了,贵族也没有了。这也是为什么到后来会出现范进中举的悲剧,因为除了这条路你得不到当时主流社会的认可。蒲松龄为什么一直考到老,也是因为读书出仕的传统在作怪。

汉代的三公九卿,地方的郡太守,年俸均为2000石,按照当时 米价100文一石来算,2000石即20万文,等于二十金(即20斤黄金)。汉文帝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中人指中等人家)”,汉代有10万文钱可算是中产之家,故作官士可富可贵,所以人们不愿去经商,聪明的人都去求学作官了。“家累千金,尽散九族”,自汉以后士人渐成“士族”,根据周公礼法“聚族而居”。士族门阀制度也慢慢形成,有了家族渊源的名门望族自然成了“书香传家”。这种权力是不会被轻易出让的。也因为书籍在当时的匮乏,且选举有营私舞弊,因此全国皆成了根深蒂固的门第势力。而且门第观念至今仍然存在。根源就在汉代。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明未来。本书是由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的。钱穆先生曾言“盼能常存心怀,并在学业上好作准备,先忧后乐,书生报国,惟在此......做学问是一大方向,如何转移风气人心,乃属学人大责任所在,千事勿忽。穆虽老,亦当追随努力。”

先忧后乐,书生报国。也许正是因为先辈的这份热诚我们中华文化才一直源远流长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钱穆《中国社会经济史讲稿》--了解中国社会必读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