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搬砖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记》载:“(陶)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陶侃出身寒门,后官至大司马,是东晋名将。从这则小逸事中可以微窥陶侃的志向,也能稍稍理解其人有所成就的一点原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陶侃是清醒的人,他怕自己过于闲逸,而怠惰了身体和精神,所以每天自寻苦差事,一则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养志,保持紧张感和蓄势待发的做事状态。

有时候我们常抱怨生活不易、工作辛苦云云,渴望有舒服的日子让自己打发,果然真的遇到了舒舒服服的日子,更要心生警惕,温水煮青蛙,徜徉在舒服里很容易让人懈怠懒惰起来,不思进取,一来二去的习惯了舒服的状态,最后耽误了自己,追悔莫及。有个朋友去年忙于项目,说无暇读书练习诗词写作。今年没有项目,空余出大把时间,还是没有读上自己书单里的书,也没有完成诗词写作的计划。自己也后悔,说越歇着就越想歇着,每天遛遛弯,周末见几个朋友,啥也没干时间都混过去了。一算成绩,书和诗反而比去年忙时读的作的更少。

如果自己意志薄弱,那还是不要太盼望过舒服的日子吧。如果过得日子不大舒服,对于不够有强大定力的人来说,反而可能刺激你振作起来,努力学习、训练,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日子舒服起来,恐怕你很容易满足现状,但是当环境条件突变时,你又没有相应的准备和积淀,结果大概就很难乐观了。

现在经常讲人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其实也就是让大家学习陶侃搬砖之理。不断在舒适圈里给自己找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做,练习了本领,训练了胆量,模拟了技巧,就是不停地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圈。有意识地坚持这样做,自己抗挫折的能力就越强,扛事的本事也越多,慢慢地,你就发现,让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和事情反而日渐变少了。这样,岂不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陶侃搬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