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永不缺席:农民起义军首领也不要贰臣

历史波谲云诡,我们为您探奇解密,始终如一

明太祖朱元璋平民出身,曾隐迹于寺庙为僧,然而却能翦除各方强敌,开国立业,何其威风豪壮!时至明末,崇祯帝朱由检临危受命,如履薄冰,力图挽明厦于将倾,到头来竟被昔日驿卒打败,身死人手江山易主,又是何其凄惨悲哀!

“诸臣误我”,这是崇祯帝大势将去时的一声哀叹,细思不无道理。在“误君误国”的诸多臣子中,时任文渊阁大学士、明朝内阁首辅,也是有明一代最后一位内阁首辅的魏藻德赫然在列。

图片发自App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明朝大学士、内阁阁臣向来是才学兼备、文采出众之人,这位内阁首辅魏藻德自然也不例外,他出生于万历年间,崇祯十三年状元。崇祯年危机四伏,内忧外患频仍,魏藻德以上陈用兵之事,颇有见地而又与崇祯帝心意相合而被重用。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学识过人的朝廷重臣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即德不称才。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魏藻德这位“万人之上”的明帝国第二位掌握实权之人,用自己的人生演绎了德行欠缺的祸患。平日里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极尽谄媚之能,择善言上陈,蒙蔽崇祯帝至深。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大顺军兵临城下,山雨欲来,北京城内人心惶惶,岌岌可危。

图片发自App

明思宗朱由检剧照

崇祯帝深为魏藻德平日里展现的谋略学士折服,危急关头委以重任,下诏加其为兵部尚书、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新一任内阁首辅,希图魏藻德力挽狂澜,驱退起义军。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魏藻德第一次经受考验,就原形毕露。他与前臣于谦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魏藻德被询问退敌之策,却是浑身战栗,一语不发,与往日的善辩跋扈形成鲜明对比。无论崇祯帝如何质问,他始终保持沉默,形同身外之人,崇祯帝气恼不已,一脚将龙椅踹翻。

崇祯帝筹集军饷,资备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部,欲调所部进京勤王,无奈国库空虚,只能发动群臣各自出资襄助。魏藻德身为首辅,当此国难理应无所保留,尽献平日所捞“油水”,谁知他只是做个样子,带头“演戏”。

图片发自App

“闯王”李自成

情况危急,后宫皇后妃嫔尚且捐出自己的胭脂钱,变卖首饰充当军饷。魏藻德品德卑劣,妄图保留巨额资财,跳到李自成怀中继续享用。殊不知,覆巢之下无完卵,费尽心机到头来却是人财两空,徒留悔恨。

“上梁不正下梁歪”,内阁首辅装傻充愣,大臣们也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三月十九日,崇祯帝大势已去,京城正式沦陷。

魏藻德等一干重臣被俘,被大顺军关押,严刑拷打求取资财,魏藻德按要求缴纳十万两黄金才暂时得以免受皮肉之苦。他主动请降,进入幕府发挥“余热”,被闯王以“背恩负义”之名无情拒绝。

在起义军看来,魏藻德虽有满腹经纶,却没有品德,无异于一条走狗,遂下定决心尽数取得魏所藏私财后除之。

缴纳规定的资财后,魏藻德仍不得脱,只好供出家财藏匿之所,据说其府邸之下铺了满满一层黄金白银。足可见国之蠹虫,其祸甚巨。家财散尽还是没能躲避灾祸,李自成下令将投降官员斩首,以永除后患。

图片发自App

明代金锭

临刑前,魏藻德高声感叹自己有负皇恩乃至有如此下场,悔不当初,倘若崇祯帝泉下有知,必然解气不少。他死后,儿子也被严刑拷打致死,如此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义永不缺席:农民起义军首领也不要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