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预约” 力图价值最大化

医药经济报

贺昊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制定了《2017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方案中谈到要“科学实施预约诊疗”,并指出“三级医院在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预约诊疗科学性,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其中包括实现分时段精准预约。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安排预约患者就诊时间,预约时间精确到小时,有条件的精确到分钟。”

  医院门诊中出现的“三长一短”现象,就医患者反感甚深,行业管理部门多次要求予以整改,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可整改到什么程度,是否预约时间越精准越好?笔者认为,衡量的标准应该是价值最大化。

  价值计算

  门诊服务如何衡量价值?这里有个角度问题。医疗服务(包括门诊)实质是一种交换,按理说,作为支付的一方,患者的感受应该尊重,但基于医疗服务信息不对称的特质,医生的感受也须尊重,这是激励机制。也就是说,医疗服务的价值衡量应以交换双方的价值实现为标准。

  基于此,本文就门诊服务构建一个价值计算公式:

  门诊服务净价值=患者获得诊疗服务的价值-患者相应支付的成本①;

  假定患者获得诊疗服务的价值=门诊医生诊疗时间×医生单位时间价值②;

  患者相应支付的成本=患者花费的时间×患者单位时间价值③。

  那么,说明:

  ① 患者普遍反感的“三长一短”已经隐含了服务时间与价值的正比关系;

  ②不同的医生与不同的患者单位时间价值一定不同;

  ③就患者来言,门诊服务净价值如果大于零,患者应该是满意的。对门诊医生来言,公式②表明,医生的价值得到了尊重,如果门诊服务净价值大于零,那么,医生的价值也得到了实现。

  定性分析

  基于上述公式,就门诊服务的价值衡量可作如下定性分析。

  1.解决“三长一短”,可提升门诊服务净价值。

  “三长”是“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长”,意味着就医患者支付的相应成本高;“一短”是“医生诊疗时间短”,意味着患者获得的诊疗服务价值低,此消彼长两者相抵,患者感知的门诊服务净价值自然有问题。因此,减少患者支付成本提高获得的诊疗服务价值,即降低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增加门诊医生诊疗时间,是提高门诊服务的有效举措。

  2.时间的增减应以单位时间价值做参考。

  患者的时间究竟精减到怎样的程度,不仅有精减成本和技术问题事关能否精减得了,也有价值的考量。

  前述已说明,不同的医生和患者,其单位时间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当两种不同时间价值的双方进行交换时,应该以单位时间价值更高一方的时间为准。比如,假定门诊医生的单位时间价值较高,那么,在门诊服务时,的确需要患者等待门诊医生,以保证门诊医生的时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如果相反,让单位时间价值高的等待低的,即医生等患者,就属于不经济没效率了。基于此,门诊预约服务中,预约时间要留有冗余度。患者的不理解需要做出解释甚至宣导和教育。不同年资和职称(水平)即单位时间价值不同的医生的挂号冗余度要不同,借此将患者的就医流予以合理调节。

  如果患者的单位时间价值高于门诊医生的呢?基层或高端医疗机构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对基层医疗机构来言,可以充分实施预约门诊,并可强调预约时间的准确度,方便就医患者的合理就医。对高端医疗机构来言,预约上门进行门诊、居家诊疗服务,是可行的举措,减少高净值患者的相应时间支出,可以提高医患双方的价值实现程度。

  3.上述公式中,仅仅以医生作为一个样本进行了描述,其实,门诊服务中除了医生以外,还有护士和医技人员的服务,他们也各有不同的单位时间价值。现实中,医生通过不同的挂号价格显现了不同的单位时间价值,而护士和医技人员的单位时间价值差异还未得到显现,未来应该彰显出来。比如:可按如下方式进行门诊挂号及相应诊疗组织,将就医患者进行合理分流。

图片发自App


  当然,上述不同单位时间价值的彰显,也为医院内部薪酬的分配,尤其是工作量的分配提供了一种公平有效的方法:将患者的选择因素添加进去。

  结语<<<  

  医疗服务有其特点,因此,在服务效果的考量上,不能仅以患者的视角进行关照,必须添加医疗服务人员的视角,这样才能合作共赢。

你可能感兴趣的:(“门诊预约” 力图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