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替代不要剥夺

给学生上课的时候,用了威尔史密斯的案例,通过扮演“大众传媒”的角色,每一次释放新的信息,看看他们是否会因此动摇自己的立场与选择,探索更改自己每一次行为背后的认知体系是什么。

在朋辈督导中回溯教学和咨询时,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意象画面:一个被欺凌的孩子在一次次忍耐被嘲讽的羞辱后终怒不可遏想要举起凳子砸向施暴者,假设此时有人先行一步上去给了施暴者一拳,孩子的情绪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真正受尽委屈的孩子大概会从惊讶转为被看见抱持后的悲悯情绪释放。

有时候我们简单的判定为孩子是冲动易怒的,会不加思考的使用暴力处理问题,但其实不然。暴力行为的出现不一定是被上头的情绪牵动行冲动之径,而有可能是尚未学习到除了「武力」之外还有什么样的举措可以捍卫自己的个人边界,不被他人视为懦弱可欺负。如果只是浅层的去教育「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演变,就会逐渐给孩子贴标签,成了令人头大的问题行为不止的叛逆者。相较于告诉孩子什么行为不可取,不妨尝试反其道而行之,陪伴他们去寻找如何做可以在不逾矩的情况下真正获得尊重。

由此,想到大学做个人体验时,我缩在咨询室的椅子上哭个不停,而坐在旁侧的老师突然情绪激动的告诉我该如何坚守界线。那会只觉得震惊且怀疑咨询师未能像课本中所述那样保持客观中立的专业性。但此刻,突然觉得很温暖,那时候的老师,不就像意象中先行一步给出一拳的保护者,而我在这样的情绪保护伞下,也得以变得柔软且平静。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替代不要剥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