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夏晚晴天ZMH
当下的社会,35岁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一方面,这个年龄的人们正当壮年,工作事业进入稳步发展期;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在招聘时,却卡死35岁的门槛,不愿招聘超过这个年龄的人,在优化组织架构时,35岁及以上的员工也往往成为优先优化的对象。
在这种别扭的社会现象下,很多人都是谈35岁色变。年轻的一代焦虑自己将要到来的35岁,壮年的一代焦虑自己某一天会被优化。面对焦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要通过努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不过,努力似乎没有带来任何效果,很多人都陷入了越努力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的怪圈中。
有这样一个青年,在他36岁的时候,才开始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在他努力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了很多努力的盲点,比如要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才有效、最容易被忽略的缝接知识是深度学习的关键、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埋头苦干而是持续获得反馈……
后来,青年把自己的思考分享到网上,意外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共鸣。他的文章常被读者誉为一股清流,也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多家媒体争相转载。随后,他将这些思考和方法进行系统地整理,写成了《认知觉醒》一书,这个青年,就是《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
在书中,周岭从脑科学讲到思维规律,从意识讲到行动,在一针见血点出当下人们焦虑根源的同时,也提供了应对焦虑、真正通过努力实现成长的正确路径。
在通读了本书,做了231条笔记之后,我觉得本书可以归纳为认知觉醒、方法觉醒和持续反馈三方面。
认知觉醒是知,是了解大脑的运作规律,知道如何激发自我内在动力;
方法觉醒是行,是行动觉醒,是知道科学的行动方法,知道如何利用科学的认知去驱动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而不是只会一味地靠毅力支撑;
持续反馈是在知、行之后的总结反省,不断优化以达到不断进步、最终实现改变的目的。
1、认知觉醒:认识脑科学,激发自我内在动力
提到认知,许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知=知识。即只要我看足够多的书、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我的认知能力就一定比别人高。
实际上,知识不等同于认知,知识是能辅助我们决策的有用信息,而认知是一种能力。要实现个人的成长,靠的不是知道更多的知识,而是能否利用这些知识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有知识不一定有认知能力,但认知能力的提高一定需要知识。
比如,要实现认知上的觉醒,就离不开对脑科学的认识。
人有三重大脑,由内而外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动物的生存本能发展出本能脑,哺乳动物又进一步发展出情绪脑,理智脑则是人类独有的、主管认知的区域。本能脑和情绪脑由来已久、发展成熟,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强。理智脑出现的年代晚,发展慢,对大脑的控制能力弱。
这种大脑构造对人类的影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来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也就是说,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决策是经过思考之后做出的,实际上那只是我们的本能反应,所谓的思考,不过是在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比如,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吃完今天这顿,明天开始我就好好运动;上了一天班太累了,我再刷一会抖音,待会一定认真学习。
明明心里有努力向上的意愿,但往往是想一套,做一套。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人的潜意识。
人的大脑有两种意识:负责社会系统的意识和负责生理系统的潜意识。意识处理信息速度慢,潜意识处理信息速度极快,这就使得潜意识能轻易左右意识,意识却难以影响潜意识。
潜意识具有模糊的特点。认知模糊时,我们会习惯呆在舒适区,不愿挑战新事物;情绪模糊时,烦躁不安、焦虑的负面情绪会困扰我们,使我们深受其扰;行动模糊时,我们会在选择面前眼花缭乱,无从下手从而干脆不去行动。
对此,周岭给我们的建议是消除模糊——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这是在消除认知模糊;正视自己情绪的问题,思考并对其进行拆解是在消除情绪模糊;缩小一次性可选择的范围,建立单行道式的选择状态,则是在消除行动模糊。
模糊消除得越多,生活越发具体,我们才能避免被本能的潜意识裹挟,出现想与做不一致的情况。
尽管潜意识模糊的特点会带来种种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完全否认它对我们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深度学习方面。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被某些信息所触动,那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但一时半会可能说不清楚是什么、为什么。这种触动的感觉其实就是潜意识替我们对信息筛选之后做出的信号。
一旦出现这样的信号,我们就要更加留意相关的信息,因为这是本能在提醒我们:这个信息与我有关,可以就此进行深入学习。
那怎样才算深度学习呢?这里就涉及到方法觉醒。
2、方法觉醒:比起靠毅力,我们更需要科学的行动方法
与三重大脑分层类似,人的能力与成长过程也有自己的分层。
人的能力是按“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由内而外分布,相反,成长的过程是由表及里按“学习区-思考区-行动区-改变区”的形式分布。
了解能力及成长的圈层分布,目的在于明确努力的方向:一是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由内向外,让能力逐步往外拓展;二是不能只停留在学习区,而是要想办法往思考区、行动区乃至改变区靠近。
舒适区的边缘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关键是找准哪些地方属于这个区域。对此,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第一反应来做判断。
那些一眼看过去就会、做起来毫不费力的;一眼看过去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做起来也极其费劲的,这两类事物都不需理会。前者属于舒适区,不用努力都能轻松完成;后者属于困难区,非短期的努力就能达成。介于两者之间的区域,就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这个中间地带,看起来好像会,但又需要再努努力才能达成,正是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练习快速获得进步的地方。
当然,如果不想这么麻烦,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在舒适区和困难区之间来回反复训练,这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舒适区边界。
举个例子,健身时举5公斤的杠铃觉得还行,举6公斤的杠铃就明显感觉很吃力,那就可以一组举5公斤,一组举6公斤,交替训练,借此慢慢提高自己的能力。
除了在舒适区边缘努力,深度学习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周岭在书中就指出,深度学习有3个步骤:获得高质量知识、缝接知识、输出成果。其中,缝接知识最易被忽略,但它却是深度学习、打造自己知识网络体系的关键。我们日常获取的知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又一个孤立的点,缝接知识就是那根线,将一个个点串联成面。
缝接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说是知识与我之间的联系。联系得越多、越充分,知识的效用就越大。
比如,周岭在书中提到,如果有事情让我们感到痛苦,就要赶紧坐下来梳理清楚是什么原因让自己感到难受,不能任由这种难过的情绪进入潜意识继续困扰我们的生活。
由此我就联想到,每次自己感觉糟糕的时候,坐下来随便写写东西都能够很好地平复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在写的过程中,原先感觉复杂、模糊的情绪变成具体的文字,原先那些自我感觉一团乱麻的事情借由文字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好像突然之间就有了不一样的思路。
顺着这个思路,我又联想到,人最害怕的,其实是模糊不清的感觉所带来的不确定感,一旦变得具体了,哪怕只是文字上的具体,都有助于消除不安的情绪,从而使人变得平静,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写作具有疗愈自我的作用。
经过这样一番联系,我轻松又牢固地记住了书中关于情绪模糊的知识点,顺带还有了自己的思考。这一点,远非是单纯地摘抄书中的知识所得比的。
3、持续反馈:改变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量的追求成了人们衡量自我努力的标准:今天背了XX个单词、今年看了XX本书、坚持打卡XX天……乍一看数字会觉得非常感动,因为在满是奶头乐的当下,还能坚持自我提升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得的事。不过,如果细究起这些“努力”带给人们多少改变,又少有人能说出个一二三。
对表层学习量的衡量是容易的,也是大多数人一贯以来采取的评估结果的方法。但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容易让人陷进对量的追求,沉迷于自我感动式的学习中。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学习了不少东西,但生活却难以见到有真正的改变。究其根源,在于我们的评估标准错了。
我们常说,量变引起质变,但却少有提及,量的积累必须是有效的。假设背单词是为了通过考试,那么评估学习效果就应该是记住了多少单词,是否真正掌握它们的用法,相关习题是否都做对了、吃透了,而不是今天背了多少个单词。换句话说,今天背了多少个单词的这种表层学习量的积累除了自我感动以外,实际作用极少,因为背了不等于记住,更不见得一定会运用。
学习的目的,一定是为了改变,真正学会运用一个知识点也好,改变自己的一个坏习惯也行,只有每一次的努力都带来改变,我们的学习才能算是有效的。
学习除了要有效,还必须要能够持续获得反馈。为什么我们在学习一样新事物的时候,总感觉有师傅带比自己摸索时要学得更好、进步得更快?就是因为师傅会给反馈,告诉我们哪里做得对哪里又做错了。有反馈我们才能精准识别自己在哪方面还存在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
真正的学习成长是不断产出,获得反馈,而不是一味地埋头苦干。
在这个人人皆焦虑的时代里,比拼成长也成了在所难免的一件事了。但成长不等同于做更多的事、看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技能,真正的成长是不断提升自我认知。
无论折不折腾,时间都会过去。周岭说,去做总比不做好。我想说,去做,更要聪明地做。既然人家都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了,我们又何不借风而行,更好地出发呢?
真诚推荐你读一读《认知觉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