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通鉴】燕王谋反上了瘾,上官也发皇帝梦

衣赐履按:至高的权力有鬼魅般的吸引力,权力如此妖娆,引无数野心家竞折腰。燕王刘旦想当皇帝也就罢了,上官桀也想试一把,咳!

前85年,正月,汉昭帝封大将军霍光为博陆侯,左将军上官桀为安阳侯。

有人劝霍光说,将军还记得吕氏家族覆亡的事吗?吕氏身处伊尹、周公的地位(意为辅政,与霍光情况类似),主持朝政,专擅大权,却疏远皇族成员,剥夺他们的权力,因此失去了天下人的信任,最后终于灭亡。如今将军身居高位,皇上年幼,我觉得应当多用皇族成员,并多与大臣共商政事,吕氏家族当初怎么做的,您就反其道而行之,只有这样,才可能免除祸患。

霍光认为有理,便着手在皇室成员中选择人才,任命楚元王(首府彭城,江苏省徐州市)刘交的孙子刘辟疆和皇室成员刘长乐,都当光禄大夫(特级国务官),刘辟疆还兼任长乐宫卫尉(长乐宫保安官)。

衣赐履说:当初,武帝刘彻病危时,给昭帝刘弗陵找了三个辅政大臣,霍光、金日磾和上官桀,并封霍光为博陆侯,金日磾为秺(读如杜)侯,上官桀为安阳侯。不成想,金日磾以新皇帝年纪幼小为理由,不肯接受封爵,这下子闹得霍光、上官桀也不好意思接受,但心里头是真不爽诶。前86年,九月,金日磾去世。他去世前,霍光才将三人封侯的事报告刘弗陵,于是金日磾躺在病床上接受了侯爵的印信和绶带,第二天就去世了。如此,霍光和上官桀才获得侯位。

讲这个事儿,只想说明,金日磾行事克己谨严,身上散发出一种气场,给别人一种压力。大家还记得我们在《汉武帝五柞宫托孤》一文中讲过,金日磾的儿子在宫里与宫女玩闹嬉戏,他怕之后会引发大乱子,于是,回家就把儿子给杀了。像这样的人,虽然他并没有揽权,但他站在霍光的身后,霍光的后背一定总有凉气吹过。这种压力,对霍光就是一种牵制。因此,金日磾不接受爵位,霍光就不敢接受,更何况上官桀呢?金日磾一死,霍光根本没把上官桀当根儿葱,宰相田千秋是个厚道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不争权,于是,霍光一枝独大,恐怕此时已显示出目中无人的迹象,这才会“有人”向他提出忠告。

另,我们前面曾经提出过,霍光是大将军、大司马,位在宰相田千秋之下,为什么朝里的事儿,都是他说了算,田千秋简直就是个打酱油的呢?其实呢,霍光的职务还有个后缀,叫,“录尚书事”,意思是综揽皇帝宫内秘书处的事务,替皇帝代批公事,这才是他能够凌驾朝臣之上的关键所在。

霍光和上官桀关系怎么样?

相当好。

好到什么程度?

他俩是亲家。

霍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生了一个闺女,两家在蜜月期时,霍光休个假、公个干什么的,不在朝,就由上官桀代行政事,双方很是融洽。

但是,花无百日红,两家的蜜月期时间并没有太久,就出现了裂痕。前84年,上官安的闺女才五岁,上官家就想把她嫁给刘弗陵(本年十一岁),霍光觉得外孙女太小,就没有答应。

衣赐履说:史书上的五岁,其实周岁也就三到四岁,富贵人家的孩子,可能连奶都没断呢,就想着往宫里送,权力对人性的扭曲,一至如斯。

【长公主们,没有省油的灯。】

刘弗陵的大姐盖长公主(嫁盖侯王受,王受是王信的孙子,王信是汉武帝刘彻的舅舅、老娘王娡的弟弟。盖长公主本年可能五十开外了。一说长公主嫁的是王受的父亲王充,我觉得从年龄和辈分儿上考虑,嫁王受的可能性大),与她儿子的门客、河间国(首府乐城,河北省献县)人丁外人私通。上官安常与丁外人厮混,关系不一般,便对丁外人说,我女儿容貌端正,如能得到长公主的帮助,入宫成为皇后,我们上官家在朝中就真正立稳脚了,这个事儿就拜托您了。按照惯例,公主基本上都是嫁给列侯,这事儿办成了,您还担心不能封侯吗(意为长公主跟你关系不错,你做这事有功,我家得了势之后,帮你封侯)!

一想到要封侯,丁外人激动不已,立即找到他的情人姐姐,如此这般一通白呼,长公主二话没说,很快把事情办得妥妥的,由刘弗陵颁布诏书,将上官安的女儿召入宫中,封为婕妤(嫔妃的职称,仅次于皇后),擢升上官安为骑都尉(骑兵总监)。

前83年,三月二十五日,刘弗陵立上官氏为皇后,赦天下。不久,皇岳父上官安又被擢升为车骑将军。

【上幼儿园的年级就成了皇后,幸,亦或不幸?】

衣赐履说:本年,上官皇后虚六岁,已经母仪天下,不知晚上睡觉的时候,会不会梦中惊醒,哭喊妈妈。

另,霍光大权在握,立皇后这事儿,不可能不知道,恐怕碍于情面,没有横加干涉吧(况且,上官皇后还是他的外孙女)。但从权力角逐上来看,这件事标志着,霍光与上官父子之间,已经不只是裂缝,而是隔了鸿沟。

前82年,六月,刘弗陵再封岳父上官安为桑乐侯。自从当了皇岳父,上官安加官进爵,感觉非常爽,史书称其“日以骄淫”。有一次,刘弗陵赐他在宫中饮宴,上官安喝得非常高兴,回家之后,对门客说,今天女婿陪我喝酒,真是太爽了!上官安见刘弗陵的衣饰高端大气上档次,再看自己的穿戴,就觉得跟要饭的差不多,回家就要将自家东西一把火烧了。他的儿子因病去世,上官安竟仰面大骂老天。其顽劣狂悖,常让周围的人目瞪口呆。

【名为外人,实为内人】

上官父子地位日益尊贵,回头一想,欠下长公主不小的人情,这得还啊,于是就想为长公主的姘头丁外人谋求封侯,谁料,刚向霍光提了一嘴,就被狠狠怼回来了。上官父子还不死心,又请求任命丁外人为光禄大夫(特级国务官),这样就有了受皇帝召见的资格,霍光还是断然拒绝。上官父子连着吃瘪,实在面上无光,向长公主说明原委,长公主恨死了霍光。

衣赐履说:汉朝建立以来,除吕后封兄弟子侄为王,文、景、武对少量外戚封侯之外,高祖刘邦所定“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原则,执行地还是不错的。上官安封侯,是因为他是皇后的老爹,也属外戚封侯。而这个丁外人是什么货色?上官父子要为其封侯,这纯属利令智昏。上官桀当然心中怨恨,你霍光是辅政大臣,老子也是,凭啥你说什么都算,老子说什么都不算?

其实,霍光所扮演的角色,真的挺难,硬了,遭人忌恨;软了,被人架空。

屋漏偏逢连天雨。上官桀的岳父宠信一个叫充国的人,此人担任太医监,因私自闯入宫中禁区,被逮捕下狱,定为死罪。当时,冬季即将过去(西汉法令规定,冬季执行死刑,这句话可能暗示马上就要行刑),又是长公主出面,为充国交纳二十匹马赎罪,充国死刑得免。于是,上官父子深怨霍光而更加感激长公主(二十匹马对上官家而言,不叫个事儿,此处由长公主出面营救,估计是上官父子已经不便出面了,从侧面反映出,霍与上官,此时恐怕已经水火不容了)。上官桀在武帝朝已位列九卿,地位高于霍光,现在,父子同为重号将军,皇后又是上官安的亲女儿,而霍光只是皇后的外祖父,却反而大权在握,每每念及到此,上官桀两眼冒火。

好,先放一放上官父子,我们看看那位燕王刘旦,又在出什么幺蛾子。

前面我们讲了,刘旦做了一把皇帝梦,刚做到一半,就被击了个粉碎,但当皇帝的心思一起,就很难再平复下去(详见拙文《燕刺王大做皇帝梦,隽不疑腰斩假太子》)。御史大夫桑弘羊创立盐、铁、酒类专卖制度,为国家挣了大钱,自认为立有大功,想为其子弟求取官职,也遭到霍光拒绝,怒火无处释放。于是,长公主、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便与刘旦串通一气,密谋除掉霍光。刘旦也派遣手下孙纵之等人,前后十余次,携带大批金银珠宝,快马来往于燕国、长安之间,大肆贿赂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

前80年,上官桀等人用刘旦的名义上书,告发说:

霍光出外校阅郎官及羽林军时,命人清道,驱赶行人,派太官(御厨房)为其预先安排饮食,完全是天子仪式;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二十年而不肯投降,回朝后只不过当了典属国(移民区总监),而大将军长史(大将军府秘书长)杨敞并无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粮食总监);霍光擅自增选大将军府的校尉(指挥官)。霍光独揽大权,为所欲为,有超越人臣的苗头,让人不得不怀疑,他会做出不利于朝廷的非常之举。因此,我愿意交还燕王的印玺,回到宫廷,侍卫在皇上左右,监督奸臣的行动,以防有变。

衣赐履说:打算谋反的,上来先诬告别人谋反,此为通例。

上书时机很重要,这一点上官桀考虑周密,细节决定成败嘛。伺某天霍光调休,上官桀才将上书呈递刘弗陵。上官桀想的是,只要刘弗陵把奏章交下面查办,立即就由御史大夫桑弘羊带一票人捉拿霍光,然后一刀干掉,大事可成。不料上奏之后,刘弗陵竟然扣留不发。第二天早晨,霍光入朝,听说此事后,一身冷汗,停在画室(雕刻绘画精致的等候召见的处所),不敢进殿。

刘弗陵问,大将军在什么地方?

上官桀说,因燕王控告大将军的罪行,所以他不敢进殿。

刘弗陵说,召大将军进来。

霍光进殿后,脱下官帽,叩头请罪。

刘弗陵说,将军请戴上帽子。朕知道这道奏章是假的,将军并没有罪。

此话一出,在场人员全都愣了。

霍光也感意外,说,陛下是怎么知道的呢?

刘弗陵说,将军去广明(长安东门外一村落)校阅郎官,是最近的事,选调校尉也还不到十天,燕王刘旦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呢!况且将军如要谋反,还用选调校尉吗!

本年,刘弗陵年仅十五岁,这种迅速的反应和英明的判断,尚书(宫廷秘书)及左右官员,无不震惊。

【刘弗陵有明君之相,奈何命太短】

之后,发现呈递这奏章的人果然逃亡,刘弗陵下令紧急追捕。上官桀等人心中有鬼,便对刘弗陵说,区区小事,用不着穷追不放。刘弗陵不听。再往后,上官桀的同党中有人说霍光的坏话,刘弗陵立即怒斥,大将军是忠臣,先帝托付他辅佐我,谁再胆敢诬蔑大将军,就问他的罪!

从此,上官桀等不敢再攻击霍光。

衣赐履说:刘弗陵的反应,的确让人击节赞叹,倘遇到一个糊涂人,霍光立即会被满门抄斩,这事,细思极恐。刘弗陵十五岁,在朝廷中说话看起来还有些分量,这反映出,霍光辅政,估计还是相对公平公正的。对比汉献帝之于曹操,区别不言自明。

表面上,上官桀等人被摁住了,但攫取权力的心可没死啊。没过多久,上官桀等密谋由长公主设酒宴邀请霍光,埋伏武士,霍光一到,就乱刀砍死,之后废掉刘弗陵,迎立燕王刘旦为皇帝。刘旦设置驿马传书,往来递送消息,许诺事成后封上官桀为王,并对外联络了数以千计的各郡、国的豪杰之士。刘旦与燕国宰相商议此事,宰相说,恐怕不妥吧!大王以前与刘泽合谋,事情还未成功,消息已然走漏(详见拙文《燕刺王大做皇帝梦,隽不疑腰斩假太子》),是因为刘泽那个货性情浮夸,欺凌属下,根本不是个干事儿的人。我听说左将军上官桀一向办事浮夸,车骑将军上官安基本上就是一个二球,跟这俩货共事,估计成功不了,而且,即使侥幸成事,他们也可能背叛大王。

刘旦说,你不必担心,我本先帝长子(只是老三,只不过俩哥哥都死了),天下归心,不会有人反对。之后,刘旦又对手下说,长公主告诉我,朝廷那边,需要担心的只有大将军霍光和右将军王莽(这位王莽,别名稚叔,天水【甘肃省通渭县】人,不是八十年后取代西汉王朝的那位王莽),如今王莽已然去世,宰相田千秋又有病,大事可成,今后,你们就跟着我升官发财吧!哈哈!

刘旦命臣下一律整治行装,随时准备出发。

衣赐履说:谋反收益巨大,但风险也巨大。谋反队伍是否团结牢固,是基础的基础。部队里有句话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燕国宰相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果然,阴谋之中,套着阴谋。上官安还有小秘密,他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刘旦一旦来京,就一刀做掉,然后废掉刘弗陵,拥立老爹上官桀为皇帝,这天下就改姓上官了。

【上官桀:老子凭什么不能当皇帝?】

有人问他,那皇后怎么办?

上官安说,追鹿的猎狗,会顾及兔子吗!况且我们是因皇后而获得尊贵,一旦皇上移情别爱,我们可能想当老百姓,也不可能了。这是百世难逢的好机会!

衣赐履说:上官安这个看法,倒是不错。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卫子夫,不都是这个下场吗!特别是卫子夫失了宠,连儿子太子刘据,以及刘据几乎所有的后代,全部诛杀。从这个角度看,上官父子想当皇帝,也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但我不很理解,上官父子真的认为,只要杀了霍光、刘旦,再废掉刘弗陵,他上官桀就能当皇帝了?这个位子能不能坐稳当,不用考虑的吗?

在霍光与上官父子争权的过程中,霍光显得非常被动,似乎与他一生的功业不相匹配。当然,没有其他史料支持,我们也不好刻意去怀疑,他在整个谋反过程中,或者,在当时记录此事件时,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长公主一个门客的父亲叫燕仓,担任稻田使者(收租官),听说了上官桀等人的阴谋,立即将此事告诉了大司农(农林部长)杨敞(上官桀诬告霍光的信中,说杨敞是搜粟都尉,现在又成了大司农,可能是刚刚升职吧)。杨敞为人,谨慎怕事,不敢奏报朝廷,便上书称病,躲在家里,但偷偷将此事告知谏大夫(议论官)杜延年,杜延年迅速将此事奏闻霍光。九月一日,刘弗陵下诏,命宰相田千秋逮捕孙纵之及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连同他们的宗族,全部诛杀(汉代一般冬季执行死刑,但这种谋反重罪,可能不在限制之内)。长公主听说后,自杀。

刘旦得到消息,召燕国宰相前来商议说,事已败露,是否应发兵造反?

宰相说,上官桀都被处死了,天下老百姓都知道是谋反,这时候,还发个茄子的兵啊!

刘旦郁闷,摆设酒筵,与臣子和妻妾诀别。正好刘弗陵下达正式诏书责问刘旦,刘旦便用王印的绶带将自己绞死,刘旦的王后、夫人等二十余人也随其一起自杀。刘弗陵加恩,赦免燕王太子刘建死罪,废为平民,赐刘旦谥号“刺王”。上官皇后因年纪幼小,未曾参与政变阴谋,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未被废黜。

衣赐履说:上官皇后逃过一死,与年龄小无关,主要还是霍光的面子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酱香通鉴】燕王谋反上了瘾,上官也发皇帝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