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兜兜转转间感悟人生。
一直说保持一周更新一次,但是,工作了,感觉每天睁开眼都在路上,在路上的时候,喜欢看着窗外发呆,现在又出差,那就在高铁上码点字。
这个最近在朋友圈出现频率最高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自己看这个电影,真是临时起意,上周末,突然说开会取消了,我就和庆出去看电影了,回来已经23:00多了,两个女生这个点在路上晃悠,也是厉害。
开场的音乐,一股浓浓的印度味,还有纸牌游戏,让我有种学生时代到电子阅览室进门的错觉。
从《幕后玩家》到《我不是药神》的徐峥,在电影里,开始留长头发了,但《幕后玩家》的结尾感觉有点突兀,在幕后的记者,感觉不像幕后,意外的转折没有带来预期的惊喜,有点失落。
围哥的出场,还是让我很意外,被他圈粉是因为《金牌律师》,一个很有实力的演员,有点遗憾的是,围哥没有一个很经典的代表作品,但是但是毫不影响俺对围哥的喜欢哈。
整个电影,给人的感觉是,笑着笑着给笑哭了。
在电影院里,开始,大家笑声不断,到电影的后半段,大家都不笑了,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对于这个电影,很多大神都写了观后感,由于工作的忙碌,只翻看了一个一直置顶的公众号文章,里面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你不是优雅善良,你只是尚未被生活逼到绝望。”
是呀,如果不是生活所迫,都是爹妈养的,谁不想活的优雅一点。
我们不是病人,可能没有经历过“富贵”病给生活带来的的绝望,在电影里的气氛带动下,会流泪,会悲伤,但是无法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更能体会到这种无奈与绝望。
但是,我们都和主人公一样,迫于生活,做过许多不“优雅”的事,开始主人公是果断拒绝走私药品的,因为这是法律所不容的,后来由于父亲做手术需要钱,无奈才走私,后面有了钱,主人公没有被利益熏心,而是停止走私,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如果小女孩不得这种病,她的妈妈不会选择跳舞,后面作为客人,老板被逼上去跳的时候,她看着笑了、然后哭了,说明她也是迫于生活,本身并不喜欢这份工作。
如果神父不得这种病,他会依旧虔诚的祈祷,可是,生活总是充满戏剧性的考验,信仰是心里安慰,可以抚平心里的疼痛,但生活还是得靠自己去“医治”。
吕受益,如果不是鲜活的生命躺在自己面前,他早已选择离开,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是可以陪着这个小生命长大,陪着自己的家人,但平淡的生活,对他来说,就像一个昂贵的奢侈品,可望不可及。
如果,小黄毛不生病,他也不会选择一个人,在异地他乡里自生自灭,生病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心里最脆弱的时候,你能想象到他心里的曾掀起的惊涛骇浪。
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也是有底线的人,但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还是被迫越过那个红线。
踏出校园,我们慢慢的融入这个社会,也慢慢理解别人,也慢慢的感同身受。
以前,桌儿给我说大学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有很多的不适,我理解,也很难理解。
现在,我工作了,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好不容易有个周末,我也有慌乱的不适,新上映的电影,自己一个人去看,没有当年的三三两两,晚上超过22:00就不敢出去,怕迷路,虽然在西安并不是那那都去过,但是却狗胆包天。
以前,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发单,我会礼貌拒绝,傲娇的头也不回继续走。
现在,我会接过来放在包里,礼貌的说声谢谢,因为,我记得自己每次见客户时忐忑的心情,虽然现在皮了不少。
以前,我觉得自己只要笑笑坚持,就可以无所不能。
现在,工作了一天,面带笑容了一天,踩着高跟回到住的地方,一个人的时候,偶尔也有种想哭的冲动,莫名的眼泪,连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原来是高估了自己。
我们总在兜兜转转间感悟人生。
另一个触动我的是法律,虽然我是个土八路,但是对于法律,一直有一种信仰——不知法犯法。
大家不要挺而走险去知法犯法,不是每个人都会像电影里的男主那么幸运,毕竟电影里有点个人英雄主义的痕迹。
感性对待电影,理性看待生活。医药公司,在电影的刻画里,像坏人,但研发需要成本,生活还是很残酷,不是处处都是福利机构,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通过努力去自救,去改变。
《我不是药神》折射出一些人的辛酸,也折射出生活不是处处如愿,但是,我们时刻要有个乐观的心态,努努力,加加油,让自己过的好一点,让身边的人过的好一点。
你会发现,幸福是你流露的眼神,不是别人给出的标准,该努力时努力,该看风景时好好享受眼前的景。
告诉自己:好好工作,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