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厚文化传媒•编委风采】李建厚 赵风平

          第1178期

图片发自App

【剑厚文化传媒•编委风采】开篇寄语

      文/剑厚  娟娟


    我们一路走来,有你的真诚相伴,心与心贴近,雪,都是暖的……

    海角天涯,其实,就是咫尺之间,爱与爱携手,夜,都是亮的……

      感恩,海内外所有编委;感恩,一直关注和关爱《剑厚文化传媒》平台的艺术家们!


月夜

文/剑厚


有一双翅膀

喜欢在夜里起飞

可以跋千山

能够涉万水


月  见与不见

月  依然在


心中的  月

哪怕在夜里

如同爱    一直在


有一双翅膀

喜欢在夜里起飞

那双翅膀叫

思念

图片发自App


  【风平赏读】

        赏读剑厚老师的小诗《月夜》,有种莫名地感动。诗人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深远绵长的思念。境是境,情是情。思维敏捷,意境鲜明。小诗着墨不多,诗歌的质地却很厚实。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跳动在诗行里,不仅读到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邃,那种精神阅历的纵深和多重层面。更感受到诗人对诗学审美追求的执着与睿智。

        小诗开篇:有一双翅膀/喜欢在夜里起飞/可以跋千山/能够涉万水,这是一双怎样与众不同的翅膀,夜里起飞不惧千山万水,穿越时空。这样的诗句不仅有着诗的韵律与弹性,轻盈与空灵,更有着思的饱满之内涵与强劲之张力。这样的诗句耐读而有味,笔触质朴而纯净。情寄于生,景托于心,心生融合情景,思维长成意象。自然之景与心生之情共适,灵感之句流淌。

图片发自App

        小诗的第二小节,夜/月  见与不见/月 依然在,诗人惜墨如金,却余味犹长。分行空格的错落艺术,不仅体现了诗歌“建筑美”更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夜月最易惹相思,思故乡,思亲人……诗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样的诗句源于诗人娴熟的语言技巧,更源于诗人深刻睿智的思考。

        小诗的第三小节:心中的 月/哪怕在夜里/如同爱 一直都在,诗人心中的爱如月那般高洁无私永恒,闪烁着强烈的心灵圣光。这爱超越小我,升华为关注社会,思考人生,是深植于诗人心底的永恒眷恋。诗是诗人借助语言寻找到美好的世界。诗作为诗人心灵最深处的呼吸,它吐纳的必然是最纯洁、最神圣、最精美的东西。诗人把读者带入一个纯净世界,牵引读者去探寻美的真谛。

图片发自App

      小诗的结尾:有一双翅膀/喜欢在夜里起飞/那双翅膀叫/思念,这样的结尾与开篇呼应,画龙点睛之笔,堪称妙手偶得。巧妙突出诗歌主旨,诗意升华。小诗实质既不想描写夜晚,也不想吟咏月亮,而是借助这月夜倾泻无限思念。“这双翅膀”隐喻极妙!可以避免了诗的过于直白,同时增强了诗的耐品度。诗道之所在,必着于情。情乃诗之根,有情则诗活。诗人怀揣那颗炙热之心,满怀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爱恋和思念,经岁月沉淀绽放出诗意之花。

图片发自App

  人人都在生活,人人心中有诗和远方,很多人心有所动,极少数人才能落笔成诗。过分强调现实,诗难免呆板;过分强调超越,诗难免浮夸。剑厚老师很好处理两者之间关系,很好萃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诗歌的风格特点,糅合其精华融为一体,自成一格。平中见奇,浅里藏深,淡处知浓。其诗之美不在于辞藻,不在于雕塑,贵在传递出那份源自根的情怀。这种诗性的力量已超越诗歌本身!如果可以,让自己的心灵长出一双翅膀,去诗意的天空翱翔。

            评者简介

      赵风平,本刊编委会首席诗评。

        笔名风平,河北唐山人。诗人,词人。现为【剑厚文化传媒】编委会首席诗评。【世界诗会·美国总社】编委首席诗评。

图片发自App

              作者简介:

        剑厚,本刊总编辑。

        本名李建厚,辽宁铁岭西丰人。

      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世界诗歌联合会•美国总社】顾问兼诗评。【红梅诗歌文化传媒】特邀顾问。

    一个瘦弱的"东北大汉",一个文化苦旅中的行走者。

图片发自App


【剑厚文化传媒】编委会

荣誉顾问:非马(美国)

文学顾问:莫燅珠  汪剑平

海外文学顾问:舞韵(美国)

翻译顾问:桂清扬

音乐顾问:刘莎

历史顾问:陈二虎

书法顾问:袁赤  许广纪

影视顾问:刘子刚

美术顾问:  刘建民  邓玉生 焦志新

诵读顾问:雨寒、袁震宇

总编辑:李建厚

主编:马小娟 

副主编:徐晓兰(美国) 李艳  周昊  刘美英

编委:张秋玲(香港) /陈利平(香港)/朱少娜(美国)/黄梅花(香港)/吴垠(德国)/王义/陈国英/李福君/孙英杰/赵风平

法律顾问单位:河南卓青律师事务所

 

你可能感兴趣的:(【剑厚文化传媒•编委风采】李建厚 赵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