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语 (2017-12-3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知哪位哲人在前面加了个“静口”,把静口作为修齐治平的基本和开端。仔细想想,有道理。

孔子说过:“讷于言而敏于行”,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话:“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而当年在生产队大集体时,同样的话是:“少说闲话,多挣工分”。

静口,佛教中叫“止语”。

“止语”作为佛教修行的法门,是强制性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语、不拍马属于佛教五戒十善中内容,是要强制遵行的戒律。遵行的目的在于消除四种口业:妄语(虚妄不实的话)、恶口(恶毒骂詈的话)、两舌(拨弄是非之话)、绮语(花言巧语、淫言浪语)。

“止语”的真正境界是佛的境界: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境无是非,缘无好丑;无诤无辩,无誉无咎;智慧通达,绝诸言论。也即是那种“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缨络经》)、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止观五上》)。达到这种境界后,到底是认为言语是多余的而不想说,还是认为言语是无用的而不用说,拟或是认为言语不能准确表达而不能说,可能都存在,不管怎样,这时,“止语”是去掉了强制的成分而成为自然的状态。

自己并未有意修行“止语”,但是,随着年事增长,我明显感觉到有时候真的不想说话。妄语有用吗?自我吹嘘不能抬高自己反而让人轻贱;恶口有用吗?不利于解决问题徒增更多阻力;两舌受用吗?背后说人实在是亏己德行自造口业;劝诫有效吗?道理要靠自己想;辩论有果吗?大多只会带来争吵。孔子曰“予欲无言”,吾从之。

人有过错,包容而不指责;事不如意,接受而不埋怨;对于思想固化的人,不再劝化,人各有命,随他去吧;对于思维不同频的人,鸡不与鸭语,选择闭嘴;对于他人的指责,毁誉听之,不再与辩。总之,随着经人历事,自己学会了对于不同事情或者听而不闻、或者存而不论、或者论而不议、或者议而不辩。世事纷浊中,有些话能窝在心里,有些话能咽下喉咙,有些话能留在嘴边了。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吾从之。

以前,说实话,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口业中,除了绮语,前三种都难免。特别是面对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的人,常常是无名火起,按捺不住,刀枪并举,恶语相向,口无遮拦,以图一快。

“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不能只图自己的嘴巴痛快,你痛快了别人就不痛快。痛快不是好事,痛快后面常常是不痛快。佛偈云:“慈悲口,方便舌,有钱无钱都做德。”对任何人,都要和言以对,不能拒人千里,更不能出口伤人,特别注意不因他人的恶言恶行而亏败自己的德行。当然,心存慈悲方便,不是模糊是非善恶,该有的原则、该有的表态、该有的行动,都应恰如其分的呈现。

《左传》中说:“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君子含垢,天之道也。特别是那些有一定的职位的人,必须要有一定的肚量,忍辱含垢那是必修课。面对咬文嚼字、吹毛求疵,面对无端指责、无理取闹,面对捕风捉影、流言蜚语,面对一切的别扭,都要能装到肚子里,平静以对。俗话说:“当家人,恶水缸。”好的你放在心里,歹的你也放在心里。

自知自己距“止语”、“静口”的境界相差甚远,但是,只要努力前行,走一程,进一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止 语 (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