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孟子3.6人性本善

3.6【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chù)惕恻隐①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āo)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wù)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②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不忍别人受苦的心。先王有不忍别人受苦的心,才会有不忍别人受苦的政治。凭借不忍别人受苦的心,实施不忍别人受苦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不忍别人受苦的心,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童快要掉到水井里,都会生出惊恐怜悯的心,不是想借此和孩童的父母攀结交情,不是想借此在乡里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听到孩童的哭叫声才如此做的。由此看来,没有怜悯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怜悯心是仁德的开端,羞耻心是义行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明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能行善,是害自已的人;说他的君主不能行善,是害君主的人。所有具备这四种开端的人如果知道要去扩大充实它们,就会像柴火刚刚燃烧,泉水刚刚涌出。假使能扩充它们,足以保有天下;假使不能扩充它们,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注】①怵(chù)惕恻隐,《说文解字》:恐也。惕,东汉郑玄:惧也。恻,《说文解字》:痛也。隐,东汉赵岐注,痛也。
②端,本作耑,《说文解字》,“万物初生之题也,上像生形,下像其根。”

【解读】我们从小就知道“人之初,性本善”这两句。就如同孟子所说,人在一瞬间的做出的反应和动作才是人最本质的反应。同样,当看到孩子遇到危险的一瞬间,能伸出援手的,都说明人本性的善良。
作为国君或者领导者,如果将这份爱心能够扩大,从个物身上拓展到周围的人、更多的人,再拓展到团队、国家,那制定出来的政策就是仁政。

如孟子所说,作为个人,我们要从仁、义、礼、智四个方面不断的进取,使其充盈。只有这四点做好的人自身才能拥有充沛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才能保四海之滨,卫国家之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4月23日-孟子3.6人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