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洪流

仔细想一下,通勤时间可能是除了睡觉之外,现代人与自己相处的最后宝地了。它的一头连接着工作,另一头连接着工作之后的家庭或个人社交生活。在这段身份变幻的短暂时光,也许才是我们真正感知和释放自己的时刻,哪怕转瞬即逝。

我第一份工作的通勤时间几乎都是在出租车上度过的,公司还全部报销。听起来像个福利,但真实的原因让人心酸。因为工作强度的特殊性,总是看着临晨的大都市结束一天的工作,那个时间点给我的选择也只有出租车了。一坐上车,身体就开始诚实得进行自我释放,困意掩盖一切大脑的能力,什么也想不了。至于上班,那几十块钱的车费不过就是买多半个小时的睡眠。现在回想起来,这段时间的上下班是最孤独的,不仅因为没有人陪,自己的灵魂也有一半早已处在休眠状态,无法思考,只剩一副疲惫的臭皮囊呆滞得坐在车上而已。

第二份工作的时间好了很多,我的通勤工具也开始多样化。除了寒冬酷暑用公交车代步外,宜人的春秋两季则选择了自行车和步行的交替使用。这个期间,灵魂的另一半总算和肉身顺利会师。源于自身对诗词的热爱,开始利用上下班的时间逐渐捡起唐诗宋词。在春天骑着自行车,微风拂面,着实感受了一把“吹面不寒杨柳风”。秋天踏着落叶步行下班,满眼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美不胜收。

随着职位晋升来到第三份工作时,我终于赶上了大城市都少不了的通勤方式—地铁,几节车厢,熙熙攘攘,是照尽世间的万花筒。背包配饰,衣着走姿,一个人的社会阶层和职业属性泾渭分明。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那么普及的岁月里,大多数上班族在上下班路上都在闭目养神,偶有几个会拿出报纸了解最新的新闻。在拥挤的车厢,是否应该看报纸还曾经在微博上引起关于素质文明的一番唇枪舌剑。每天的人流总感觉越来越大,大到形成固定的路线,人总是被推着前行。换线、排队上车,被挤到车上某个位置,满眼的后脑勺或后背。人就像一粒沙子,被带到一个位置,随着上下车再被带到另一个位置。好在还有下车的一站如明灯指引,不然真真是一片迷茫。

那时遇到过最糟糕的一次上班是使出吃奶的劲挤上地铁却遭遇限速运行,好不容易出站想着跑去办公室还来得及结果一到地面发现外面倾盆大雨狂风大作。鼓起勇气踩着高跟打着伞艰难前行,无意中瞄见大老板坐在公司给他配的车里从身边呼啸而过,从容得望着街上的一切。结果那一天我狼狈不堪地迟到了,而大老板的通勤时间表还是那样风雨无阻。

出国深造两年后回国换了城市工作,开始了租房生涯。通勤的选择从工具的选择升级成了时间的选择。以前选择走路、公交还是地铁主要跟着公司的位置变,现在决定因素变成了要把这个暂时的“家”选在哪儿。在钱、时间、生活质量、周边设施等等一切的博弈下,我最终把房子租在了离公司20分钟公交车程的一片小区中,每天家门口多条线路可以20分钟一线抵达公司门口。此时互联网行业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勤又被冠上了一个新的概念“碎片时间”。无数的APP争夺着属于自我的时间,贩卖着商品、新闻、服务、情绪甚至未来。没有了报纸,没有了闭目养神,也没有了交流,我们的眼中仿佛只有手机和各式各样内容。我也不例外,虽然通勤的时间不长,但还是喜欢打开订阅的诗词文化相关的公众号,继续我的爱好。

大城市的通勤是否真这样千篇一律?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留学的时候,我见过很大一群人还是保留着看书通勤的习惯,也见过坐着公司的私人飞机赶工作的大公司高管。现在的同事告诉我因为有了共享单车他又恢复了自行车上下班的习惯,那是一天里最舒坦的时刻。有一次跟上司开完会后一起下班,一出公司门她就打电话给年幼的儿子,对她来说,下班就是回归母亲这个角色的时刻,通勤只是其中的一段而已,再无特殊。跟身居高位的学姐聊天,得知公司的大老板也配了专车,只是为了能更好得和海外投资者交流,他的上下班时间往往就是在车里一个人孤独得练习英语。

城市中每天通勤的人流似乎还在变得庞大,CBD的通勤路线似乎越来越固化,但在这个快速发展得时代,我相信城市人的通勤方式、手段和路线,都还会不断变化。而再细看每个上班族的神态和精神,依然是千姿百态。就算我们都盯着那一块小小的屏幕,里面的内容也是千人千面。在这个弥漫着焦虑的社会中,忘掉那些碎片时间拉开人生差距的理论,愿通勤时间成为只属于你自己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滚滚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