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体

商业中的“点、线、面、体”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明白了“点、线、面、体”的概念。

老师说:两点连成一线、三线可组成面、四面能构成体。

之后,就是不停地计算长度、周长、面积、体积、角......

点、线、面、体,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早就见怪不怪,我们在大脑中也早已固化的认为这就是“数学范畴”的基本知识。

然而,孙子兵法云:“人无常师,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文无定法。”

曾鸣教授首个突破对“点、线、面、体”认知的固化,将它们运用到了商业层面。

创新者往往是高人,受益者往往是凡夫俗子,戳破这层窗户纸之后,我们这些凡夫才得见光明,看到了更清晰明朗的前程。

下面咱就来看看商业中隐藏着的“点、线、面、体。”

在商业体系中,“点”可以简单理解为单个“个体”(一个人);

“线”,可以理解成生产线或者团队或者店铺;

“面”,可以理解成平台,比如微信、淘宝、美团、滴滴、安卓系统、各大连锁快递等;

“体”,可以理解成大的商业体系,比如电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农业、制造业、房地产业、餐饮业、旅游业、运输业等等。

我们每一个“点”生存在这个处处都要消费的地球之上,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或者过得更好一些,总要去奋斗。

但奋斗与奋斗不同,为什么同样的起点,A能够十年八年过后达到财富自由,而B却毫无声色依然匍匐在一线呢?

按照成功学的常理来论,答案是:因为A非常努力,B贪玩了,所以......

我们不必着急定论,可以假设一个场景,把A和B分别放入两个电梯之内,让他们都开始在电梯内做俯卧撑。

这时候,A的电梯按下20层,B的电梯按下5层,请问,五分钟过后,谁站的更高?

答案不言而喻,站的更高肯定是A,他已经到达了20层,但是,B的努力比A少一点了吗?

并没有,一样的努力,但B只是来到了5层。

区别在哪里?

并不是努力,而是选择的电梯!

这个电梯,就是“线”、“面”、“体”。

举个实际的例子:

三个同学毕业后同样是干快餐,同一时间段内,C选择了路边摊;

D选择了房租较便宜的沿街门面,干起了夫妻店;

E选择了市中心旺铺并聘请专业团队经营。

五年之后,这三个“点”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C可能依然原地踏步,因为去他那吃饭的也都是些低层次的客人,每天交流的也都是些八卦的事情;

D可能稍微强一些,但因为圈子比之前有所变化,他也开始增加了不少新的认知;

E可能正在筹划大的商业计划书了,因为他的余闲时间较多,经常读书学习,参加培训课程,提升了自己的圈子和认知,自然会突破曾经的桎梏,到达另一个高度。

即使这五年时间,他们的收入相当,但人的格局却已区别开来。

这个区别,还仅仅局限于“线”的层面。

我们再来分析“面”:

接着上面的例子,我们再加入一个同学F。

F也是做快餐,但是他做之前并没有随便开个小店经营,而是精心考察了全国最有潜力的快餐连锁品牌。

经过三轮谈判之后拿下地区代理,之后在总部的协助之下才选址开店。

因为口味好、牌子硬,半年不到,便有人前来加盟.....

五年之后,F拥有了12家分店,他的工作就是喝茶和收钱.....

同样的起点,同样的时间段,同样的事业,为什么F和其他三位同学的区别就那么大呢?

原因很简单,F站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面”上,但CDE连“面”是啥都不知道......

最后再说一下“体”。

为了方便理解“体”,我们还要再请出一个同学G。

G毕业后也准备创业,但他通过渊博的阅读积累和细心观察之后发现,实体经济在无形中下滑,互联网经济已经慢慢开始崛起,他能够嗅出来下一波智能移动商业在悄悄到来。

于是,他说服合伙人一起杀入移动互联网,在微信平台之上开了十个不同性质的公众号一起经营,坚持了整整五年,如今已有六个公众号超过三十万粉,每月光是接广告便躺赚近十万。

G同学属于轻资产创业,不但投资比CDEF少、工作内容比他们轻松,而收入却比这些老同学多的多。

请问G如何做到的完胜?

对,就是因为他站到了快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这个“体”上和“微信”这个“面”上,才有的完胜。

假如G看出了移动互联网的前途,但是没有投微信,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QQ上面,请问五年之后,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

所以说,个人努力非常重要,但“线”更重要,“面”和“体”的选择最重要!

或许我们无法选择降生在哪个国家哪个省哪个城市,但是完全可以选择依附于哪个“体”哪个“面”“哪”段“线”上,轻松走完圆满的一生。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愿你我都能够成为下一个被吹飞的猪...

你可能感兴趣的:(点、线、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