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重新看见“我是谁”——走进孩子的心里空间

    再次听了塔塔老师的第二课分享之后,我认真做了笔记从中摘取了几个要点。

1.今天的主题非常好,重新看见“我是谁”,走进孩子的心灵空间。这个主题同样是围绕我们自己,而不是孩子。先关注我们自己,才能够和孩子构建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

2.我爱你,可我不能没有我自己。在亲子关系中,我也应该有自己的空间、时间。这是一种尊重,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一个好的父母就是一本孩子永远读不完的书。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只有原件不出问题,复印件才有可能更好。

4.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就是与自己内心的距离,我们对自己有多了解,就能对孩子有多理解。孩子在自我认知这个环节还没有完善,还有缺失,需要我们去给予他们帮助,所以我们家长首先要完善自我,并且为孩子建立一个有归属感的家庭空间,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爱。我们应该通通过对自我的了解,进一步去了解我们的孩子,和孩子构建一个真正的伙伴关系。

5.我们欣赏自己的眼光和欣赏孩子的眼光是同一种。首先要学会自我欣赏,然后再去欣赏自己的孩子。每一个被看见的孩子都会发光。

6.为何“好家长”的角色对我们如此重要呢?我们除了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透过自我的认同来获得一种自我新的认证,这是真正重要的。我们欣赏自己的目光和世界的目光是同一种好,家长这个角色会让我们获得其他角色没有的价值感,家长这个角色是独一无二的,是终身的。因而它对我们来讲如此的重要。我们在这个角色里面持续的被孩子需要,因而我们会获得安全感。

7.对话的小工具——双目镜。把两个眼睛放在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内视镜,看我的感受、情绪和需求,另一个是外视镜,看孩子的感受、情绪和需求。也就是一个眼睛向内看,另一个眼睛向外看。当我们有了这两个视角之后,就能够相对客观地去了解孩子和孩子对话,我们也能够理解孩子正面临着什么样的处境,进而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8.如何在对话当中来找到共同的需求?第一步是聆听和表达感受与情绪。在和孩子对话的时候,让自己和孩子的情绪都被彼此看见并且感受到。第二步,探寻和表达在意的是什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探寻。找出孩子在意的和我们在意的东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步共识真正的重要的和需求。需要就双方在意的和现在真正重要的达成共识,进而来看双方的需求。当我们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之后,我们就能够支持到孩子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就会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在和孩子的交流过程当中,不需要牺牲任何一方的利益,没有人需要成为牺牲者,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重要的,我们只是需要去清晰共同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双方就可以讨论如何协作,我可以提供的是这个,我需要你支持的是什么,你需要我做的是什么,你能给我的支持是什么呢?进而找到双方共同行动的方向。孩子也会在这个共同行动的当中找到价值感和成就感。

9.如何重建与真我的链接,下面是三个小练习。方法一:与身体对话。每天十分钟一次,就自己的时间,什么也不做,坐在椅子上或者平躺,静静感受此时此刻身体,感受身体不同部位的紧张感,把关注力放在紧张的部位并试着放开它,与身体聊聊天听听他在说什么。

方法二:与自己对话。为自己准备一小段安静不被打扰的时间和舒适的空间,准备一本笔记本,跟随笔尖,记录下此时此刻你心中的声音,不经过思考,只是随着笔尖去书写,让内在的声音流淌出来。

方法三:与孩子对话。

尝试与孩子开启一段这样的对话,

我担心……,

我希望……他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需要你帮助我……可以吗?

每天和真我进行一段对话,长此以往,相信咱们会生活出不一样的生命状态。像个孩子一样去和你的孩子对话,像个孩子一样去开始我们新的生活,我们一起体验与孩子对话的神奇!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课,重新看见“我是谁”——走进孩子的心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