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 理想课堂】

                      我的桃花源

                                          半坡镇中郭冬阳

        由于今天上午参加了一练分析会,语文课换到了下午第三节,上课铃声响起之后我快步进入教室。下午的瞌睡萎靡,加之明天体育考试的重心转移,对于进入教室后我看到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早有预料的。等学生们安静下来之后,我开始说:“今天咱们复习《桃花源记》,大家开始读吧”。“唉,又开始了,明天体育考试也不让我们歇一会儿”。话音刚落,一股厌学的情绪弥漫了全班,我看苗头不对,赶紧转换策略。我说:“来,老师给大家讲一下,咱们再次到桃花源一游”。这样一说,学生们马上来劲了,眼神由萎靡瞬间转精神,我趁机赶紧引导,“桃花源写了什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被人发现了没有?”学生们在脑海中快速地回忆着,七嘴八舌的说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虽然现场有点乱,但我清楚的知道此时他们已经进入了状态,驱逐了睡意。

      我加紧疏通引导,逐句翻译的同时加强重点字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词的复习,像讲到“无论”、“妻子”、“黄发垂髫”等词的时候,我故意反其道而问之,采用反问、反语、错答等方式,惹得同学们争相回答,笑语连连。又如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我注意到有学生又想睡觉并且还有说话,我开始说:“来,让我提问一下,看看有人知道今是何世不?”随即调起了那个睡觉的同学,“×××,你知道今天周几吗?”,他迟疑了一下,正确回答,引得同学们都哈哈大笑,那些想睡觉的人也都开始坐端正,认真听讲。最精彩的片段莫过于讲解“豁然开朗”时,我还以为学生不好理解,说完古义后讲今义,谁知一位男同学精神振奋地好似顿悟,突然发出一声长长的“咦……欧……”,把那种困惑后的豁然开朗演绎的淋漓尽致,其他同学又再一次地忍不住大笑起来,在这一笑的面前任何的言语都显得苍白,它的背后是默契的理解,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教学呢?

        最后又问同学们,桃花源的人听了渔人的讲述后为什么“皆叹惋”,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渔人与桃花源的人会互相说些什么呢?大家还原一下当时的画面,这时同学们又开始来劲了,语言加动作双管齐下,听到的是诸如“唉,你们过的可真够惨的,看看我们的生活多好呀,跟着我们混吧……”此类的话,我接着最后一问,“他们为什么过的不好?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希望人们过上怎样的生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同学们都高兴地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疏通完了之后,进入学生们的查漏补缺自由时间,他们一改往日的懒散,激动而又兴奋的投入复习,一节课下来,既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更有满满的知识之果,师生更达到了互进共赢!我的桃花源,今日真的不虚此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教育 理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