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14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白话诠释:孔子说,“有贤能的人避开(不好的)社会,其次的人避开有战乱的地方,再次一点的离开不好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避开不恰当的言论。”孔子说,“能这样做的人只有7个了。”

子路在石门休息,早晨开门的人说,“你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儿来。”开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道不可以做,还偏偏要去尝试的人吗?”

孔子在卫国打击磬乐,有背着草筐子,路过孔子门口的人说,“听着击打磬的音乐,是有心事啊?”接着又说,“真是鄙陋啊,为什么非要这么固执呢?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自己知道自己不就行了。水深了,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了就把衣服往上捋一捋过去。”孔子说,“说的好果断干脆啊,像那样就没有什么难的了。”

切己体察:第1句说的是对贤者的定义,孔子说了4种递进的状态。前两种是避开客观的事物,社会或者是战乱的地方,后两种是避开主观的事物,也就是人们的脸色和他的言论。但我认为这里只介绍了贤者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在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做一个贤人,那就是韬光养晦修身养性。但是在积极的社会当中,贤者应该是能够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做一个积极的入世人,所谓学而优则仕,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第2句话说了,孔子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和上一篇《论语·宪问》13有相同的主旨思想。我时常把在企业里做事分为三个阶段,第1个阶段叫做大有可为,也就是说看到一个新鲜的事我觉得好的不得了,恨不得自己马上扑上去就做,而且能够做出大的成就。第2个阶段叫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这个阶段,一定是经历了某一些事情,受了某一些的刺激,遭受了一些挫折之后,觉得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而且开始进行选择。第3阶段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就是明知道有些事情做起来会很困难,也难以企及,但是还是朝着这个方向上去做,这就是所谓的坚持。坚持不代表一定有好的结果,但是本身坚持的这种精神就难能可贵。现代人需要在第2阶段和第3阶段之间做好平衡,如果过于重视第3阶段就会使得我们变得特别理想主义,而过于坚持第二阶段就会使得我们过于世俗。一个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有理想的人,应该是既能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就,也不会让现实生活磨平他的棱角和理想的。

第3句话介绍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背着草筐的人看穿孔子的心思,并且对孔子评头论足,告诉公子应该如何出世入世。孔子并没有直接反驳他,而是道出了心中的苦水,现实世界没有那么简单啊。我们有的时候之所以会觉得有那种一招鲜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认识还不够,对事物描述的还不够清晰。所以不要随便给别人意见,因为信息收集工作我们没有做好,说到底就是见识太浅。

文言拾遗:贤者辟世--“辟”通“避”,即避免,躲开。

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蒉”指的是草编的筐子。

深则厉--“厉”指的是连衣涉水,因为厉本身就有衣带下垂部分的意思。例如越壑厉水。——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厉揭(提起衣服涉水);厉涉(连衣涉水);厉度(涉水而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宪问》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