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研究生容易崩溃?轻松谈一谈我的经历~

“研究生只有考上时和毕业时最开心”这句话最近在网络上很流行,对于经历过研究生阶段艰难学习的朋友来说也很现实,也包括我自己,实话实说,确实是这样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国内985高校顶尖的学子来说,可能体会的更为明显。

最近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缢和成都大学党委书记逝世的热点,再次把中国高校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个是广大研究生群体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另一个是高校政治生态问题,引发网上一片热议,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思。

著名大学研究生因压力过大而轻生的新闻好像每年都有,并且不止一起,我在研究生期间知道的就有好几起,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讲,确实有的时候可以感同身受,但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之后,确实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和思考。

作为过来人,总结下研究生期间最为困难的时刻,大概是考研的时候、发表文章的时候、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以及毕业找工作的时候。

考研的时候

我想多数研究生和我一样,都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而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的,确切的说,是通过“切肤之痛”的学习才获得一种学历提升的过程。回想我自己当初考研,满打满算用时6个月,每天6点起床到图书馆占座到晚上11点回宿舍休息,6个月期间几乎没有休息过,每天中午最为奢侈的也最多在趴在坐在上小憩一会,每天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加上准备研究生复试的时间,总共算下来应该用时大概1年左右,基本上都处于一种高负荷运转的状态。

用比较直观的语言来表达一下当初的辛苦:

我自己觉得,准备研究生考试期间的辛苦程度是我成长到目前最为辛苦的日子,没有之一;

当初考完研那一刻我自己称了一下,大概体重轻了10-15斤左右;

到目前为止,我自己觉得还没有任何事情能比我考研期间学习更为辛苦,所以现在工作就算再苦,我也觉得好像是小事。

三句总结的话,就可以看出考研是多么的不容易,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励志考上名校研究生学生的一种现状,很残酷,也很现实。更为痛苦的是,现在好像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社会的刚需,似乎双985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可是仔细想想双985的学生才有多少?而那些普通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的路社会又给留了多少?

当然,上面所说的只是硕士的现状,博士考试好像更为残酷一些。很明显,大多数学生硕士毕业一般首选就业,只有极少数学生会选择再继续深造,向更为顶尖的学术研究发起挑战。

现阶段国内好的顶尖高校博士基本上清一色的申请考核制,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当然初衷是为了提高生源质量,选拔更多具有学术潜力的高质量新星,无可厚非,但反过来想想,这种考试方式也阻断了大多数想考博的普通学生的升学路(申请考核需要发表高质量文章、高水平英语测验以及硕士阶段良好的教育背景),原来的申请考核实施以前,只要你想考博士,就有机会参加,并且可以选择心意的学校,尽管有人考不上,但是还是有选择的权力。

可是现在呢,普通想考博士的学生连选择考好学校的权力都没有了,顶尖学校的博士成为少数人的狂欢,能够改变众多人命运的机会硬生生被政策斩断,站在为广大普通家庭、普通教育背景学生的角度我还是想为他们发下声,虽然我自己一定程度上是有申请考核的机会的,但像我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选择人生导师的时候

研究生期间选择导师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确实是可以影响你命运的一件事情,如果不太夸张点说,最起码可以影响你生命中10年左右的时间,特别是现在研究生都是导师负责制。

大部分人认为大学期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自己觉得研究生期间才是你人生中重要方向的一个奠基期或者稳定期,经历了懵懂的大学阶段,进入研究生阶段,基本上就开始慢慢形成独立的人格但是不够稳定,这个时候导师对你的言传身教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容易成为你的很明显的性格特征和人生价值观。这个阶段导师就像是你的父母一样,对你的影响是可以改变或者决定你命运的。

表面上导师看可以决定是否能带你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否能带你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以帮助你找到一份诚心如意的工作,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那就是你选择学术导师也是选择人生导师的过程,不要浅显的只看到导师在学术上对你的影响,从过来人的角度看,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导学术、导思想、导价值是现在高校导师带学生的方向,并且导思想、导价值在短短的几年学习生涯中比导学术要凸显的多,带你做学术的过程本身就是导师人生价值、事业价值的一种输出过程。

从我自身经历来看,好的导师带的学生经过几年淬炼,性格、价值观、人生观基本上趋于一致,都和导师有相似之处,这样便是成功的导师,正能量、一视同仁、友爱团结。

而不好的导师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独特之处,最明显的就是区别对待、开小灶、脾气古怪、可以轻易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

很幸运的是,研究生期间我遇到了恩师,拥有团结的师兄弟,我自己感觉选导师和过去的经历、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是与导师的眼光、导师的眼缘、导师的选徒标准密切相关。同时,我也相信茫茫人海,师徒相遇是缘分、也可能是命中注定,如果遇到好的导师希望加倍珍惜,如果遇到不好的导师,我也希望一些学生能够坦然面对,当然说起来简单,真正的现状可能是你的研究生生涯都会生活在噩梦之中,也是一种人生的历练,不过是你早走了几步,提前体验了下社会的黑暗之处。

所以,我自己完全可以体会现在好多研究生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选择自我了结的背后的一些逻辑,可能发表不了论文、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只是表面的显像原因,而背后往往是巨大的精神压力、价值观冲突、思想观念的歪曲。

同时,也是多种原因造成这种悲剧的,都说人是社会动物,所以来自家庭的、学校的、人际关系的各自压力都是潜在因素,而往往这些负面影响综合体现在了发表不了论文、比不了业、找不到工作这些关键时间点。

对于博士这个特殊群体来说,各种压力更是难以承受,看上去表面光鲜靓丽的头衔,在读博士,其实背地里苦的一批,读博就是人生的渡劫,要么成功劫后余生,要么后悔半生,好多读完博士的,就觉得过个安稳的生活、平平淡淡就是福,就是这么简单的追求,而付出了人生最好的年华和知识死磕到底。

谈谈找工作

到研究生阶段,特别如果你是国内985高校的研究生,那么你周围的同学基本上没有几个是傻子,都是有思想的人,都是独立人格相当强的人,也都存在着激烈的潜在竞争,这个不仅表现在平时的评优、评奖学金这些肤浅的有价行为上,更表现在对未来发展规划、职业选择这些更为重要的因素上,一念之差可能会导致人生的分道扬镳。

仔细想想,研究生期间如果真的要说压力最大的阶段,我觉得应该是找工作的那一段日子(硕士阶段,博士找工作没体验过),彻夜失眠、精神紧张、每天浑浑噩噩是常有的事情,因为你总会忍不住的去和身边的同学作比较、和已经毕业的认识的校友做比较,而不会和过去的你做比较。

找工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你是985学校的研究生,困难的程度有时候超出你的想象,大家都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是我估计80%的人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而是被迫无奈选择了可能抓住的就业机会,并且这个找工作的周期是一年时间。

从进入研三开始到研究生毕业都是择业期,但往往现实是非常残酷的,我记得我当初找工作面试上百场,跑遍成都、西安、北京、青岛、太原等各大城市,赶过凌晨的飞机、坐过彻夜的火车,也整夜整夜的睡不着,也一次次的怀疑过自己,质疑过自己的能力、质疑过自己的学历、也质疑过自己努力的意义,但是回过头来再看,这些就是自己不断成长、不断努力的意义,也是自己研究生期间宝贵的人生经历。

其实真的当工作了以后,回想起来,这是都只是一笑而过,很平淡、很珍贵、很值得回味,有时候路要自己走,当真的不止所措的时候,就仔细想想,其实活着就挺好,还是那句话:凡是打不倒我的,终究使我强大。当然,研究生的所有经历就像跨门槛,门槛太高了容易摔倒,但是你可以想方设法架梯子跨过,门槛太低了也没挑战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研究生容易崩溃?轻松谈一谈我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