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记

早就有人说过,有啥都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真真儿的!况且,有病常常直接导致没钱。嗯,从这个角度说,家里没病人,确实是一种很大的幸福了。

陪先生就诊,幸好听人推荐去的是一家开业时间不算很长的专科医院——特意打听过的,正规医院,绝非“pu田系”——没有那些资深综合医院的人潮拥挤,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感似乎就少很多;医生、护士的精力看上去也是足够分配的,这就能比较耐心地对待病患,不至于看着手表卡着时间点叫号。

与中医不同,西医要的是精确的测量、测试和数据,所以检查内容格外繁琐细致,比如每隔俩小时抽一次血,比如有几项需要进行24小时的监控测试。那些术语和操作,单是听起来就觉得医学是个难学的学科,必须是高智商的学霸才搞得定。

即使新建的专科医院,也还是挺大的,像座迷宫。

好在,每项检查前,协调几个病房的病患做检查的蓝衣大姐都会来通知,让相关人和家属到电梯口等她带着去相应的科室,她负责把医生开的检查单据拿给检查室的医务人员,病患只需在指定区域等待,听到自己名字时去检查就好了,倒是省了病患和家属好多事儿。

蓝衣大姐带着7、8个病患和他们的家属一起走在楼道里,我走在最后面,看着这画面,不知怎么突然感受到了点喜剧效果:穿着病号服、趿拉着拖鞋的一行人,像某部电影的情景再现,先生问我看到这想起什么,我俩同时说:“《飞越疯人院》!”然后一起对视窃笑,这也算压力挺大时的一种主动找乐吧。

等了一会儿,轮到先生做某种测试了——这项目是必须家属签字陪护才给做的检查之一,此处似乎该絮叨一下《论找靠谱伴侣的重要性》。因为医院为了安全起见,这种关键时刻,配偶绝对是最有签字权的人。可以说,另一半有没有找对,医院里体现的是最充分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护士让他进去扎针,我在外面等,很快就听见护士叫我,赶紧凑过去,护士一边说:“家属,你看,这针没问题啊,他说疼,”一边很随意地拉着留置针头上的针管拉出来推进去,又拉出来推进去,像小孩子玩玩具一样。

先生静脉上的血就那么一下进到针管里,一下回到血管里,我的心也跟着忽悠进忽悠出的,真是受不了! “如果觉得有问题呢,我就把针拔了重新扎一次。”小护士面无表情地跟我俩说,完全不像是对着病患及家属说话,是在处理一只提出质疑的小白鼠

我看着先生已有好几处针眼的胳膊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我完全没想到小护士有这波儿操作啊,没反应过来呢。先生则立马很识趣地(毕竟针在他胳膊上呢,切肤之痛他直接感受得到,识时务者为俊杰)说:“没问题,没问题,赶紧走下一个流程吧!”护士冷冰冰地提醒了一句:“待会儿从这里推药的速度比我这个快多了。”

嗯,好吧,谢谢你了小姐姐!谢谢你这么仁慈。

到另一个检查室门口等下一步检查,我俩互相对视着摇了摇头,感慨小护士估计小白鼠实验做多了,可能看什么都像看木头,看非生命体。

突然想起一个陈年故事

学医的Q跟朋友聚餐,席间聊起来当年读书时的事情,他感慨说当年自己的同学按做实验的情形分为两类人:一类人是每次做完实验都会把作为实验对象的小动物救治一下,遇到实在无法救治的,就掩埋一下;另一类人呢,是每次做完实验就一哄而散,各自嗨皮去了,从来不管实验对象的死活。

席间亲友就问,现在这些人都怎样了?

Q答:第一类人目前都供职各大医院,已是业务上的骨干,也是医院的中流砥柱

又有人问,第二类人呢?

Q诡秘一笑:他们啊,都在各自的位子上兢兢业业地督促、指挥着那些骨干加油干活儿呢

在此,不想说麻木啊,人文关怀啊之类的。在这薄情的世界里提这个,太矫情!

只是,人总是要有点人的样子,有点人的感情,而不是像机器一样,或者像行尸走肉一样。人如果能被当做人来对待,如果互相有点同理心,可能会少很多歧视和矛盾,更会少很多纠纷和恶性事件

回病房时,又一次看到电梯里有个年轻女孩子坐在“病床专用梯”角落里玩儿手机,电梯门是一直开着的,电梯停在这个楼层,除了病床,不允许任何人用。她无疑就是这里的电梯员了,负责给上下楼的病床开关电梯。

青春韶华的她,穿着制服,看样子不过20来岁,这个年龄每天守在大概三平方大的空间里,每天刷手机,工作内容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工资想必也不会高,更重要的是她不可能有任何技能方面的提升,不知道几年后她会在哪里,她会一辈子守着这部电梯么?若干年后,她会后悔自己在最好的青春里只守着一部可以自动上上下下的电梯么

记得曾有高速路收费站被撤销时,36岁的收费员哭诉“除了收费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但愿这不是这位电梯员的明天。

都说医院是最能给人以“生的教育”的地方,陪诊的几天,我就深受教育,有关世态人情、亲密关系、工作、生活、生命、钱等等问题,于我来说,都有了更多的思考、更深的理解。

没事儿别去医院。

但,医院里确实藏着这世间最深切的酸甜苦辣。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