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迁移》: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了你(附三张九宫格)

你知道世界上最笨的罪犯是谁吗?

美国人惠勒当属其一,他在1995年4月19日,没戴面具冲进匹兹堡的两家银行,用枪指着柜员,11点当地电视台播出了他明目张胆抢劫的画面,

警察不是笨蛋,几分钟之后,根据有人提供的线索,敲开了他的家门,被警察找到,他还不明所以。“我可是抹了果汁呀!”

知道他抹了什么果汁吗?

普通的柠檬果汁,自以为可以用作隐形墨水,想着能隐形,人脸为什么不可以,惠勒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涂了柠檬汁,摄像头就不会拍到他的脸,他还特地试验过,还用宝利来相机自拍照片以证明柠檬汁的隐形作用,只是当时柠檬汁牢牢地糊住了他的眼睛,那张照片为他作了伪证,证明了他的异想天开是多么的完美。

听了这个故事,真是为惠勒的脑洞着急呀!

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是无知吗?

他还知道那张脸不能被看到,要隐形。

是有知吗?

是他的错觉骗了他,以为自己很有知识,其实是真正的无知。

1

《知识大迁移》一书中,作者把这种无知称为“元无知”,就是说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状态。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苟且作聪明;而不取众长;欲治道之成;不可得也更多。

自作聪明的人才是最无知的人。

是什么让我们了陷入了这种无知状态?

作者在《知识大迁移》中提 出了“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需要你在低认知领域有着最低限度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不知自己无知。

互联网时代的百科全书,当然是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智能记忆知识也比人类储存量大。

既然网络上都知道,那我们很容易放弃其他获取知识的渠道,不知道就搜度娘,这是人们公认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

可是度娘就很正确吗,难道度娘知道就是你知道,你就自以为学富五车,有知有识吗?

因为互联网,因为谷歌百度搜索,因为机器人,让我们成为自认为有知的无知之人。

互联网分割了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让我们知之甚少,或是接收了错误的信息而不自知,还在沾沾自喜以为掌握了行走天下的武功秘籍,把自己置身于风险之中。

2

风险在哪里?

因为互联网,我们把更多的精神放在不需要努 力就能获取的事物上,比如游戏、各种娱乐八卦新闻;

因为谷歌、百度搜索,毫不费力得来的知识,常常复制粘贴在收藏夹中,然后堆砌为繁杂信息,最后忘记;

因为手机在手,我们常常吃美食时拍食物,忘了食物的味道;

因为随时能拍照,观赏景物和参观博物馆时,把自己定格在景物中,无数照片证明我来过,却没有好好看看身边景色,更别说真正观赏艺术品。

互联网不会让人变蠢,但它会让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对某些事情的无知。缺乏知识会让人们曲解这个世界,无论是私人领域或是公众领域,都会影响选择、行为和观点。

既然互联网时代容易走入思维误区,自以为自己有知,那么在这个时代,我们如何生活在一个达克效应主宰的世界里。

3

01.不要人为地制造认知障碍;

向公众传播的图形标识和某一产品的说明书,常常商家以为用户会懂,自以为自己高明的说法被看到、听到、懂得,实际上用户常常不知道商家或组织想告诉用户什么,根本无法解读这些标识或说明,要用大众能懂的语言,尽量用简单明了的图形语言,或是减少某些运算程序直达用户的心智。

不要以为别人懂,制造歧义,要根据大众的知识结构,量体裁衣设计合乎用户要求的产品。

02.个人获取信息应该平衡理性;

上网搜索是最快捷的方式 ,但答案却未必只有一个,要相信哪一个呢?

谣传、误传的新闻消息满天飞的时代,你是选择轻信还是不屑一顾?

不要事事上网查找,好象小马过河里的小马问遍了所有人,竟然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要谨慎抉择信息来源,尽可能屏避假消息的弹框状态,坚持不追捧、不轻信、不传播的三不原则,理性获取知识,碎片化的知识往往具有片面性,要学会系统地建立知识结构,才会提高判断力。

03.以协商的方式化解公共冲突;

如何应对理性无知、达克效应和扭曲的心智地图?作者建议协商式民调。

召开公众对话会议,做民意调查,在群体中进行小组讨论,不偏听偏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有参考价值,但不证明所有人对这件事都是有知状态,在事实和思考上建立起来的观点好过被互联网蒙蔽的无知。

04.“狐狸式”的广博胜过“刺猬”式的专精。

古希腊谚语:“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知道一件重要的事。”

牛津大学的哲学家解释为,狐狸是多面手,心中抱持开放心态,对彼此矛盾的观点能理性处理,而刺猬是专家,将所有事与大核心概念相联系。

狐狸的特质:思想开放,以事实为依据,有创业精神。

刺猬的特质:一个锤子对一个钉子,所有的问题都看成是钉子。

知识本不是孤立存在的,考虑问题很可能要多角度论证其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就会存在片面和错误的判断,通过学习把各种知识融汇贯通,形成底层思维体系,高屋建瓴站在顶层解决问题,这不是单单从搜索得来的知识能取代的。

拿来主义,还要考虑情境,方式与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能团起来,用刺针对所有的问题,比如气球就会扎破。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有人说知识就是力量,对我来说,知识就是幸福,有了知识,你就可以区分真理和谬误,区分高尚和渺小。”

互联网时代,不要因为知识的易得而放弃了读书和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永远无法代替系统化地学习,只有大量地学习,构建知识系统,我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才能理性面对各种满天飞的消息和虚假的理论。

只有存储广博的知识,才能解锁云端秘钥,无知才能真正远离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大迁移》: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了你(附三张九宫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