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的《活着》有感

图片发自App


在莫言获诺贝尔文奖之前,其实坊间一直盛传余华也是中国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之一。

余华的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可以说是真正的享誉国际文坛。

1998年,他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4年,他获得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2008年,他获得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2014年,他获得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

余华的代表作《活着》得到了包括美国《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法国《世界报》,西班牙《大众日报》,德国《每日镜报》等多个国家的主流媒体的一致好评。

读完《活着》,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我还担心这本书翻译成外文外国人会理解不了。因为书中的特定历史背景只有中国人才会有深切体会。然而,当看到书的末尾各国媒体的评论,我惊呆了,他们竟然对《活着》这本极富中国本土特色的小说有着深刻的理解。

文学是无国界的,人类的痛苦其实是大同小异的,人天生的悲悯情怀也是相通的,这与人种无关,与肤色无关。

余华在《活着》中,以极其冷酷的语言写出了主人公老农民福贵悲惨的一生。福贵从一个地主家大少爷,在赌钱输光全部家产给二流子龙二之后,生活彻底改变。他的二老先后过世,他被国民党抓过壮丁,女儿凤霞生病变得又聋又哑,儿子有庆因输血救人而亡,随后女儿凤凰难产大出血而死,老婆家珍在女儿死后不久便死去,再后来女婿二喜被水泥板砸死,最后唯一的亲人他的小外孙苦根因吃豆子噎死。福贵后来买了一头老牛,也取名叫富贵,他晚年与老牛为伴。

一个作家能将死亡写得悲壮而又饱含深情,将平凡的苦难写出了伟大,将一个老农民写成了悲情英雄,世间恐怕只有余华能做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余华的《活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