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研学课程的模仿门槛?

自研学成为旅游与教育的热门细分市场开始,研学机构也开始投探索研学课程设计的形式、教育度和落地效果。这个过程中绕不开一个痛点:前期课程开发投入了精力与成本开发出自认为不错的产品,没过多久就在市场上看到了高度相似的版本。

为什么辛苦设计方案一投入市场,瞬间就被模仿?为什么人家的课程我们看一眼就知道怎么落地?原因就一条:可模仿的门槛低。

一个研学方案的难易程度至少包含四个维度:形式复杂度、教具道具、执行者专业度、学科专业度。升级维度还有研学资源,以后可以展开说。如果每个维度都过于简单,被模仿是必然的。回想一下,那些落地频率最高的组织形式,第一时间在脑子里浮现的主题、随手能买到的教具,没有过复杂思考打磨就能操作的方案,是不是具备这几个特点?

防止被模仿,也是从以上四个维度去提高难度。每个维度都需要提高吗?当然不必,那样只会把自己玩死。根据自身情况,一般从人才储备、成本、年龄段、学生数量综合考虑,挑选至少一个或几个提高就可以。以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为例,逐一阐述提升方法。

形式复杂度:研学活动一部分是从已有的活动、游戏、表演等演化而来,形式非常丰富,复杂程度可根据执行的时长(即课时)来做个简单粗暴的衡量。比如,现场半小时就能完成的单元活动,比具备前中后期、形成了完整闭环的研学课程更简单更容易执行;而“前中后期”的每一环,又可以根据课程深度、学龄段而扩充环节和提升难度。

例如,以四大名楼为主题设计研学课程的实施形式。最基础的单元活动形式莫过于诗词朗诵、快闪等,简单到道具都省了;递进的形式可以是先了解古体诗创作范式+原创诗词+实体创作(如诗词扇画);再进一步,结合素拓或闯关游戏设计系列环节+原创诗词+实体创作。针对高学龄段的学生,直接带着驱动性问题,设计一套三五天的PBL课程,当然开发团队吃透了这个形式,也用不着去模仿谁了。还可以从古典建筑的角度,以建筑设计师为课程顾问,去提炼建筑工程师的职业思维模型,就可以关联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

教具道具:不少研学实践基地、博物馆已经开始研发某主题课程的专有教具道具,由于综合条件限制,研学机构还没有这方面的突破。一部分原因在于,单个研学基地能专注于某个主题领域的课程开发,如钻木取火的工具、隼牟结构的零件、大坝发电原理的专门材料等,还有基于各高校的特长专业开发的教具道具。

比如,同是教育细分市场的早教课程,有的走全国城市合伙人模式,那么师资可以培训、模式可以培训,唯独教具道具的研发不会培训给分销商,必须从总部统一寄发。如果连教具道具都培训了,也就失去了对合伙人的约束性。研学课程如果发展成外包服务,也可以借鉴这个思路。

从执行者的角度来说,即使是在四大名楼做扇画的简单形式,执行者的专业门槛决定了被模仿门槛。比如美院教师来执行,叫“扇画”,普通执行者落地只能叫“画扇子”。因为专业执行者,从古典扇子类型、画笔工具、落款方式、古代月份别称等文化背景普及,到古典诗词意象祥云、仙鹤、名楼全貌或局部、诗仙、梅、松、柳的技法传授,就要好几个课时。哪怕是最单一的形式,如果执行者水品够专业,也是难以被模仿的。

没有专业者的加持,是否就不能提高落地效果了呢?要求课程开发者去设计非擅长领域的研学课程效果不一定理想,一个人优势领域是有限的,做到全领域的覆盖是不现实的。但是,任何领域的专业知识都能转化为深入浅出的研学课程,开发者可以向专业领域的人去提取思维框架,做去繁存简、趣味性的转化是可能的,再建立最基本的执行标准、限定最差效果的上限。所以,这个“提取”和“转化”的过程,是课程开发者的价值体现之一。

学科专业度:具有某领域专业背景的课程开发者/机构更具备设计高门槛课程的实力。以最高频主题之一“自然生态”类为例,中科院、专业高校有实验室、专业人员和标本、实践基地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不论是显微镜观察细胞,还是手把手带学生解剖昆虫,都是一般机构难以模仿的。如果一定要找“短板”,是比较严肃。偶尔体验一次,学生能收获具体技能和知识点,老师家长评价高。而研学企业也不必在某专业领域死磕,依然可以扬长避短,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和趣味性做好这类课程。学科专业度涉及执行者专业度、教具道具、自有资源,是比较综合的门槛。。

以上四个方面,既是提高研学课程模仿门槛的维度,也是判断研学课程的品质参考维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提高研学课程的模仿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