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五步,轻轻松松做老师

假如组织学生学习某个主题,可以通过下面五个步骤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一、围绕主题,请学生列出所知道的知识。

相当于让学生对旧的知识进行检索,从而唤起已有的知识记忆,通过回顾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如学习“大熊猫”,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大熊猫有关的知识,如四肢、黑白色的、吃竹子、喜欢攀爬,主要生活在四川,国宝、可爱等等。

二、围绕主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有哪些是你想了解的的知识?

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究心理,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思考或者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如学习“大熊猫”,孩子们可能会提出问题:现在大熊猫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能活多久?大熊猫除了竹子,吃肉不?大熊猫一般有多重?大熊猫刚出生时有多重?等感兴趣的问题。

三、给出新知识的材料,让孩子去阅读,能否找到相关的问题答案。

孩子带着问题和目的去阅读材料,对内容的研读会比较仔细,第二步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已经能够找到答案。

四、研究问题。

对没有答案的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进一步进行研究,得到问题的准确答案,从而获得新知识。

五、学生的反馈。

教师可以提问,学习了这些内容后,你对熊猫的想法或者感受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然后记录下学生的反馈。

如生“知道了更多熊猫的知识”;“对四川很好奇,想去大熊猫生活的地方去看看”;“感觉大熊猫更有趣可爱了”等。

这样经过五个步骤,通过唤起旧知,激发问题,有目的的阅读,深入研究问题,得到答案,并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和联系,从而打破原有知识结构,建立起新的联系,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很好的完成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位置都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规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当学生能熟练的掌握这一方法策略时,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操作整个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

如果教孩子很吃力的话,不妨试试上面的方法,说不定有惊喜等着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握这五步,轻轻松松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