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重读《韭菜的自我修养》——第1-10章

第一次读的时候只感觉非常共情,边读边拍大腿:说的太对了!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早点明白这些道理该多好!

然后决定每次熊市都拿出来读一遍提醒自己,现在正是时候。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每个初入投资市场(这是后话,当时应该叫投机)的人,都是被身边各种信息不断撩拨着,带着fomo的情绪和“赚大钱”的目的。

你看身边朋友同事一个月就赚了xx万,他能我也能。新闻媒体天天报道,某市场某标的如何如何暴涨。什么慢慢变富,我才不要。

然而,这就是亏钱的宿命。

因为一段行情的结束,不管是什么导火索事件触发的,本质就是入场资金的枯竭,你看,连我这样没有专业投资知识,没有投资经验的人都冲进来了,哪里还有其他人进来接盘呢?

是的,这就是韭菜的宿命。


既然一进场就亏钱,成为韭菜是一种让人绝望的宿命,那就没办法了吗?

不,还有另外一种深度自绝的姿势:带着无知离桌,然后进入下一场宿命的循环。

跳出循环方法只有一种可能:学习。

学习会让我们入场的亏损转换成一笔学费,一笔在学以致用,学有所成后回头来看占比很小的学费。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这个坑是必然的宿命,那么越早掉进去越好,越早爬出来学费越低。

看到这里,一身冷汗。

在17年12月人声鼎沸,万众欢呼声入场的我,很快就惨遭市场的毒打,为那一桌别人的盛宴买了单。

万幸我坚持了想法:在退休前学会投资。

开始学习,并在18和19年持续投入。

笑来老师总是能用这么浅显易懂的文字,讲透这么深刻的道理。


每个人身边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一种人:抱怨。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环境和他人,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因为一切的坏结果都不是他的错,这样自己就无需任何改进,从不进步。

比如,我的一个同事就提到过:在北京没买房是时代的原因,是社会的原因,反正不是自己不行。韭菜还有头脑一热,上场一博的冲动,而这样的人连桌都上不去。

对自己真诚,敢于承认犯错,认清规律,努力改正,不断尝试才是摆脱韭菜宿命的有效方法。

你看:入场的时机错了。那什么是周期规矩?什么是便宜的价格?我去学习啊,我去找啊,我耐心等待机会啊,下一次我要比这一次做的好一点点啊。

将失败经历的痛苦归咎于别人,不做反思,失去的哪里只是进场亏掉的那些钱,而是而是自己的人生,和家人幸福生活的可能。


价值投资是一种主动选择,是在评估了一种标的的价值后,在价格低于价值时买入。

而被别人的收益冲昏头脑,在高点买入后被套,继而握在手里显然是被动的,这时候再谈价值投资,显然仅仅只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有点阿Q)。

但是,在投资上对自己诚实才是第一要义。不管盈亏找到原因,才能增加下一次赢的概率,否则输赢只是随机,并且会因为错误的"赢",再下一次重注的时候失去本金。

秋兴总说一句话:机会不稀缺,本金才是稀缺的。结合巴菲特老爷子的例子,是他一辈子没有做过错误的决策吗?显然不是,他最大的优势是来源于旗下保险公司低成本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使他有耐心有实力去弥补一些短期错误的决策带来的影响,最终等到成功的时刻。

这就是普通人要慎重做全职投资时,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了场外收入,在市场周期到来的时候,很难有耐心去弥补高价买入的标的错误。

出错不可怕,没希望没选择才可怕。

最近看电视剧《警察荣耀》,新的见习警察虽然出于好意,没有听命令行事,也取得了好的结果,但是所长却没有因此而表扬他,因为纪律是五打一的制服,稳赢。老警察也会告诉小警察,千万别把匪徒逼到死巷,那会逼急他非常危险。

在投资上道理也一样,我们要的是赢的结果,宁可少赚,但要稳赢。不是冒险的赢,不是惊悚的赢,不是可能损失全部本金的赢,不是自欺欺人的赢。


冒险。

冒险对很多初入市场的人,特别是一个情绪高涨的市场里,是很难保持客观理性的,存在侥幸心理。当然,更有甚者,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冒险,因为还没有经过市场的毒打。

这就是为什么新韭菜神采奕奕,老韭菜小心翼翼。

只有经历过熊市的人,才知道熊市多可怕,才知道利润不可能最大化,才知道保住本金和止盈有多难。

是的,如果我们没有学会止盈止损,那我们暂时还是一颗韭菜。如果我们一直不知道,那我们就一直都还是韭菜。

说实话,看着手里的资产每天都在涨,不舍得卖。跌了怎么办?却从未想过。然而这一天总是到来的这么"猝不及防"。坐过山车,就是一种必然。

在此之前,我们从未试图去了解和学习事物的发展规律,更谈不上敬畏周期。

又想起昨天朋友圈刷屏的老罗,是的,他又要创业了。只有不停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才有成功的可能,只有不离场,才不会被打败。

祝福我们,都能通过痛苦和反思、不断尝试来握住自己稳稳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市重读《韭菜的自我修养》——第1-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