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学习批判性思维

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是一本批判性思维的著作,豆瓣评分8.3分(9476人评)。

作者有两位,分别是尼尔·布朗(Neil Browne)和斯图尔特·基利。尼尔·布朗博士是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他任职于《韩国批判性思维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曾经为美国国家安全部、俄罗斯国家秘密服务部门、IBM亚太公司、乐高公司、新加坡K2B国际公司、美国商学院联盟、美国空军研究院等众多机构及公司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及咨询服务。斯图尔特·基利博士是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本书前3章比较基础,讲如何在一篇文章中找论题、结论和理由。在4-12章讲述了批判性思维的各种陷阱,为了方便形成方法论,我按照原因——推理——结论的逻辑将其总结为下图:


批判性思维的陷阱

一、原因

1. 1 歧义词语

文章中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歧义词语,不过在分析推理过程中,歧义词语才更关键。列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1)这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出现滑坡

2)我们公司的福利非常好

3)XXX 催眠药:30分钟见效

一个发现歧义的词语的方法就是在脑海中想象这个词所代表的的具体景象,如果你想象不出来,那很可能就是歧义词语。我们逐个分析,1)中“教育质量”可能有很多含义,比如学生平均成绩、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量等;2)中“福利”可能是免费加班餐,也可能是每年的年假或者公司旅游等;3)中“见效”可能是指30分钟内会开始发困,又或者说30分钟内就能睡着。

歧义中需要注意一类特殊情况:饱含感情的词语,是指激发强烈情感反应的术语,它们感动我们的能力大大超越了本身的描述性含义,它们会让思维暂时短路,欺骗我们的思想。那些想说服我们的人通常清楚一个词有多重含义,而且知道某些含义携带了感情色彩,比如“牺牲”和“公平”。他们既可以使用激发我们心中对某些想法的正面情绪反应的语言,也可以使用抑制我们心中负面情绪的语言来达到目的。比如美国对于阿富汗监狱的自杀人员数量统计,他们没有用“自杀人数”,而是使用“惩罚自己的危险事故”来统计,来淡化人们对“自杀”的负面情绪。

建议:不要以为某个词的定义众所周知,因为不同文化、不同经历和不同思想之间可能有巨大分歧。在写作时要时刻留意歧义词语,在写作完成后可以将理由和结论与朋友或者同学分享,从他们的反馈来检查你是否表达清楚。

1.2 多重原因

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引发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非唯一的原因。

1)有替代原因:举个例子,女朋友抱怨说“我男朋友还没回短信,他肯定是要跟我分手了”。其实可替代的原因很多,可能手机没电了,可能忙着工作。

2)相关并非因果:举个“冰激凌导致犯罪”例子,研究发现美国过去5年冰激凌的销量和犯罪率成正相关,所以推测吃冰激凌在大脑中诱发化学反应,促进犯罪倾向。对于这个例子,我们很容易想到是夏季的气温升高而导致了犯罪率和冰激凌销量的同步上升关系。

3)前后并非因果:举个例子,“我昨天捡到的100块绝对是我的幸运币,捡到后,我的功课考了A,最喜欢的电影也在电视上播出了”。这个例子根本没有考虑自己努力复习功课,也没有考虑电视节目是早就定好的。

1.3 无效证据

证据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旁观者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很多种,他们的有效性也参差不齐,我们分别讲述:

1)直觉:最大的问题在于私密性,别人无法判断可靠性

2)个人经历:样本不足,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问题

3)典型案例:虽然因为生动细致而看似有说服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缠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别忘了问自己一句: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反例?

4)当事人证词:比如商业广告、书评推荐等,通过引述名人的话,来说明某一个想法或者产品的好坏,这也是一种形式的个人经历,这种赞同缺乏我们需要的信息,所以通常用处并不大。对于当事人证词,我们要注意:选择性(希望说服我们的人总是选择要用的证人证词)、利益相关(当事人是否可以从证词中获利)、省略信息(证词缺乏足够信息,比如朋友推荐一部电影,因为“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好的电影”,你应该确认原因,因为每个人评价标准可能不同)、人为因素(当事人可能激情四射,看起来值得信赖并且诚实守信)

5)专家意见:首先专家也经常犯错,《影响力》一书中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 “教师/学生实验” ,表明了人们对权威不假思索的服从。而我们需要注意该专家拥有的专长是否适用于目前话题;其次“引用套引用”也很常见,比如A报纸引用B报纸的观点,需要确认原始观点。这点让我想起美剧《新闻编辑室》中的一个桥段:某议员遭到枪击,多份报纸发布声明说此议员已死,但主人公所在的媒体并未从医院获取明确的死亡消息,所以面临可能晚发消息的被动,主人公依旧坚持医生的消息才准确,最终证明议员抢救过来了,经典台词“她是人,医生才能宣布她的死亡,新闻不能” 就出自该剧。

6)旁观者观察:我们倾向于依靠目击证人来作为证据,但很多时候这并不可靠,因为观察者并不能提供纯粹的观察。我们所见所说都是经过一系列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望值过滤后剩下来的东西。我们见到和听到的都是我们愿意见到和听到的东西,我们挑选和记住的经历的侧面都是和我们此前经历和背景最相符最一致的那些侧面。其次,很多情况下会有各种障碍阻止我们看清楚发生的一切,比如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压力重重,比如一个人挥舞手枪指着银行出纳,你即便站的很近,也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当你发现旁观者观察作为证据时,就得判断可靠性,最可信的报道是基于几个人处在最佳环境时同时得来的观察,他们没有和观察的事件有关的明显的期望值,同时也不带偏见。

7)研究报告: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报告的质量参差不齐,有时会互相矛盾,而且并不能支撑结论,同时研究人员也有他们的期望值、态度、价值观和需求,这使得他们所问的问题、做研究的方法、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都烙上了偏见的印记。比如美国食糖研究所支付你的暑期研究津贴,你就很难发现青少年过量消费食糖的问题。我们需要着重看研究报告的可重复验证性、可控性和语言的精确性这三点。同时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样本是否可以代表整体?调查问卷的问题是否带有措辞偏见,而回答是否真实?

8)类比:就是指一个论证用两件事物之间熟知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件事情的一个相对位置特征的结论。类比其实有做一个错误的假设: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其他重要方面也必然有相似之处。举个例子,为什么法律系学生参加考试不允许使用电脑,而律师却可以用电脑查阅资料?这个类比中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两者的情形差异很大,学生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测试他们本该不借助任何外部帮助而掌握知识的程度。


二、推理

2.1 推理错误

我们将推理的逻辑错误归纳为以下三种:

2.1.1 推理需要明显错误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结论显得毫无关系

1)对人不对事(人身攻击):这种错误攻击针对个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进行论证的个人品格或者兴趣如何,通常与论证的质量毫无关系。他是在攻击送信的人,而不是在讨论送来的信息。

举个例子:“读者给某报纸编辑寄了一封信,抱怨该报纸支持参议员A的辩论,这让读者很震惊。因为参议员A提议通过增税来提高财政收入,A自然喜欢增税了,一个自由派民主党人,动不动就提议增加税收,你还能从他得到什么别的主意呢?” 这个例子似乎是要举出一个理由来反驳增税,主要通过援引参议员的自由派民主党人的名声,但这个理由与结论无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税是否是好主意,读者并未给出任何理由来反对增税,而是对参议员施加人身攻击,扣上了“动不动就提议增加税收的自由派民主党人”的帽子。

2)滑坡推理:指假设采取提议,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就像无法阻挡的山体滑坡一样,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事情发生。

3)寻找完美解决方案: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这种方案就根本不应该采用。

针对2)和3)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允许政府禁止在电视播放酒类广告,如果他明年又说糖果有害健康,因为会导致肥胖,那我们又有什么办法阻止呢?那牛奶和鸡蛋怎么办,他们含有的饱和性动物脂肪含量很高,会增加胆固醇含量。还有,我们都知道政府的一切行为,不论多么激烈,都不能也不在在消除酒类消费上完全有效。如果人们想喝酒精饮料,他们一定可以找到办法满足自己。”

上述例子的第一个理由从酒类——糖果——牛奶鸡蛋,就是典型的滑坡推理,我们其实是有方法来阻止后续的糖果和牛奶鸡蛋禁放广告的。第二个理由是将理由和结论连起来的假设(禁止电视播放酒类广告的目标是为了消除酒类消费)是错误的,禁止广告的更可能的目标是为了减少酒类消费,所以这个理由我们无法接受。这就是寻找完美解决方案,它的形式是:我们不应该支持针对某问题的解决方案,除非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就应该无条件接受。但问题实质是,某种方案尝试后仍有部分问题并不意味这个方案不妥当,能提出特定解决方案比束手无策要高明的多。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家里添一套安保系统纯粹是费钱,如果贼要光顾你家,他们总能想到办法,无论你装什么都不管用。

4)偷梁换柱:当一个关键词在论证中出现不止一次,就要检查意思是否有改变。

5)不恰当的诉诸公众意见:公众并没有对一个问题做足够研究使他们得到正确的判断。

6)诉诸可疑权威

针对4)、5)、6)举个例子:“是时候让大麻成为缓解疼痛的手断了,当社会对一种毒品的药用价值达成共识时,我们就同意使用这种毒品。而现在显然社会上已经达成了使用大麻的共识,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有73%的人认为医用大麻应该得到允许。此外,加利福尼亚州艾滋病治疗协会也支持让抽大麻成为一种治疗选择” 。在这个例子中,“共识”就是被偷梁换柱的关键词,前一个是指药物审批的共识,它通常由科研人员对药物的优点达成共识,这和民意测试的美国民众的共识根本不同,所以我们应该抛弃它。其次,民意调查的结果是否可以证实结论呢?确实可以,但只有我们接受假设才行,也就是如果某个想法广受欢迎,那这个看法就一定很好,但这却是个错误的假设,公众对一个问题缺乏足够的研究让他们做出合理的判断。最后,作者引用了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协会——一个可以的权威,判断这样的推理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是看权威们根据什么做出了判断,除非我们知道权威对这一论题拥有专门知识,否则就无法让我们信服。

7)诉诸情感: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注意力,让他们忽略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感情有害怕、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持论人激发人们的情绪,然后利用情绪让人们同意结论,这类错误经常在广告、政治辩论和法庭辩论中出现。常见的形式是恶语中伤,属于人身攻击,通过引起人们不好的感情联想的言辞来诋毁别人。

8)攻击稻草人:歪曲对方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而攻击的观点事实根本不存在。

9)呈现虚假的两难情形:指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却假设只有两种解决方案

针对7)、8)、9)举个例子:“我反对儿童发展项目,第一,自以为是的鼓吹家常常干扰儿童生活的正常发展,将他们从家人身边夺走,使他们变成通用计划的试验品。现在争论的问题是父母还该不该继续有权利塑造子女,或者拥有所有权利的国家该不该被赋予各种工具来塑造年轻人”。在这个例子中,首先“自以为是的鼓吹家”就是恶意中伤;其次,作者树立了稻草人靶子来攻击,让我们更容易站在他这边,“通用计划的试验品”我们要持疑,儿童在通用计划里是否真的是试验品?是否是作者歪曲了儿童发展项目的观点呢?最后,作者创造了虚假的两难选择:要不父母有权塑造子女,要不国家应该被赋予决定权。难道不能两者同时作用吗?

10)乱扣帽子:错误的假设因为你为特定事件或行动提供了一个名称,你也就合情合理的解释了这一事件。原因是当我们要求解释为什么特定事件会发生时,我们常常想隐藏对很多复杂因果关系的无知,干脆给那种行为提上标签或者名字,然后我们错误假设因为我们知道那个标签或名字,我们就知道事情的起因。例如比起要详细说出一套复杂的内因和外因导致一个人大发脾气,诸如人际关系、父母教育、睡眠不足等,干脆说那个人脾气不好就很简单。

2.1.2 把与结论无关的信息弄的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11)光环效应让读者分神: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美德词汇,是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事,而不去细致检查其理由。这点像是把恶语中伤的方法颠倒过来,疑问恶语中伤是要我们形成负面评价而不是去检查其证据。光环效应是政客们经常玩的手段,这个手法可以分散注意力,让听众不去关注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容易招致反对和批评。

12)转移话题:是指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走,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来帮助赢得一场论战。通常的结构是:A主题正被讨论——B主题被介绍进来,好像与A有关,实际无关——A主题被置之不理。举个例子:“妈妈问:你和男朋友去哪里了,为什么和我撒谎?女儿回答:你总是挑我的刺”。如果女儿成功了,问题就转移了,而不是为什么撒谎。

2.1.3 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成立的前提取决于结论本身成立

13)循环论证:指在推理过程中已然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就是结论由同一个结论来证明(只是表述不同),这样的论证是在回避问题,而非回答问题。举个例子:“阅读传统教科书比阅读电子文本在学校效果上要好,因为以教材的形式来展现各种材料更利于学习”。根据定义,传统的教科书都是以教材形式以供阅读的。作者的论证就是:这种做法非常好,因为它非常好。一个合理的理由一定要指出传统教材某个具体的好处。

2. 2 隐藏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在所有论证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但通常作者并不会明说出来,你只有在字里行间仔细推敲才能发现它们。这些想法是推理结构中重要的纽带,它们回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得有什么样的想法才能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有两个可以寻找假设的地方需要留意,那就是寻找理由需要它们才能证明结论的假设(价值观假设)和寻找理由需要它们才能成立的假设(描述性假设)。

2.2.1 价值观假设

是指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偏向。

举个例子:“根本就不应该建核电厂,因为核电厂里那些危险的核废料会污染环境。” 这个结论要想成立,作者很可能特别重视公众健康或者环境保护。换成另外一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例如核电厂对消费者的供电量带来的影响,可以提高效率。因此,只有一个人选择的价值观取向是认为公众健康或者环境保护比效率更重要时,他给出的理由才能成立。

2.2.2 描述性假设

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

举个例子:“我之前驾驶过这个品牌的汽车,品质不错,所以请放心买它吧。” 这里就有一个描述性假设:年复一日,这个品牌的汽车质量始终如一。这就是作者隐藏的描述,而这点是非常可疑的,不同年份的汽车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比如发动机引擎,而导致不同的耐用性。


三、结论

结论只有在某人对理由的含义进行特定的解读或者假设之后才能得出来。不同的人认知水平、参照体系和先验知识并不相同,对哪些假设更为可取就会发表不同意见。

3.1 二分式思维

二分式思维往往将一个可能存在多个答案的问题假设成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运用两分法思考问题的人常常是一成不变,容不得异议存在,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语境对特定答案产生的重要性。

举个例子:“美国应不应当涉及其他国家的维和行动?” 乍一看这个问题是在寻找一个yes or no的答案,但是一个限定条件的yes or no往往是最佳的答案。用“也许”或者“这取决于”这类限定条件进行回答的优点是它迫使你承认你所知道的一切还不足以给出确定无疑的回答,你会形成一个不确定的观点,需要进一步寻找支撑信息。这个例子可能的答案比如:1)应该,当这个国家和美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沙特;2)应该,如果美国的角色定位于维护和平;3)应该,当我们海外经济利于濒临危险 4)不应该,美国国内问题已经数不胜数,不应该在其他国家浪费时间

3.2 多个结论

对于理由,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问题来帮助得到备选的结论。

举个例子:“没有死刑,有些人犯了罪就不能处罚,比如说已经判了终生监禁的人伤害监狱看守,所以应该继续使用死刑”。对于这点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我们应该保留死刑,目的是在囚犯伤害看守的情况下使用。这就与原始观点全然不同,因为它把死刑的范围大大缩小。

3.3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可能结论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形式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采用A措施?A措施是否可取?” 这种形式的问题自然引出二分式思维,但是这种方式提出的问题常常掩盖了一个更广层次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处理B问题。” 我们需要考虑使用这种方式来创造出特定形式的多种结论:“从理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多种解决方法会大大增加思维灵活性。”

举个例子,“我们是否要关闭中心地区的酒吧?答案是肯定的,自从这些酒吧开业以来,已经有十几个大学生深受酒精中毒的折磨。” 一旦我们把问题变成“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部分大学生深受酒精中毒折磨” ,很多解决方案就出现了,比例我们可能得出结论“我们不必关闭酒吧,而是要严格执行饮酒年龄限制,对卖酒精饮料给未成年的酒吧施加罚款”。

当一个规定性论证(对还是错、应不应该、好还是坏等规定性问题)中的理由是在表达实际存在的问题时,寻找这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案就是这个论证可能得出的结论。


四、总结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我们面临各种信息的轰炸,能否去伪存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书作者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帮助我们发现理由、推理逻辑和结论中的陷阱,希望大家都能习得这项技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提问》——学习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