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晚,殊安心理首席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动力学分析师、IAAP荣格武汉发展小组成员、美国NGH催眠治疗师卢雁玲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亲子系列公益微讲座的第四讲——《轻松搞定问题“熊孩子”》。
为了方便各位家长和老师,以及其他感兴趣的朋友们学习与回顾,以下是我们根据老师的语音直播整理的讲义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分享。
· 正 · 文 · 来· 啦·
◆ ◆ ◆◆ ◆
多动,拖延,注意力不集中……
这些“熊孩子”真的有问题吗?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常开小差;作业拖拖拉拉写不完,陪读到凌晨;午休时间不安宁,动来动去不消停……
相信面对这些问题,许多力不从心的父母都竭尽全力寻找管教孩子行为的正确答案,但大多时候却只是徒增烦恼。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父母们都会做的事之一,就是上网搜索所有相关信息,或者问网上的500万人该怎么办,然后又被这些分析弄得不知所措。父母们被过度的信息淹没,也不知道到底该找谁帮忙。
实际上,孩子们的这些行为都是一种“失控”的表现,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或者一种表象,但它并不是问题本质所在。其实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才是真正的重点
搞清楚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重点不应该在惩罚欺负别人的孩子,而是弄明白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做。
他们或许是在抗议自己被剥夺了话语权?他们可能想传达自己想受人欢迎的信息?他们也可能是在表达自己感觉无力或者力不从心,抑或是仅仅因为自己可以欺负别人,就去欺负别人?总之,“孩子们在试着向你传达某种信息。”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高级别的情感表达方式,其次是通过艺术这种升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但还有一类人喜欢用行动去表达,比如拒绝跟人沟通,直接通过肢体暴力表达自己的愤怒。
而最不健康的一类就是通过身体去表达,也就是用躯体症状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我们常见的癌症、胃溃疡、高血压,都是跟情绪有关的身心疾病。
作为年幼的孩子,语言能力相对较弱,很难用语言去清晰表达情感,通常就会通过身体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假如家长无法读懂孩子的情绪,无法看见孩子,孩子就只能用症状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01 承接父母的焦虑
一个三岁半的小男孩,因为持续一年多的便秘问题找到了心理医生。在这期间,他已经通过全科医生、专科医生的治疗,但便秘的情形始终没有得到完全的好转。
妈妈对于孩子便秘的情况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观察到,当孩子出现分离的时候,比如父亲离开、朋友的离开,显得有一些焦虑,然后就会出现便秘的情形。
我们看到妈妈构建起了一个线性因果的模型。当她构建起这样的模型时,她会特别留意孩子在处理分离时的焦虑,而孩子的这种焦虑刺激了妈妈对于孩子便秘出现的反应。
也就是说,一旦出现分离,妈妈就认为孩子会出现焦虑;孩子焦虑,妈妈就会过度关注孩子的大便。妈妈同时又把她的焦虑传递给了孩子,这就变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治疗师在跟儿童工作时,会用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去寻找儿童症状背后的潜在意义。通过让孩子拿着画笔随意地画些东西,她发现在孩子的涂鸦中,隐藏了许多没有被解读的信息。
这个孩子画了一个城堡,并且说城堡中有一个怪兽。他在城堡的最下面还画了一条直线,孩子自己说,这条直线代表着一扇门。孩子的便秘可能是害怕这个怪兽被放出来,会带来非常危险的东西。他是想要把怪兽关在门内。
医生在跟孩子的互动中,用了一种象征化的方式与孩子的便秘联系了起来。他告诉妈妈,回去以后,用自然的方式对待孩子排便的问题,不必把孩子的排便与他的分离焦虑联系在一起。妈妈只需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带着孩子去到洗手间就可以,即使他不拉,也仍然坚持这样做。
最初几次,孩子坐在马桶上,需要妈妈陪同。因为这个粪便可能代表的是孩子心目中的怪兽,他害怕怪兽跑出来,所以,后面的几次排便中,他要求妈妈保护他,他要确认是否真的有怪兽跑出来。然而,排完便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这之后,他经常便秘的症状就好了。因为孩子内心的恐惧被理解、被看见了,症状对他也就失去了意义。
02 认同父母
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在如厕训练中变得越来越焦虑。他不能脱下纸尿裤进行小便,而每次母亲都想进一步让他习惯不使用纸尿裤,但他会非常地抗拒。在与母亲的拉锯战中,他变得有些焦虑,无法控制情绪。
孩子最初出现这种状况,是在父母亲离开他一起去度假回来后发生的。我们很容易把孩子的行为跟孩子的分离焦虑相关联,似乎他很担心被父母抛弃。
经过几个星期的尝试,似乎都无法成功地让孩子脱下纸尿裤,父母觉得孩子可能是心理出现了问题,他们进而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跟孩子的交谈中,医生发现三岁的男孩已经有了性别意识,并且他了解到男孩的家里人上厕所时并不避讳他,这让他发现男女之间尿尿的方式,以及排尿的地方是有区别的。
他很担心自己的“小鸡鸡”会在上厕所的时候,跟姐姐的一样,突然就不见了,他必须要好好地保护他的“小鸡鸡”。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别人脱下他的纸尿裤。
这就是弗洛伊德所提到的阉割焦虑,也是这个年龄段很多小男孩的一些正常的表现。当父母离家,孩子有些分离焦虑,在如厕训练时,他出现了一些强烈的情绪反应,妈妈把这当作了孩子出现问题的表征。孩子在潜意识中认同了妈妈的焦虑,这就成为了一个固着的问题而存在了。
而实际上,这也许仅仅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正常表现。当我们不把它当做问题,妈妈不再那么紧张、焦虑,就可能会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看待孩子在成长中所面对的困难,并且帮助孩子理解他所幻想的焦虑事件。
比如继续对他进行如厕训练,并且尝试让他理解,即使是父母离开,他也不会失去父母。上完厕所后,他完全可以确认,他的“小鸡鸡”没有失去。并且,他还可以尝试学习像爸爸一样站着尿尿等。
03 获得亲密
一个12岁的小女孩,三岁时就出现了髋部疼痛,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检查与治疗,却始终未发现躯体有什么异常。而这背后的原因仅仅是作为护士的妈妈,对于疾病的恐惧。她会把包括自己与家人的身体中的微小的不适过度放大,孩子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忠诚,就会不断地去认同父母,表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就是让自己有病,因为妈妈认为我有病。
还有一类不成熟悉的父母,他们无法处理自己夫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或者是无法处理自己内心的焦虑,孩子就会无意识地承接父母的这些冲突与焦虑。但孩子实在太弱小了,他根本没有能力消化这些焦虑,唯有用症状去表达了。
只要父母真正能够看到孩子症状所维持的家庭功能,以及孩子症状背后的意义,真正地理解孩子,这些症状或许就会自然消失。
孩子的哪些异常行为属于问题行为?
1)伤害或影响他人的问题行为
l案例
小D喜欢扔东西,最初喜欢扔家里带响的玩具,比如音乐球,扔到地上不但有音乐还能闪光。
后来喜欢扔小东西,只要能拿动的,都会乱丢。家长偶尔大声阻止,但越是阻止孩子越觉得好玩。
后来进入幼儿园后,小D偶尔拿铅笔之类的东西扔同学,同学一哭,他举得更好玩了,所以扔东西这个行为愈发不可收拾。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伤害或影响人的行为,也许并不是一开始就严重激烈,它是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的。从最开始的正常探索行为(扔音乐球),到异常行为(泛化到扔东西),最后发展到伤害他人的问题行为(用东西扔同学)。
在过程中任何一个节点,我们只要正确处理,都可以减少货阻止问题行为的严重化。
对于小D来说,他感到好玩的事情,已经从扔东西本身过渡到他人对这件事的反应上了。所以,不要给任何反应,是最好的反应。
2)伤害或影响自己的问题行为
l案例
小C现在4岁,最近出现了严重的撞头行为,家人很苦恼。但最开始可能只是偶然的顶牟牟游戏。妈妈回忆,在2岁多的时候,和小C在床上玩订牟牟的游戏(脑袋顶脑袋),玩得很开心。
后来,妈妈抱着小C去超市买东西。小C想吃冰淇淋,妈妈不给买,他第一次哭闹着用头撞了妈妈的头,妈妈一躲,他的头撞到了货架上,妈妈觉得过意不去,就给他买了冰淇淋。
再后来,只要有需要没有满足,就采取撞头行为,一边撞头还一边偷偷观察家长的反应。家长怕伤到脑袋,没办法只好满足他。小C现在是有人就撞人,没人就撞墙,后来演变成躺在地上撞地板了,力度也加大了。
撞头行为大概断断续续了将近半年了。
其实,如果妈妈在第一次撞头的时就坚持住,不要买冰淇淋,可能后面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如果家长在后面的轻微撞头行为时采取不看不理不说不满足的消退策略,让他只到撞头也不会满足,顶多是轻微的头部受伤,也不会演变成后面严重的自我伤害。
撞头行为持续了半年多,想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个行为模式已经在记忆里根深蒂固了,随着年龄增长,力气增强,就更加难办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只剩下找一位监护人时刻监督,有任何意愿不满足时,都要提前控制住撞头行为,慢慢消退撞头的记忆行为模式。
3)破环环境规则的问题行为
l案例
小B刚过3岁生日,被诊断未疑似自闭症。在上游戏课程时,有4个小朋友,老师依次轮流发积木,小B非要先拿自己喜欢的红色积木。老师阻止了他,小B开始哭。
后面辅助的妈妈在小B耳边悄悄说:“你跟老师说,把红色给我吧”。
老师也阻止了家长,并告诉妈妈“这个游戏规则就是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依次发积木,小B不能破环游戏规则。您只要在他上来抢之前抱好他就可以了,哭了也没关系,慢慢就理解了。”
上课时不能乱说话,做游戏时遵守规则,买东西先给钱,等公车要排队,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看演唱会可以尖叫呐喊,但烈士墓地就必须庄严肃穆。
但我们很多时候能够意识到伤害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严重性,却唯独对破坏环境规则的行为置若罔闻,甚至就如案例中的妈妈一样,为孩子找各种借口帮助其破坏规则。
4)有一定强度、时长、频率的问题行为
l案例
在超市里,没有满足自己需求时,以下小朋友的哭闹,哪些属于问题行为?
小A咧嘴哭了,但是妈妈讲了道理并把他带走了,他慢慢就不哭了。
小B一边哭一边尖叫,哭得失去了意识,全身湿透,哭声穿透整个超市,所有人豆转过头来看。
小C开始哭了就停不下来,妈妈都把他带走了,他还在哭,一直哭了一个多小时。
小D自从去了一次超市哭了以后,每次经过超市,或者妈妈说到超市两个字,都会大哭不止。
哭闹是我们最常见的儿童行为。本来,它是一种本能,在婴幼儿无语音时具有重要的生存意义,只要一哭,母亲或抚养者就收到了沟通信号,并及时做出处理,保证婴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但是作为特殊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及广泛性发展障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增长缓慢,其获得需求的方式停留在婴幼儿时期,仍然用哭闹作为满足要求的方法,甚至作为控制家长的武器,此时,哭闹就作为问题行为存在了。
以上案例中,A是比较普通的哭闹,并不算什么问题行为。
而B的哭闹在强度上明显多度了。
C的哭闹持续太久了,在时间上超时了。
D的哭闹因为一件事产生的频率太高了。
因此,BCD的哭闹行为都是需要进行干预的问题行为。
综上,一些坏行为偶然出现,算不上问题行为,但如果在强度、时长、频率上超标、就要考虑是否作为问题行为进行干预了。
问题行为要符合一下几条:
l伤害或影响他人
l伤害或影响自己
l破坏环境规则
l有一定强度、时长、频率
不是所有异常行为都是问题行为。
对于性质不太明显的行为,要注意观察,并努力向好的方向引导。
对于有问题行为趋势的行为,要及早处理,避免向严重方向发展。
如何干预:时机与策略
不听话的孩子需要好好谈一谈
哪怕孩子做了非常离谱的事,只要结果没有威胁到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父母在和孩子讨论这个不良行为之前应该有一个“冷静期”。冷静期可能是5分钟或者是5小时,视情况而定,也跟“是不是情绪高涨”有关。最好避免情绪化的针锋相对的时刻,因为你没办法跟尖叫的孩子讲道理。
孩子做错事之后我们教育他们“别这样做”或者“别那样做”,但并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样只是阻止孩子,并不会让他们成长。所以,应该和孩子沟通他们不良行为的后果,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怎么做。
让做错事的孩子采取弥补措施是有效的。最好的结果不是剥夺,而是修补。因为做了不该做的事,所以你应该因此做一些事以弥补你的过错。
打还是不打?
关于这个话题,在很多情境下都被讨论过,今天我们分享一些关于科研层面的反馈。
美国的《儿科》上刊登的研究中,半数以上被询问的母亲在孩子3岁-5岁时打过他们屁股。而 《儿科学(Pediatric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则发现,进入小学后(5岁左右的儿童),跟没有挨过打的孩子相比,挨过打的孩子问题行为会更多。
所以有一些心理学家或者专业人士就指出,打孩子的屁股,只会教给孩子去打别人。但这仅仅是有些专家的观点。其实,关于打不打屁股这件事情,是很复杂的,它里面有很多的内涵,比如可能会涉及到攻击性的问题,或者涉及到一些更加隐性的潜在确立的问题等等。
什么时候需要专家帮助?
有时,要改正孩子的问题行为确实需要外界干预。如果孩子的问题行为威胁到了他自己或他人的安全,家长必须立即寻求帮助。若眼下没有危险,那判断该不该寻求帮助的方法是看自己正常的日常生活是否被孩子的问题行为的严重影响。
“你是否因为孩子的原因,平时工作早退或者迟到?你的孩子逃学吗?……或者孩子收到纪律处分表、成绩下滑、没有小朋友跟他/她一起玩,这些都是孩子生活发生变化的迹象。孩子世界里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意味着你们可能需要外界的支持。”
如果家长们觉得跟自己十几岁的孩子之间丧失了基本的关心、交流、合作或者依从关系,想要将亲情关系拉回正轨,可能是时候需要向心理学家或是教育专家求助。
为孩子立界限
在陪伴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立界限,因为这是与我们生活中的诸多问题相关的。
界限,是界定一个人的所有权的边界,它限定了这个人的结束以及另一个人的开始。如果我们知道某个人的界限何在,就可以预期这个人能够控制自己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要求他在情绪行为态度上负起什么样的责任。
界限帮孩子培养出的特质
如果孩子知道这个世界要求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他就能够学习活出这样的需求,并且把日子可能过得还不错,否则,他就没有办法去培养出能够使他成功地掌握人生的自制能力。
但是,孩子是天生不愿意去接受规范的,他们需要从外在的关系和服从的纪律当中将界限内化为己有。
那么就要求父母必须为他们立清楚界限,帮助他们学习自己的界限,而如果孩子能够设定清晰界限的话,就会被培养出一些特质,比如对自己是谁有清楚的认知,知道自己该负什么责任,有抉择的能力,并且知道选择和结果的关联性。
同时,界限清晰的孩子还会明白,自主能力是获得真爱的基础。他会懂得要先学会爱自己,才能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教导界限的障碍
一般而言,每个有问题的儿童都是来自于有问题的生活环境。父母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的环境,会强而有力的塑造我们的人格和处事的态度。所以确立界限可能是父母需要去学习的一项功课,需要克服在教导界限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障碍。
依赖孩子
父母往往容易利用孩子的亲近和感情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是父母对孩子依赖,常常会导致管教时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妥协,以至于不能对孩子设下比较适当的界限。
太过认同孩子的感受
要学会延缓满足孩子的要求,不能因为我们在孩童时期出现过一些没有被满足的情况,就过度满足当下孩子的需求。
认为爱和相异是敌对的
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和孩子之间的意见不合,或者出现当面对峙的情况,就认为这等同于破坏了亲子关系,要敢于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敢于坚持自己设定的界限。
忽视和爆发
孩子不遵从父母设立的界限,不能一再忽视或容忍,等到其行为变本加厉,自己忍无可忍的时候再突然爆发。其实,孩子的内在是没有刹车器来阻止他们一些过分的要求和不当的行为。因而就需要父母作为外在的一个界限去指正、限制,然后执行后果,直到外在的这个界限被他们内化成一个约束。
消耗精力
孩子天生是不愿意受规范的,他们对父母设立的界限也是不停地抗拒,如果越晚让孩子开始执行这些训练,那么他们就越有精力来拒抗界限的设立。父母如果发现了孩子在消耗他们的精力,就需要学会要一直去训练他,一直到他学会而让步为止。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要只对孩子说出界限,最重要的是要做出界限的榜样。
高效陪伴的方法论
其实所谓的方法论,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两种我觉得特别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互动说故事和自由书写。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互动说故事可能更适合一些低龄段的孩子,高龄段的孩子,还可以采用自由书写的方式,因为他们已经可以通过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了。
说故事及听故事是童年很自然的文化活动。学者Jerome Bruner认为:“我们用故事来认识人文的世界。”
Michael White等人也以为:“人因为把自己的经验说成故事因而赋子了自己的生活和关系意义;并且,因为在实行这些故事时与他人互动,积极地塑造了自己的生活与关系。”
其实儿童的故事往往代表他内心的心理活动的某个层面,精神分析中会提到两个历程,一个叫做原始历程,一个叫做刺激历程。
原始历程实际上就是指童年已经失落的语言,是游戏与想象的语言,也是充满着创意活动与充气动语言,它来自于一些自然与心理活动的潜意识层面的一些密切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逐渐进入到了不同的阶段,这个阶段重视逻辑秩序以及语言表达中的种种句法、语义的规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刺激历程。
我们不应该过度的强迫发展中的儿童在学习社交以及其他方面有超龄的表现,过度要求他们放弃或者修改自己原始历程的一些思考方式。
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情绪的表达,而给出一个允许他们自由书写的机会,可能是一个最为恰当的信息的传递方式。
相信透过故事,人们在生活中会有了然于心的顿悟。也相信透过故事,会带给孩子的欢乐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