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何去何从(三)

(接上一篇)其实,这里又有个问题,你给每个阶段的教师制定了目标与要求,但是如果很多老师都无所谓呢?不去努力呢?那所有的设置都是形同虚设。你想用“三专模式”让教师成长,可是,他就是不去读、不去写,即使他会交上来相关的材料,但大都是网上的,应付交差的,那又该怎么办?

这还是要解决内驱力的问题。前面已提到,教师需要“被看见”,所谓“被看见”,就是教师要能感受到她在这个学校是重要的,她能为学校的发展发挥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这样的平台,让教师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校领导就要为教师创造这样的平台。

我想到了我的尚美读书社,之前每一次活动,自己精心筹划,流程、具体分工安排,自己都一一准备好,自我感觉良好,教师肯定会喜欢的。可事实上,几次过后,教师们都不太想参加了。

我反思:原来,这些内容都是按照我个人的基础安排的,读书社的成员是工作五年内的教师,他们没有多少专业阅读的基础,我安排的书籍,我自己觉得很好看,很有帮助,可对她们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年轻人喜欢活泼有趣的形式,而我安排的就是大家坐下来谈收获。难怪他们不喜欢。

于是,这暑期的一次交流会,我全权交给了年轻人。我先找到一个素质较高的周惠老师,我说,你召集几个伙伴,商量这一期的读书交流会,主题是什么,交流什么,形式、流程、地点都由你们来定,就一个要求,大家在交流会上开心的度过,并有所收获。她满口答应。

几天后,一份详细的方案发给了我,我只提了一点点小细节,其余都照做。果然,交流会都安排在了一个乡下的小树林,有游戏、有诗歌朗诵、有好书推荐,整个交流会笑声不断。最后,老师们说:刘校,太开心了,这次活动策划得很好。我说:“现在郑重给大家介绍本次活动总策划是——周惠老师,感谢周老师和她的团队们。”掌声持续不断。周惠老师,更是有满满的成就感,说:“在这样的活动中,我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我很开心,感谢刘校给的机会。”我承诺今后大家都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自告奋勇报名。

这次活动,我自己没有像之前那样劳心劳力,却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要相信教师,相信教师有无限的潜能,要学会放手,并不是事事都亲力亲为就是好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将何去何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