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活动第5天。有110位老师完成更文并群接龙。小打卡处的数据也是110位老师完成。看到两边数据一样,特别开心。以为每位挑战者都已步入正轨。仔细一瞧,还是有些问题的。
有几位老师圈昵称还没改好,根据大家的报名信息,能查到的老师我一一帮忙修改好了带挑战编号的圈昵称。一番操作后,发现还有两位老师不在我的朋友圈中。其中一位昨天已经留言,不知他是否有看到?但没有回应。今天两位我都发了私信。期待两位新的挑战者也能尽快进入规范的常态化挑战。
小打卡圈中,两位老师不在微信挑战群,说明昨天接龙的110位老师,有两位没有准时打卡。仔细核查,确实是有两位老师打卡的时间超过了晚上12点。也就是说他们的打卡计入到今天的打卡了。
小打卡圈就是这样,晚上到12点的时候,你超过一秒钟也不行。大家一定要调好时间,在12点之前打卡。网络有时没那么顺畅,建议老师们把时间定在晚11:50之前。就是说如果你经常在晚上踩点打卡,发布文章的时间尽量在11:50之前,这样才不容易错过打卡时间。
如果更文经常接近或超过晚12点,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都在晚12点后再打卡。比如说昨天那两位超时打卡的老师,他们今天已经有了打卡记录。今天写的文章就可以过晚上12点后再打卡,或明天再打卡,这样就可以计入明天的打卡。明天写的文章可以后天再打卡。如此顺延一天。这样也能保证往后每天都有打卡记录。
在小打卡圈,每天打卡一篇文章跟打卡两篇文章都算一天。如果哪天00:00~24:00,都没打卡记录。那一天就没有数据。简单地说,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确保每天有一篇文章打卡就可以。
当然以上说的是一种变通,是针对个别比较特殊的老师的。一般的挑战者,还是建议当天推文,马上打卡。这样容易操作,不容易出错,也比较有意义。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读到上面的文字?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上面的文字?看过跟读懂是不能等同的。
上面的文字,只是围绕一个小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补救的办法。阅读难度并不高。稍微用心一点,读完后再思考一下,读懂应该不难。但对很多书籍,特别是专业书籍来说,读完跟读懂差别就更大了。
有人做过统计,现在中小学教师中经常阅读的老师比例并不高。而经常阅读的老师,还有一部分,读了很多书,却很多问题也无法解决。收获不大。
昨天郝晓东老师分享的关于读懂一本书的一些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他说:
什么叫读懂一本书?读懂一本书意味着什么?
读完,不叫读懂。
只停留在概念中诠释,不叫读懂。
若有所悟但不能清晰写出来,不叫读懂。
感觉理解了,但没有与实践联系,没有“活出来”,不叫读懂。
读懂,意味着什么?
1.准确理解文本中的关键概念,防止用日常概念误读专业概念。
2.能将文本结构化、框架化,理清章节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理解文本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什么新的观念或措施。
4.理解文本的价值之处和局限性。
5.能与生活、生命、社会贯通,对教育教学实践发挥指导作用。
教师专业阅读,要跳出知识中心的窠臼,避免为读而读,避免浅读、误读。
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当局者迷,书籍是一束光,借助这束光照亮前行的路。
他还反问:"不围绕一本书读若干本书,不围绕一本书读相关论文,如何能读懂?不逐段批注,怎么能读懂?"
如他所说,读完不叫读懂。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带上自己去读书》,里面特别强调了,读书一定要带上自己的思考,一定要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这样书里面的东西才能为我所用。
真正的阅读,绝不是读完而已,对一些经典的书籍,更应该开启啃读模式。深度拥有一本书,有时比浏览万千资讯效果好。
我们身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资讯也好,书籍也好,信息量都非常大。我们穷其一生,也很难读完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我们必须精选书籍,精选可以打底色的书籍,再深入阅读。真正把一些经典书籍读懂。
最近我在啃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发现小学科学的课程构架很不错。他的课程设计关注了更为基础的知识、技能,指向了很多大概念,聚焦了一些更为上位的概念。这些更为基础的知识、技能,更为上位的概念,孩子们如果真的读懂掌握,很容易举一反三,要进行后续的学习就方便多了。
我们以上提到的,似乎都是常识。
前两天在得道中听到一个课程,龙向东带来的《如何回到常识做投资》。里面谈到了做投资的6个常识。这些常识听起来并不难,却常常被投资者忽略掉。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教育里的很多常识性的东西,对很多教育者来说,也是常常不识。
知道并非真懂,知道了这些常识,你不去深入地思考,不去认真地执行,甚至搞出很多变革、很多花样,最终却发现与初心背道而驰。
读完,不叫读懂,真正的阅读是需要深入的,这是一个常识。
写作最好的老师是——开始写,坚持写,这也是一个常识。
知道并非真懂,真懂还要去做。一起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