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品析

《清平乐  村居》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中的一首词,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词分了上、下两阙共46个字描述出了一幅安静、祥和而又温馨的田园生活风景图。

这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眼前不由自主的会展现出不同的画面,由此也会感受到辛弃疾当时的创作心情。具体品析我从以下几方面讲起: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 ,是辛弃疾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理想的破灭,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词中描写的景象就是他向往的农村生活 ,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二、品析词意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思想感情。这首词中的每个字都透露着词人写作的信息,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正是我们学习习作的最好素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看到的“茅草屋、小溪、青草”就是最美的风景,好像词人久违了这样的美景,一眼看到就是那么的宁静美好,不得不多留片刻。这其实就是教学生习作时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的最好素材啊!这首词先从整体感觉入手,随着词人眼光的聚集,移在了白发翁媪的身上,老夫老妻用吴音闲聊,脸上露出挤满皱纹的笑容真是有老来伴时安度晚年的幸福享受啊!

随后一幅幅画面展现在眼前,大儿锄豆图、中儿织笼图、小儿剥莲图,看到这样懂事、勤劳而又孝顺的孩子,老两口从心底里觉得幸福,才会有那闲情雅兴喝着小酒畅谈人生。

这些情景看在辛弃疾的眼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啊!也更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三、拓展感悟

这首词结合词人当时的创作情况来说,在那远离抗金前线的小村庄,能过上这种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也是存在的。这好像是世外桃源无人知晓,当然这也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首词是在写辛弃疾踌躇满志不得重用时,他眼睁睁地看着战火烧到家门时,依然还有这样的美景收入眼底确实也是一种慰藉。

在战火纷飞的历史长河中,遭殃的就是老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男丁都被充军发配战场,生死未卜,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就是因为家中无男儿。可辛弃疾所描写的这首词中的三个儿子和他的父亲不但没有发配充军,而且还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谁会不羡慕呢?

这其实是词人处在那种环境中渴望人们能过上这样祥和安宁的田园生活,那该是多么幸福美好的时光啊!从而也就流露出词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向往的乡村田园生活。

教学时我抓住了这几点引导学生进行了交流讨论,学生对整首词就有了明晰的理解,既学到了习作方法,又了解了词人的思想感情,在不断的诵读中就完成了背诵,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如有同感的可以留言交流,认同的点个赞,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平乐 村居》品析)